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304阅读
  • 15回复

麦食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3-22
人是杂食动物。不光吃五粮,还要吃六畜;吃腻了精粮,还得尝粗粮、野菜;习惯了家种、家养的,还得上天入地到处搜罗奇禽猛兽,山珍海味。但不论食谱如何广泛,然主食依然脱离不了:米食和麦食。 _gI1@uQw  
_gI1@uQw  
生于南方,确实不习惯于用麦粉制作的食物。相对来说,米食细腻、润滑,容易入口下咽。比如:年糕、米面、粽子、麻糍、汤圆。还有,过年放在口袋当零食的爆米花,超市包装精美的锅巴,产妇坐月子必吃的“姜炒米”;均是为米所制。再则,就是我们端午吃的麦饼,也得搀杂四成的糯米粉以改善口感;现在干脆全部用糯米粉制作,美其名为“糯米麦饼”。实则,名不副实了。在我记忆里,麦食,一直就是粗粮的代名词;是勤俭、精明的主妇在家里青黄不接时,用来接济、调剂;更有子女成群的当家人,挑着大米赶集上市兑换大麦、高粱,以过渡艰难生计。北方穷人过年,盼望着能吃上白面馍馍;而我们却从来不曾有过。能吃上一顿鸡蛋炒炊饭,那才是梦寐以求。那时,过年吃麦食是为乡里邻舍所讥。 _gI1@uQw  
_gI1@uQw  
麦食于我眼里沦落为粗粮,和我们不善于制作有极大关系。大麦现在不太能见,但当年因其产量高出小麦、稻谷而广为播种。收割的大麦晒干磨粉,自家的石磨比不上机器磨得细腻,做成食品确实粗糙无比;别指望有啥好味道,能填饱肚皮即可;更不论色、香!麦鼓头,应运而生;为当时极其常见之食物。将粉和好,置桌上,擀成薄片;拿刀纵横切开成方形,掌心大小;摊于左掌中,伸右手指将其中三角卷曲到掌心,捏压粘连一起即可。这是右撇子的做法;如果是左撇子,左右手得重新调换分工。麦老糍(俗音译),更简单。粉和好成团,伸手随便抓挖一把置于掌中,随多随少,不必讲究。手指使劲往掌心一捏;除大拇指外,其余四指,也许只有三指,陷入面团留下了足迹;不,是手印。这个做法,不必左右手分工,尽可以左右开弓齐动手。做好的麦鼓头、麦老糍,逐个竖放在蒸架上;端进锅里蒸煮。蒸架下是后园自家种的白菜或青菜,切好,加水烧煮;上面漂浮着一薄层猪油,亮闪闪的,诱人口水。有时,手艺太为毛糙,“麦老糍”壁厚薄不均,待其全部熟透,火候早过,锅里菜早已闷黄。无奈,也只好一手拿着“麦老糍”,一手端着菜羹碗,蹲坐在门角落。“麦老糍”囫囵吞入,菜羹闷头倒入;打嗝告示:肚子塞满。 _gI1@uQw  
_gI1@uQw  
麦虾;你可千万别望文生义,真以为有虾米夹杂其内。早做交代,免得你上口,却大呼上当,指着我鼻梁骂“骗子”!和今日面馆之“临海麦虾”大为不同。“临海麦虾”已然走出农家,厕身城镇成为当地特色小吃。其主料——面粉,选择自然非常讲究;白净、细腻、韧性十足,还预先搀和入鸡蛋。于碗里调糊成浓稠状,斜端着碗并置刀于碗沿口,任其自然流出,及时切割成薄薄片状下锅。熟后,犹如“浪里白跳”戏水浔阳江,“三冬瑞雪重铺”于锅中;辅以海鲜、牛肉、香肠。味道当然可口可乐。而当年我们的“麦虾”,仅仅糊口而已!面粉简单和好成半固状,用筷子随意夹取多寡下锅煮熟即可。熟后,黑糊糊、皱巴巴一片,极似“黑旋风”沂岭杀虎般光景。还有一种叫“麦条”。面粉简单和团,压扁成寸许厚,用刀切割成粗条状下锅。菜,是同样后园自家的;油,也同样薄薄一层漂浮其上;柴火嘛,就地取材。吃,依然是闷着头倒入肚子里。饭后,依然打个饱嗝扛起锄头上田埂。 _gI1@uQw  
_gI1@uQw  
“麦食”在我地常作干粮,于庄稼汉非常实用。茫茫田野,漫漫白昼。田间劳作甚是辛苦,中午吃点干粮耐饥,免得日刚西斜就饥肠辘辘。年景稍好,家里尚有余粮的,也不是一味吃“麦食”下肚。比如:蒸架上排放着一半是“麦鼓”一半是年糕;或者,六成是“麦老糍”四成是“米老糍”。锅里一边是“麦虾”一边是“米条”。黑白“双煞”, 泾渭分明。孩子眼尖嘴馋,死死盯着“白煞”不放松,那么“黑煞”岂不成为天足姑娘难出嫁?于是母亲出面主持 :“白煞”按人分配,“黑煞”敞开供应。而我们这帮光吃“白煞”尚嫌饥饿的孩子,总是先将“黑煞”消灭干净,留个“白煞”最后润口。 _gI1@uQw  
_gI1@uQw  
  麦食于我改观当在毕业以后。学校门口不乏有面摊,校内也有夜点心供应面条。这些在我记忆中已经模糊不清;因为,不曾有过特别好吃或特别难吃,让人无法忘怀。本来就是无才无德,混混过日子,谈不上怀才不遇;可毕竟才出校门,依然还书生意气,迂腐十足。工作不久,失却了原先的兴奋和好奇,对分配的工作渐生失落。失望之余,却又无力改变,于是选择短暂的逃离。独自流浪在附近几个小县城,漫无目的,随遇而安。流窜至新昌,自车站下来,沿着新昌江折向大桥步入县城。这是当年沿国道走山路的途径,今日上高速另当别论。于桥头广告处得知新昌盛产长毛兔,附近还有专门的兔毛交易市场。过桥四顾已然不知方向,也不管东南和西北,路过一段败废的老城墙继续闲逛至一个农产品收购站,始知这里是浙八味之一——白术的地道产地。早已闻名的“小京生”没有发现,却将我原先对麦食的偏见彻底纠正过来。一路折折弯弯行至电影院旁,不知走了多少冤枉路,也不知时间为几何。只晓得前心贴着后背,确实得该填补东西;摸摸口袋不曾剩余几毛钱,只得挑最便宜的雪菜面让店主下锅。 _gI1@uQw  
_gI1@uQw  
