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356阅读
  • 3回复

胡杨林情愫——《江南之旅》之十一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5-20
胡杨林情愫 VjB*{,  
——《江南之旅》之十一 VjB*{,  
VjB*{,  
原定星期天的日程上午拜访挚友资生,傍晚与曾在一个连队生活过的朋友聚会。 VjB*{,  
VjB*{,  
大学毕业分到十四团最初一年,我和同学老崔一起被分到17连劳动,那时叫做“接受再教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年,却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以至于常常想起那时的朋友们,很想有机会见见他们。所以,这次一到上海,我就抽空给陆政委打电话。陆政委当时担任17连指导员,我向她问好之后,打听了几位朋友的电话号码。经过联络,约定星期天晚饭时分在老崔家聚会。 VjB*{,  
VjB*{,  
17连营房位于一个鸿沟,房屋四堵墙是用一根根树木并排竖立着围起来,然后再糊上泥浆抹平。记得当时宣布了分配方案后,因为17连距离团部最近,我们十几位同学吃罢晚饭后一致决定先去看看17连。我们怀着好奇之心站在一个高处,远远地望去,男女青年们三三两两地在操场或房前屋后自在地活动着。好像有人发现了我们,手指比划着在说些什么。我们中的一位戏谑地说道,看,他们以为外星人来了。我没有说什么,只在心里想道,哦,从明天开始,就要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了。 VjB*{,  
VjB*{,  
晚上一张床,白天一把坎土曼,连队生活就这样开始了。初夏之夜,提着马灯,满天的星星陪着我在条田放水。夏收时节,顶着烈日在一望无际的麦田收割小麦。麦收之后,挥舞着坎土曼破田埂。初秋,挽起裤脚,弯着腰在稻田拔草。秋天拾棉花,一日三餐在棉田。冬天,连队派我看麦场,夜里,在高高的麦秸垛上掏出一个窝,盖上一张席子抵挡寒气,就着马灯微弱的灯光,我还要看书写笔记。此外,还有割芦苇打饲草,积肥运肥,开垦荒地,平整农田…… VjB*{,  
VjB*{,  
我和老崔在连队赢得了好评,都说我们没有大学生的架子,后来老崔还和一位上海姑娘恋爱了。当时有两位上海姑娘很亲近我。一位叫阿静,她知道我饭量大,定量不够吃,总是不声不响地给我饭票或者窝头。那时候每个月只有两公斤细粮,每天的主食就是玉米面窝头。另一位叫阿芳,有事没事都要找机会靠近我,还常常趴在我的肩头亲昵地跟我说话。如果不是后来工作变动离开了17连,我真不知道会不会和她们其中哪一位产生恋情。但是,不论怎么说,她们给予我纯真的诚挚友情,不仅在当时成为我生活的一种力量,至今也叫我难以忘怀。 VjB*{,  
VjB*{,  
头两天晚上,老崔给我电话。老崔的父亲曾是国军的一位将军。他家乡最近要为这位将军重新举行安葬仪式,特别邀请老崔回江西故乡参加。我为老崔高兴,只是遗憾这次聚会泡汤了。我多么想和17连的朋友们见见面叙叙旧啊! VjB*{,  
VjB*{,  
这次出门,我提前寄了一捆书到小妹家,本来想当面送给他们,看来不行了。星期天一大早,我乘公交车来到阿芳家楼下。原以为事先不打招呼会叫她吃一惊,没想到她一早就上班去了,我倒吃了一惊,怎么星期天还上班?我只好写一张字条连同那捆书交给她家保姆,请她代为分送各位。晚上,阿芳给我电话,几分歉意几分遗憾,说很高兴看到我的书,一定按名单转送给朋友们。聊了一会儿,知道他们几位现在生活得都很好,由衷地为他们高兴。之后,我又和阿静通过电话聊了聊,算是弥补了不能聚会的遗憾。 VjB*{,  
VjB*{,  
