为什么登山? ET,Q3X\Oe
ET,Q3X\Oe
孔子曾云:“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ET,Q3X\Oe
ET,Q3X\Oe
山,于人而言,是一个谜,一个梦,一座屋。开始脚下的第一步,便决定一路走下去,无论进退。正如大雪所言“生活就像爬大山”。 ET,Q3X\Oe
ET,Q3X\Oe
大雪喜欢爬山!不怕苦累,哪怕千里迢迢,依然乐此不疲。他的这份热情,不由得让我想到一句话:登山是一种甜蜜的苦役。苦的是登山的过程,甜的还是登山的过程。 ET,Q3X\Oe
ET,Q3X\Oe
然而,人们为什么要登山呢?我个人觉得,一个“美”字,不能很好地诠释登山的全部意义。 ET,Q3X\Oe
ET,Q3X\Oe
一位外国登山家曾给过我们一个答案——为什么登山?因为,山在那里!亿万年,千百年,山,一直在那里,它稳稳地站立,像擎天的柱子,通天连地;山,一直在那里,它不苟言笑,却有着大海的胸怀,包纳万物,招引生灵。 ET,Q3X\Oe
ET,Q3X\Oe
人去爬山,不应该为了去征服山,而是为了征服自己,因为山,永远不可征服。既然如此,那么就在登山中去寻求挫败,去感知自己的渺小吧!这并不丢脸!记得陈师道念经“一见黄豫章(黄山谷)尽焚其稿而学之”,贾宝玉一见黛玉掷玉而摔掷,这一焚一摔,不是破碎,而是幸福!一个人能碰见自己心折首俯的人,这是最幸福的际遇!一个人若能被山征服与容纳,从而发现天地如此之大,这本身应该是最快乐的事!“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些诗句早已告诉我们,站在山上,人永远是渺小而卑微的。就算你看得再远,也是借着山的高度,并不是人自身的高度! ET,Q3X\Oe
ET,Q3X\Oe
然而,很多人不这么想!千年来,人们在对自然的征服中获得快感,彰显人的抱负和力量,就像愚公一样,沾沾自喜。但是山崩了,树砍了,农田变房屋了….. “当价值建立在一种浑然不觉或自以为是的错误基础之上,对这个价值自身的存在,我们又该做怎样的价值判断呢?” ET,Q3X\Oe
ET,Q3X\Oe
说到这,忽然羡慕起纳兰。她在《山林的夜晚》一文中,悠然地讲述自己在山林里的生活。对山林里的夜晚,做着最细致而平和的描述。然而,这样的生活对都市中的人们而言,是怎样的诱惑哟! ET,Q3X\Oe
ET,Q3X\Oe
比之古人,我们爬山受到的约束太多了。没闲时,没闲钱,没闲情!我们离山远了,山也离我们远了。 ET,Q3X\Oe
ET,Q3X\Oe
而在古时候,不是这样!人在穷困潦倒的时候,可以入山,避难也好,免祸也好,山都会以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人们。谢灵运游山玩水一生,便是为了躲避政治的烦恼,据说,他还发明了最早的登山鞋,后人称此鞋为“谢公屐” ET,Q3X\Oe
ET,Q3X\Oe
李白一生爱山,游历的山川不胜枚举,其中“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最让人动容。这里的山,已然成了李白的挚友佳朋。诗中流露的寂寞与孤苦,只有敬亭山能懂。于是,敬亭山成了最有人情味的山。 ET,Q3X\Oe
ET,Q3X\Oe
山,是收容所。它收容寂寞的心,流浪的人;山,是理想的桃源。它可以是农民起义的水泊梁山,也可以是孙悟空的花果山。有了山,人在困顿的时候,才不至于走投无路;爬了山,人在平庸的生活里,才知道“无限风光在险峰”;入了山,人在浮燥的日子里,才懂得什么心平气和。 ET,Q3X\Oe
ET,Q3X\Oe
为什么爬山? ET,Q3X\Oe
因为,山在那里!召唤我们的灵魂! ET,Q3X\Oe
ET,Q3X\Oe
青玉 ET,Q3X\Oe
2007-8-9 17:05 ET,Q3X\Oe
ET,Q3X\Oe
附: ET,Q3X\Oe
ET,Q3X\Oe
大雪一改往日题材,改写生活感悟,非常好!登山之美,美在山,美在人,美在过程,美在山赋予人的一切历史与故事,美在山所蕴含的一切生活哲理。 ET,Q3X\Oe
ET,Q3X\Oe
记得古希腊神话中的西西弗斯,他受到天帝的惩罚,每天都要往山上推石头。石头推上去滚下来,然后他必须又重新向上推,如此反复无休无止。在我们看来,西西弗斯的登山是痛苦的。体力上,心力上,都是痛苦的。然而,又有谁知道另一种解释呢?西西弗斯每次登山推石,快到山顶的时候,是他自己主动松手,看着石头飞快的滚落山下。于是,他对自己说,下一次,我应该推得更慢一些,这样就可以看清楚飞过身边的那只小鸟的尾羽了! ET,Q3X\Oe
ET,Q3X\Oe
西西弗斯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仅是登山,还针对生活。面对一成不变的生活,我们就像登山推石的西西弗斯,以怎样的生活态度去面对,决定了我们生活的质量。 ET,Q3X\Oe
ET,Q3X\Oe
很高兴,在大雪的文章中,我看到了一个乐观的登山爱好者!祝福你~~ ET,Q3X\Oe
ET,Q3X\Oe
青玉 ET,Q3X\Oe
2007-8-9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