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87阅读
  • 5回复

那年中秋 我做月饼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梧桐书屋
 

发帖
1180
蜂蜜
10583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4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10-13
那年中秋 我做月饼 =~1EpZ  
=~1EpZ  
中秋节快到了。又是阖家团圆吃月饼的日子。 =~1EpZ  
=~1EpZ  
儿子在遥远的南方工作,已经第七次没有在家过中秋节了。7年来,电话、电子邮件就成为他和家人之间传递思念情绪的主要方式。 =~1EpZ  
=~1EpZ  
前天,儿子和他的女朋友用特快专递邮寄来一合月饼,是很高档的那种。这哪里只是月饼,分明是儿子和他的女朋友的心意。这心意比任何高档的月饼更加珍贵。亲情无价,这是人世间最铭心刻骨,最魂牵梦萦的啊! =~1EpZ  
=~1EpZ  
收到这合月饼,我的思绪不知不觉回到了26年前。 =~1EpZ  
=~1EpZ  
在古老的天然胡杨林旁,流淌着奔腾无羁的塔里木河,南面是广袤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之间,是我们用青春和热血开垦耕耘的绿洲。 =~1EpZ  
=~1EpZ  
十年浩劫虽然终于结束了,但是百废待兴的年代,尤其是地处荒漠边缘,物质极度匮乏,商店里很少新鲜可口的食品。 =~1EpZ  
=~1EpZ  
那年中秋节。虽然远离父母家人,但是我们一家四口倒是团圆了。五岁八个多月的女儿,是我们暑假探亲刚刚从上海外婆家接回来的。儿子一岁五个月,因为营养不良,看上去有些面黄肌瘦。 =~1EpZ  
=~1EpZ  
那天中午,姐弟俩的嬉笑声突然让我产生一种冲动,我对妻子说:“侬到老太婆屋里去把模具借来。”“老太婆”是绰号,夫妇俩都是上海人。她的丈夫原先给苏联专家当过翻译,后来成了“右派”,“发配”到这个团场来。十几年来,他吃了很多苦,什么活都干过,而且什么都干得很出色,尤其是调到学校之后,更加充分施展了他的聪明才智。他可是一位能工巧匠,又乐于助人,所以大家都很喜欢他。我知道他专门用沙枣木刻制了一个做月饼的模具。 =~1EpZ  
=~1EpZ  
“借模具做啥?”妻子不解地问道。 =~1EpZ  
=~1EpZ  
“做月饼呀,今天中秋节嘛。”说罢,我心里有些莫名的伤感,已经太久没有吃过月饼了。 =~1EpZ  
=~1EpZ  
“做月饼?侬?”妻子惊疑地问道。 =~1EpZ  
=~1EpZ  
“侬看,我跟阿王借的。”我拿给妻子看的是一本小册子,介绍各种糕点制作方法,“我来做苏式月饼。” 阿王夫妇俩都是上海支边青年。阿王是1964年的高中毕业生,因为家庭成分既不能考大学又找不到工作才支边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来的。当然,应该说,他也是充满了理想,满腔热情地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塔里木。 =~1EpZ  
=~1EpZ  
“好哦!”妻子高兴地对孩子们说,“爸爸要给咱们做月饼了。”她知道我话说出口,就一定能做到的。 =~1EpZ  
=~1EpZ  
“爸爸,我也做月饼。”女儿稚气的脸上布满了笑容。 =~1EpZ  
=~1EpZ  
“好哦,侬跟妈妈一道剥西瓜籽。”我轻轻地拍拍女儿的额头,给她分派了任务。 =~1EpZ  
=~1EpZ  
“我也剥。”儿子一边嚷,一边抓起一把瓜子。 =~1EpZ  
=~1EpZ  
“好,好,你也剥。”妻子吻了一下儿子的脸颊,笑着说道。 =~1EpZ  
=~1EpZ  
