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cept
national2011
wind
水墨江南
紫色梦幻
绿意盎然
蓝色天空
黑色旋风
佳作欣赏·台上
晨辉
永宁江畔(1)
柿红鸟飞山崆朦
建德下涯拍摄
UID:2732
儿子顽皮可爱,从呱呱落地的小毛团到现在的少年帅哥(该生自封,无权威机构认证及公众认可),其间的甘苦自不必说,常常会有令人捧腹的言行,让人忍俊不禁。
小的时候,由外婆带他。三岁那年,超级淘气的他因为屡教不改的劣行,有次被外婆施以惩罚,关到厨房中,本意是让他闭门思过,臭小子被禁闭后,初时嚎啕,继尔安静得异常。外婆以为该顽劣幼儿幡然悔过,想结束对他的处罚,打开房门,大吃一惊,但见得厨房内满地流淌的是黄白相间的蛋黄蛋清,随处散落的蛋壳船样地点缀其中,人则很优雅地坐在地板上,仰头对窗,很入神又极憧憬地看着扬起的手上垂而不坠的宛若玉柱的蛋清……外婆气极申斥,他则无可畏惧兼义正辞严地发表声明:我也是个人,干嘛关我,你不尊重我,我不高兴,告你侵权!
初闻外婆举报,莞尔后思之,亦觉童言有理----他也是个人!
前段,少年帅哥房间门上庄严地挂出醒目的公告栏:“私人空间,闲人免进!”其母忿然曰:“乳臭未干就这样猖狂,长此以往如何了得,看我摘掉它!”我拦住她:“先听听他怎么说,让他把话说完再行动,没必要大动肝火。”
少年帅哥放学归家,我探问此举何意,该生答:我大了,在很多事不想你们看见,要是我正换衣服你们进来,多不好意思。闻后释然,遂建议:一个家要轻松才好,你要人尊重你,也没必要写得那么酷吧?少年帅哥听后及时采纳,公告内容改成了“尊重私人空间,敲门后欢迎进入”,此后公告主帖后还不时添加新的版块,“心情不好,郁闷中……别理我,烦着呢”、“作业写完了,出去耍会,七点前回府”、“同学生日,想买礼物送他,赏俩钱吧”……五花八门,花样不断翻新,而我等见之,亦会酌情跟帖。
我也拽差不多了,把自己打扮成酸腐秀才的模样说话还真有点累,以后会注意了呵呵呵。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而尊重需求是人高层次的需求,其实孩子虽然小,但他们也同样需要尊重,他们有独立的人格,有相对脆弱的自尊,更应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动辄打骂训斥,非但起不到良好的作用,还会促使孩子逆反心理的形成。换个角度想,如果我们处在孩子的地位,是想得到大人的理解、尊重,还是冷面的责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答案应该是不言自明的吧!让孩子感受尊重,孩子才会有健全的心智。
高尔基说过:“所有的人毫无例外都是为了美好的将来活着,所以一定要尊重每个人。”孩子也同样如此。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来结束这篇文章。陶行知任育才学校的校长时,有一天他看到一位男生欲用砖头砸同学,就将其制止,并责令其到校长室。陶行知回到办公室,见男生已在等他。陶行知掏出一块糖递给男生说道:“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比我按时来了。” 接着又掏出第二块糖给男生:“这也是奖给你的,我不让你打人,你立刻住手了,说明很尊重我。”男生将信将疑地接过糖果。陶行知又说:“据了解,你打同学是因为他欺负女生,说明你有正义感。”陶行知掏出第三块糖给他。这时男生哭了:“校长,我错了,同学再不对,我也不能采取这种方式。”陶行知拿出第四块糖说:“你已认错,再奖给你一块。我的糖分完了,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
UID:448
UID:51
UID:432
UID:1415
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对方心服口服,最好的措施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深。陶先生的做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难,现在的孩子,给他100颗糖也不一定有成效。所以,我和落的意见一样,让孩子感受尊重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尊重别人。
引用第4楼美丽的神话于2006-10-25 21:49发表的“”: 教育最大的成功是对方心服口服,最好的措施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深。陶先生的做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也难,现在的孩子,给他100颗糖也不一定有成效。所以,我和落的意见一样,让孩子感受尊重的同时,也应该让孩子尊重别人。
真正懂得自尊的人是会明白尊重的,大家以为呢?
UID: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