面,湿软、白净,是机制的切面;一小撮一小撮零星凉放于团箕里。雪菜,黑糊糊的;和我家自腌的咸菜不同,不酸。已不记得当时是先喝汤后吃面,还是先吃雪菜后喝汤,反正似饿虎下山,风卷残叶,也可以说秋风扫落叶一般,顷刻碗底露白。大概也不曾伸舌舔干碗底,滴汤不剩也不一定非得伸舌作犬状。人嘛,毕竟还有筷子,最不济还有手指可帮忙。此面,其实普通一般;而能让我铭记,和当日的境况不无关系。人得知足,有碗饭吃就好,何必一定要挑三拣四?吃着碗里看着锅里,永远是觉得人家的饭菜比自家的香。一碗热烘烘的面条,吃得通体舒畅;简便又经济,比那些半冷不热、上焦下糊的米饭要强多了!渐渐地,养成了出差吃面条的习惯。当然,近来奔赴“小小康”路上,口袋比原先多惴几个铜板;条件好了,于是口味也挑剔了;改吃手打抻面。现场制作、观摩,养眼又养胃;花一份之钱,享二份之福。 _gI1@uQw  
_gI1@uQw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说的是人的本质,而诸如:口味、穿着、发型、爱好等等一些非本质的生活习性,还是可以随时变化。也最为正常不过。近来,我就偏好麦面。最近胃又不好,米面、年糕更不敢多吃。特别是早餐,我是断不敢再吃米面;此物容易乏酸,弄不好整日难受。单位门口有个小面摊,这对我喜欢懒觉,赖在被窝算准时间赶上班错过食堂开伙者,最为合适。店口支着一只大锅;汽,从早冒到晚。面,随人到即下,顷刻就好。二元一碗的光面,夹杂几片翠绿的青菜叶,也可以额外再加点咸菜;连汤一起喝入肚子。就像晚上临睡前喝壶普洱一般;暖暖的,很是舒服。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3-22
温馨 提示: 麦鼓头 就是 论坛 美女 落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3-22
梁兄,发贴时注意一下,宋体时字号以2号为宜,楷体时字号以3号为宜,你使用宋体4号字就没法看了。另外,标题上不能改变字号。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3-22
知道同老爷那么爱吃面条,以后到杜桥我请你.:))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_gI1@uQw  
悄悄告诉你:我老妈下的面条超好吃.我家女儿总是在怀念她外婆的面条.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3-22
引用第1楼梁同2007-03-22 12:58发表的“”: _gI1@uQw  
温馨 提示: 麦鼓头 就是 论坛 美女 落
_gI1@uQw  
我一点也想象不了麦鼓头等于落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做一个快乐的人!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3-22
“临海麦虾”我喜欢吃,杭州都有专卖店呢。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淡如水
发帖
22
蜂蜜
942
威望
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3-22
阅罢,阅罢,勾起串串哈喇! _gI1@uQw  
_gI1@uQw  
欢迎各位XDJM来临海吃麦虾!小生在此恭候!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 此贴被淡如水在2007-03-22 19:29重新编辑 ]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3-22
小生?淡如水不是女的么?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3-22
各地语言差异,我们这里的面条也非常好吃,外地的朋友吃过后都夸不绝口呢:)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3-22
引用第8楼溪畔青篱2007-03-22 17:02发表的“”: _gI1@uQw  
各地语言差异,我们这里的面条也非常好吃,外地的朋友吃过后都夸不绝口呢:)
_gI1@uQw  
_gI1@uQw  
“临海麦虾”不是面条,我以前向朋友介绍时称之为“江南的刀削面”,呵呵。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7-03-22
楼上搞错了 _gI1@uQw  
山西刀削面是 北方麦虾 _gI1@uQw  
_gI1@uQw  
小溪畔那里的面条 就是 牛肉 大大的多 好吃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7-03-22
山西刀削面是北方麦虾=临海麦虾是江南的刀削面 _gI1@uQw  
小溪畔那里的面条牛肉太多了,你看,梁老爷都口吃了,并且跟贴没有标点符号了,我还以为他是东洋人呢。 _gI1@uQw  
_gI1@uQw  
好,送花花啦~~~ _gI1@uQw  
做一个快乐的人!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7-03-23
同老爷的“麦鼓头”和我们小时候称为“糊头块”的麦虾都分外的亲切:)) _gI1@uQw  
小筑妈妈的手艺,有机会一定去尝一下:)) _gI1@uQw  
神话,小时侯也不知道谁给我起的绰号,反正不会是空穴来风:)) _gI1@uQw  
青篱那边的面叫什么呢?是凉粉吗?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