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书了,我有书了!”我兴奋地跑着,见人就说,“我有书了——王老师寄给我的……” b{C3r3B8
一个多星期了,因为没有书,哦,应该说是没有课本,我可真苦了。 b{C3r3B8
杨老师让同桌帮助我,与我合用他的课本。他倒也乐意,只是遇上朗诵或写作业时,实在是太不方便了,时间长了,他还与我吵了架,最后,不让我碰他的书了。 b{C3r3B8
为了这事,妈前几天特地去城里的新华书店问过。可书店的人告诉她,店里没有多余的课本的。那年代,什么都讲究计划,学生的课本只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而我的“萝卜”和“萝卜坑”都在城北小学。 b{C3r3B8
妈调离完小去孙家村的乡校后,离城的路一下子远了许多。每次进城,我这个才刚满八岁的孩子来来回回得走近四十多里路,怎么吃得消?没办法,我只好脱开了妈的视线,头一回跟爸爸生活在一起。爸妈说过,我长大一些之后,本来就迟早要进城读书的。 b{C3r3B8
就这样,1958年秋季开学,我进了城北小学。 b{C3r3B8
可万万没有想到,次年春节刚过,县里突然决定派机关干部下乡帮助农村工作。那时,银行是属于县级机关的,爸爸正好被光荣选中。 b{C3r3B8
按规定,爸爸得在农村呆上三个月,与当地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b{C3r3B8
那个时代的人,就是这样“党叫干啥就干啥”。 b{C3r3B8
爸爸二话没说,把我们母子两个送到了孙家,自己去了另一个地方。 b{C3r3B8
偏偏在前几天,我已经在城北小学报过名,缴过书学费了。 b{C3r3B8
事情就这么简单,我的课本得去城北小学领发。 b{C3r3B8
妈妈随即去了城北小学,见到一位值班的。可这位老师说他不了解情况,要我妈星期一再去。可她哪有时间啊。 b{C3r3B8
妈说,只好写封信给城北小学的校长了,可偏偏在那几天,学校工作特别繁忙,妈就是抽不出写信时间。 b{C3r3B8
就在这个时候,我意外地 收到了一包书,一包王老师寄给我的课本。 b{C3r3B8
我的兴奋,无法形容。吃饭时,我都要把书捧在手里,舍不得丢开。 b{C3r3B8
我担心会把书弄脏弄破,求妈找来两张画报纸,我要让课本穿上漂亮的衣裳。 b{C3r3B8
妈一边替我裁纸,一边问我:“王老师好不好?” b{C3r3B8
“好啊,”我不假思索地说,“王老师最好了!” b{C3r3B8
“王老师会不会知道我们已经收到了呢?” b{C3r3B8
我想了想,摇摇头。 b{C3r3B8
“那怎么办?”妈问我,“要不要告诉王老师,我们……” b{C3r3B8
没等妈说完,我就抢先说了:“要,要,要,我们给王老师写信!” b{C3r3B8
“嗯?谁给王老师写信?” b{C3r3B8
“我,我给王老师写信!” b{C3r3B8
妈笑了,我也笑了。 b{C3r3B8
话说得很雄壮,心里却有点底气不足。我从来没写过信啊,准确地说,那时的我,几乎还连信长什么样都没看见过,当然,信封是看到过的。 b{C3r3B8
可我又不好意思说。 b{C3r3B8
妈看出了我的心思。她取出一封父亲写来的信,照着上面的格式,跟我讲了一遍。最后母亲又说,你怎么想就怎么写,不用怕,先打个草稿,妈帮你改。 b{C3r3B8
想想容易做做难,折腾了足足有个把钟头,我好歹完成了。 b{C3r3B8
许多年过去了,想不起来我当时具体写了些什么。但有一点记得特别清楚,我在信里一共用了七个“高兴”。 b{C3r3B8
可这到底是我的“开山之作”啊。 b{C3r3B8
王老师很快给我了回信。与我相比,王老师的“高兴”,显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b{C3r3B8
王老师在信中说,他还是头一回收到学生的信。他告诉我,收到我的信后,他立即跑进教室,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大的人头像。他对同学们说,这是你们同学——周介眉。最后,王老师当堂宣读了我的那封信,大大夸赞了我一通,说我的信是写得是如何如何的好。 b{C3r3B8
后来,我在城北小学的同学还告诉我,王老师那天还叫他们每人写过一篇《写给周介眉同学的信》。 b{C3r3B8
这是王老师头一回布置他们写作文。 b{C3r3B8
那时候的二上年级学生,哪会写什么文章啊!王老师却不管这个:周介眉能写,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写? b{C3r3B8
据说有几个同学写不出,担心受罚,急得哭了…… b{C3r3B8
这么说,是我害苦了他们。唉,真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