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C:h
孔夫子是中华民族第一名人是当之无愧的,他所创立的儒学至今仍是中华道德伦理的标准和示范.在中国大陆以外的华人国家和地区,儒学还是国学国教,当然,已经进行了改造.在中国二千年来的封建社会里,始终享受皇家礼遇而不衰的,仅此一人,皇帝见了灵位要行叩拜大礼的凡人,也仅此一人. p>k]C:h
说来也是有趣,老孔创立儒学的初衷,是教育人和教化人的,就是传授知识和如何做人的,一卷论语,清清楚楚地这样写,孔子也是这样做的.当时,在统治者中间,儒,道,法三家似乎还是法家吃香,商鞅,韩非,李斯等比仲尼还管用还吃得开.老夫子一生周游列国,流离颠簸数十年,到头来,最大的官就是个管司法的角色而已.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大概是认为儒学是嘴巴上的功夫只会造谣惑众,实际不管用,于是,一把火,一个坑对其狠狠地戮了一把. p>k]C:h
汉武帝时,儒学第一次受到了真正的重用.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理论得到了刘彻的认可,成为了汉王朝管理国家的理论支柱.从此,儒学从教育人的功能转变为管理人的功能,成为了统治阶级的工具.但由于当时的儒学的学说还没有脱胎换骨,理想化的成分太多,具体可操作的内容太少.所以,虽然确立了地位,但具体实施中还是各家混淆.各级官员并不是儒生为主,董仲舒也只是一个小小的三品官秩. p>k]C:h
儒学的真正受宠是宋朝开始,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后,为了江山的稳固.军人出身的赵匡胤采取了尚文的治国方略.即从传统的以武治文转向了以文治武,武备开始积弱.从此中国开始了被北方小数民族侵扰乃至亡国的"光荣"传统.开始了外战外行,内战内行,对外示弱,对内恃强的"光荣"传统.直至慈禧发扬光大为"宁与友邦,不与家奴"千秋奇论.所以,有人调侃说,中国人非汉唐之中国人.而是有汉唐之壳而非汉唐之魂的中国人了. p>k]C:h
所有这一切,都与儒学有关,因为此时的儒学,已从教育人的功能蜕化为管理人的功能,再蜕化为禁锢人灵魂的功能了,已经从儒学变成了理学了.朱熹就是造成这一结局的罪魁祸首.朱夫子为了适应皇帝的愚民政策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儒学实际上是理学的核心主张.他提出了"三从四德",三纲五常"的约束人的理念.使每一人都在他的理学规定的圈子里,不能越雷池一步.从此,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就象林妹妹进大观园,不能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走一步路.为了达这一目标,统治者对违反者进行了残忍的杀戮,许多书生为了一个字,一句话,一篇文章而遭受灭门乃至灭九族的惨祸.当然,朱夫子是名成功就了,他被称为与仲尼齐名的"南孔子". p>k]C:h
灵魂禁锢了,但又要士子们为皇帝老儿少儿们卖命,哪就身体上生理上放纵吧.理学家们又将女子们作为了牺牲品.他们首先号召女人们要从一而终,要贞节,要相夫教子.男人们自己的女人别人不能碰,但却可以去碰别人的女人,为了达到此目的,人类历史上对妇女最残忍的摧残出现了,女人要包细脚.这样好了.女人拘束了,男人自由了.从此,仕大夫和烟花青楼女子的缘分结上了.十里秦淮河,多少胭脂泪.名妓们不仅公开招摇,还成了仕大们的竞争目标.李香君与候方域,柳如是与钱谦益,陈圆圆与吴三桂,小凤仙与蔡松坡.还有李师师,赛金花.....国家是逐渐沉沦了,文学史上倒留下了不少绝妙的风尘好文. p>k]C:h
这样的儒学,还原来孔夫了儒学吗?非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孔子儒学了.是被阉割了的孔子儒学了.虽然,还打着孔氏的金字招牌. p>k]C:h
美国的著名行为学大师杜拉姆说,一个社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并不在于骨髂的大小,不在于是否有知识与聪明,而在于大脑深处爆发出来的思维能力.如果说,思维能力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那么,开启还是禁锢这个思维能力,则是开放社会与保守社会的最大区别.蜕变了的儒学是禁锢这个思维能力的,所以,中国解放前的积弱落后是不可避免的. p>k]C:h
用国际歌的一句歌词你为结束语,让思想冲破牢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