其实,和17连的朋友们相处只有短短一年时间,后来虽然偶尔听说他们的情况,却再没有更多接触。时隔三十七年之久,我怎么会如此强烈地期望与他们见面叙旧呢?在一篇篇记录江南之旅的过程中,我也常常沉思反省,却原来,这正是深埋心底的胡杨林情愫使然。 VjB*{,  
VjB*{,  
资生老友及其夫人阿云现在家居苏州,我从西安动身前就给他电话说要去苏州看他。前两天他打来电话说正好有事到上海,便约定星期天到他儿子家见面。 VjB*{,  
VjB*{,  
把书送到阿芳家之后,乘公交车绕了一大圈,准时到达资生老友告诉的地址。他夫妇二人接到电话立即下楼来迎。小区外行道树郁郁葱葱,每一片树叶都沐浴在和煦的春风里。远远的,我们彼此都看到了对方,兴奋地呼喊着加快了脚步。资生老友还像过去那样亲热地拍拍我的肩头,阿云模样一点儿没变,沉稳的性格依然如昨。斑白的两鬓记载着沧桑岁月,脸庞却写满了久别重逢的喜悦。 VjB*{,  
VjB*{,  
他们的儿子叫阿星,记忆中还只是一个憨厚可爱的小男孩,如今已是堂堂正正的男子汉。贤惠的儿媳,聪明伶俐的孙女,这是幸福温馨的一家。 VjB*{,  
VjB*{,  
资生老友拉着我到靠近阳台的沙发上坐下来,彼此都有许多话要说。在我们尽情畅谈的时候,阿云静静地坐在一旁听,偶尔插上一两句,阿星夫妇除了端茶续水之外忙碌着自己的家务,小孙女在认真地看书写作业。 VjB*{,  
VjB*{,  
我一直关心着资生老友的健康,看他精神焕发的样子放心不少。他告诉我,十多年来曾出现过几次险情,都从死亡边缘闯了过来。所以他早早从领导岗位告病退休,把家安在苏州也是为了静心疗养,而且平时尽量杜门谢客,很少与人交往。说到这里他笑着说,我什么人都可以不见,唯独你茂信不能不见。后来谈到一些话题,我的见解与他不谋而合,令他十分欣赏时,他更是兴奋地说,若非如此,怎会把你茂信视为挚友?记不得是因何说起,我感慨自己时常显得有些动作迟钝。资生老友亲热地拍拍我的肩头说,茂信,要锻炼!为了咱们能多见几次,也得锻炼。他的话象一股暖流涌入我的心头,我情不自禁地重复了一遍,是啊,为了能多见几次,也得锻炼。 VjB*{,  
VjB*{,  
朋友们若读过《静静的胡杨林》,一定记得书中有一个重要人物叫魏资生,是“五大才子”之首。这个人物的原型就是资生老友,当时没有想出更好的名字,便改其姓而用其名。小说人物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当然不是一回事,但是若没有现实生活中人物活跃在脑子里,断不能塑造出生动的小说人物来。且不论拙著塑造人物是否成功,至少它寄托了我与资生老友非同一般的情谊。 VjB*{,  
VjB*{,  
说起《静静的胡杨林》,资生老友沉浸在回忆中,跟我聊起当时上海支边青年集体上访及在阿克苏静坐之事,说到了几位主要当事人后来的命运。这件事之后逐渐放宽政策,得以妥善解决,也是势在必然。无论怎样,上海支边青年们把自己的青春献给了塔里木,他们的一腔热忱以及无私奉献,如同胡杨林一样不可磨灭。 VjB*{,  
VjB*{,  
资生老友不仅自己像胡杨树一样无怨无悔地把一生献给了塔里木,而且,他的女儿阿晶也像刚刚长大的胡杨树一样在那里扎了根。本来,按照政策阿晶已经回到了上海。但是,从小生活在兵团农场的阿晶感觉不适应,说塔里木才适合自己。于是,阿晶毅然决然返回那里,并在那里结了婚生了孩子。资生老友不无自豪地对我说,阿晶现在过得很好。我想,阿晶今后的生活或许会很平淡很平凡,比不上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那样绚丽多彩,但是当她把自己的心灵融入到塔里木的时候,难道不是在描绘自己如诗如画的美丽人生吗? VjB*{,  
VjB*{,  