瓜子仁是用来做月饼的馅心的,还有杏仁、花生仁、芝麻仁、松子仁和葡萄干、杏脯、哈密瓜脯,凑够八果,也就是“百果”的意思。除了花生、芝麻、松子是探亲时从上海带来的之外,其它的都是就地取材,杏仁是砸杏核而得,葡萄干是买现成的,杏脯、哈密瓜脯则是自己晾晒而成。 =~1EpZ  
=~1EpZ  
国庆节分了肉,用肥肉熬了些油,还有探亲时带来的菜籽油,都是不可缺少的。 =~1EpZ  
=~1EpZ  
做苏式月饼先要分别做好馅、酥、皮三样。 =~1EpZ  
=~1EpZ  
妻子和孩子们把瓜子仁剥够了的时候,我已经把其它几样原料都准备好了。按照书上的要求,先将花生仁用开水浸泡去皮,炸黄剁碎,松子仁也炸黄,连同杏仁一起剁碎,然后加入瓜子仁、芝麻仁、葡萄干以及切成碎粒状的杏脯、哈密瓜脯。阿王听说我要做月饼,送给我一些他从上海带来的青红丝,这会儿也加了进去。接下来,再加入白糖和前几天熬好的猪油,一起拌和,用劲擦匀、擦透。忙活一阵,苏式月饼风味的“百果”馅心就做成了。 =~1EpZ  
=~1EpZ  
这时,妻子已经照我的吩咐耐心地把面粉炒熟,这是做“酥”要用的。我照本操作,将猪油掺入炒熟的面粉中拌匀,在案板上用双手掌跟压住,一层一层向前推擦,擦成一堆后,滚成团再擦,多次反复,一直到擦透、擦顺。“酥”的作用,一是作为酥心,与水油面层层间隔,形成层次和起酥;二是使成品熟制后松发酥香。我想,这也是苏式月饼的主要特点吧。 =~1EpZ  
=~1EpZ  
做苏式月饼用的面团是用温水和菜籽油调制的。和面时,同时加入油和水,并且将鸡蛋充分打匀,一起与面粉抄拌,揉搓成团。揉面,我是既有经验又有耐心的。经过反复揉搓,直到揉匀揉透,便用一块干净的湿毛巾覆盖在面团上。这叫“醒面”。 =~1EpZ  
=~1EpZ  
分步进行的准备工作都做完了。趁“醒面”的功夫,我到院子里劈了一些柴禾。这里既没有煤,也没有电。做饭取暖用的是柴禾,那是从胡杨林深处拉回来的枯死的树木。照明点的是油灯。我们学校沾团部机关的光,每天晚上可以用几个小时的电灯,那是团部柴油发电机发的电。 =~1EpZ  
=~1EpZ  
劈完柴禾,休息了一会儿,面也醒得差不多了。于是,我开始正式制作月饼。我将水油面团再一次揉搓,感觉充分揉匀揉透了,便将面团像擀面一样擀成皮。然后将干油酥均匀地铺在面皮上,细心地卷起来,这就制作成了酥皮。卷成粗细均匀的长条酥皮,切成大小一致的剂坯。将剂坯沿切面用手掌压扁压平,使其厚薄均匀,包上“百果”馅心,收口封严,最后放进模具压实,取出来,这个月饼就制成了。如此这般,一会儿功夫,案板上摆满了一个个月饼,表面上“团圆”二字及一轮圆月等图案清晰可见,煞是好看。可见那位“右派”制作模具真是颇费了一番功夫。 =~1EpZ  
=~1EpZ  
最后一道工序是熟制。那地方,那年月,没有烘箱,更不可能有微波炉,但是我有平底锅。没有煤炭,我用柴禾燃烧后的火炭。当然,要把每个月饼在平底锅上烘烤成熟,并且不能烤焦,细心地掌握好火候就非常要紧了。 =~1EpZ  
=~1EpZ  
终于,一个个月饼“出炉”了。 =~1EpZ  
=~1EpZ  
“爸爸,看你的鼻子!”女儿用小手指着我的鼻子笑着叫了起来。我知道鼻子一定粘上了炉灰。 =~1EpZ  
=~1EpZ  
“没关系!没关系!”我把月饼端到方桌上无比开心地说,“乖女儿、乖儿子,吃月饼喽!” =~1EpZ  
=~1EpZ  
我一共做了36个月饼,叫妻子给“老太婆”家、阿王家,还有另外三位好朋友家各送去4个,自己家留了16个,够孩子们吃几天了。 =~1EpZ  
=~1EpZ  
记得那天夜里圆圆的月亮分外明亮。孩子们在月光下开心地吃着我制作的月饼的时候,我从妻子的眼睛里看到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1EpZ  
=~1EpZ  
…… =~1EpZ  
=~1EpZ  
26年过去了。想起来,如果现在要做月饼的话,条件要比那时候那地方强得多了,可是,那却是我唯一的一次。现在,月饼的种类不胜枚举,谁还会自己动手来做呢? =~1EpZ  
=~1EpZ  
唉,看来我真的是老了,怎么就想起了那么久以前的事情了呢? =~1EpZ  
=~1EpZ  