不知不觉我们已经聊了两个小时。资生老友站起来说,走,吃饭去。我说在家里随便吃点儿就行了,还要去饭店啊?他说,你难得来一趟,还能不好好儿招待你一顿。 VjB*{,  
VjB*{,  
走出小区,街头有一家老字号饭店。正是吃午饭的当口儿,偌大一个饭店竟没有一张空席。服务生请我们在休息处稍候片刻,说一个包间有一桌刚吃完,很快就收拾停当。不愧是老字号,服务生动作很麻利,一会儿工夫就安排我们入了座。一道道菜肴都非常味美可口,难怪生意如此红火。和资生老友一家老小共进午餐,闲话家常,十分亲切随意。 VjB*{,  
VjB*{,  
这家饭店附近有一个小公园,午餐后我对资生老友说去公园走走,他很高兴地答应道,好啊,咱们还可以继续聊聊。于是,我先向阿云一家人告辞并邀请她和资生有机会一定到西安去玩。阿云叮嘱我回去一定代她问候我的老伴儿。 VjB*{,  
VjB*{,  
这个公园为周围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清静幽雅的消闲去处。我们漫步其中,心境平和适意。两个久别重逢的老友,坐在僻静处的靠椅上,望着那些脸上挂满幸福笑容的人们,他们正在享受着生活赐予的一切——和煦的阳光,温柔的春风,还有花丛和绿树。此情此景,我们不由得谈论起人生的话题。 VjB*{,  
VjB*{,  
这个世界太丰富、太神秘、太美丽,因此有着太多的诱惑。面对这个世界,每一个人都显得非常渺小。然而,这个世界真正的奇妙之处,正是它给每一个人提供了既漫长又短暂,既平凡平淡又充满渴求欲望的人生。回首往事,纵然遭遇扭曲的时代,经历坎坷的磨难,面对欲望的诱惑,依然保持人性的纯真、至善和唯美,因而我们的人生才无怨无愧无悔。这样的人生,也许不像鲜花那样灿烂,却拥有三千年胡杨树那种壮丽。 VjB*{,  
VjB*{,  
时间的脚步一刻也不肯停留,我和挚友资生三天三夜也聊不够。然而考虑到他的身体状况需要有足够的休息,我只能起身告辞。款款走出公园,资生老友陪同我到附近一家火车票预售处买好明天去昆山的往返车票,然后把我送到公交车站,送上车,才向我挥手告别。 VjB*{,  
VjB*{,  
公交车平稳地向前行驶,我一路不停地回味着与资生挚友的会面。突然间有一种感觉,我很幸运也很富有,因为我拥有人生最宝贵的诚挚友情,这可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呀! VjB*{,  
VjB*{,  
(本篇完)(2007年5月20日4:32:17) VjB*{,  
VjB*{,  
注: VjB*{,  
三千年胡杨树: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人们夸赞胡杨树巨大的生命力是“三个一千年”,即活着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胡杨树被美誉为“树魂”。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5-20
是的,拥有人生最宝贵的诚挚友情,这可是无论多少金钱也买不来的呀!衷心祝福老一代的“沙漠英雄树”健康平安幸福永远!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5-21
友情,的确是千金难买.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5-21
“冬天,连队派我看麦场,夜里,在高高的麦秸垛上掏出一个窝,盖上一张席子抵挡寒气,就着马灯微弱的灯光,我还要看书写笔记。”读到这段时深深地被先生这样自强的精神所感动! VjB*{,  
先生的每篇江南之旅我都读了,感觉这篇写得最好,最令我感动!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