不过,相信女儿和儿子读了我这篇文章之后,一定会高兴的,不是为当年那月饼,而是为我的回忆。或许,他们会感觉到,我的生命在岁月的积淀处吐露出嫩绿的新芽,真的不算老呢! =~1EpZ  
=~1EpZ  
行笔至此,看着从遥远的南方寄来的月饼,我突然这样想,谁能说今年中秋没有团圆呢?岂不闻“千里共婵娟”吗! =~1EpZ  
=~1EpZ  
(写于2005年9月12日17:33)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10-14
读了梧桐老师的文章后,我也不亚于是学了一次做月饼.:))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秋卉

发帖
4873
蜂蜜
9212
威望
11
宣传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58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10-14
月饼,月饼!当年边陲的中秋,红糖馅麦饼就是我们这群热血知青的月饼。那时,我们吃着自己做的红糖麦饼,望着满月,遥祝亲人,思乡的泪花流。那情那景一晃快四十年了,如今月圆人近梦更美。今天读了老师的文章后,才想起当年的月饼味。
离线
发帖
398
蜂蜜
1419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10-15
“红糖馅麦饼”听起来非常好吃啊,口水~~ =~1EpZ  
说实话从小到大最怕吃的就是百果馅的月饼了,因为里面有冬瓜仁,吃起来很象肥肉(很多年里我都以为是肥肉),而我对肥肉过敏会呕吐。不过,即使没有这玩意儿,杂七杂八的太多还是不好吃,那个红绿丝就不好吃,月饼还是要主馅分明才好吃啊。所以,小时候的印象,就是一毛钱一个的豆沙苏式月饼喜吃馅;广式月饼喜吃皮(那时候的广式好象就是只有百果就代表着百果)。 =~1EpZ  
=~1EpZ  
很难想象先生是第一次做月饼啊,第一次就成功真了不起。 =~1EpZ  
和先生同类同味的记忆:我小时候——那时候弟弟才一点点高,我们家还住在第一任宿舍——有一年,父亲去借了大案板来放在客厅里用凳子架起,自己家里做米糖~~!我至今还记得那个热气腾腾香香甜甜的冬夜,母亲在和捏着米,父亲把出炉的大块米糖先切成小块再切成一片片,我和弟弟负责包装~~~也就仅有这么一次了,做的意义大大大于那米糖的意义,就是觉得很幸福很幸福,毕生也难忘。
离线
发帖
398
蜂蜜
1419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10-16
很想问一句“你怎么知道你吃过?” =~1EpZ  
可是在别人的帖里聊天是很不礼貌的。 =~1EpZ  
=~1EpZ  
新鲜玩意,我要回家尝试看看。
离线禾杆草

发帖
2064
蜂蜜
3501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42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10-17
吃了几十年的广式月饼,从来没有尝试过其他的品种。现如今,对广式月饼是越来越没兴趣了,一个节日下来,也没吃上几口。倒是女儿贪鲜,总嚷嚷要吃月饼。 $]eITyC`P  
$]eITyC`P  
只对最便宜的“豆沙月”感兴趣。前年吃过刚刚出炉的,难忘!这两年也吃,但感觉店家水平降了,不爽。 $]eITyC`P  
$]eITyC`P  
好,送花花啦~~~ $]eITyC`P  
今年有一盒“金萡月”,看着挺美的。吃着的感觉也中规中矩,只是没能吃出这金萡是啥味道。感觉嘛?就跟吃糖果上面那层糯米纸差不多。。。。。。。。。。。。。。 $]eITyC`P  
$]eITyC`P  
好,送花花啦~~~ $]eITyC`P  
女儿最爱吃,因为小巧,几小口吃下去就是一个了,晚上吃夜点恰恰好。这两天忙着吃其他,倒把这小点心给忘记了,还有两个呢。打发、打发!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