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5823阅读
  • 13回复

徒步西行之夏末新疆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6-09-23

小图 | 大图 图片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6-09-23
附:《徒步西行之夏末新疆》
  一、
  出行时,已是交秋。之所以还称夏末,只因于新疆本无分明四季。冬夏漫长,春秋极短,甚至可以忽略不计。立秋刚过,西域还甚是炎热,就称其为夏末罢。
  上午九点,从上海虹桥机场出发,飞行整五小时。抵达乌鲁木齐,已是下午两点光景。去酒店丢下行李,被告之次日行程需备足每人三大瓶水后,便自行搭车去市里转悠。
  第一要去的,就是乌市的博物馆。
  烈日下,乌鲁木齐博物馆也似乎有些许蒙尘。心里惦念着古楼兰那不朽的女子,耐着性子于馆内仔细搜寻。可惜,转遍整一层展区,也不见那千古美女倩影。倒是动辄就能与好几千年芳龄的丝绸对眼。其余的,便尽是三千多年的石器陶罐,两千多年的破衣烂衫,或千百年前的玉器银环。所有的这些,都披了满身的沧桑,于那些简陋至极的玻璃橱窗内,安详地与窗外游人对望。穿过它们空洞的壶口、罐口或瓶身裂纹,隔世驼铃音犹在耳。
  略过眼花缭乱的民族服饰与器乐展厅,上得二楼。又决然舍弃了红色革命历程展区,直奔左侧大展厅。
  一具裹着不知是何质地毯子的尸体,准确地说,是一具裹着不知是何质地纺织物的木乃伊,呈现在眼前。近旁的墙上,分明地附着说明图片与文字:古楼兰美女。
  她仰躺着,袒露着空洞无物的眼眶。干瘪,僵直,黑黢吓人。旁边图片另有说明:1980年于楼兰古城遗址出土时的情景,左下角为出土时美女身上保留完好的虱子。
  此情此景,不禁令人哑然。她是谁?生前究竟是谁的妻谁的母?她为何中年早亡?她临死感知的,是从容还是绝望?她被深埋地下三千八百多年而不朽,究竟是有幸或是不幸?她与身后两千多年随古城一齐神秘消失的楼兰人相比,究竟谁幸谁更不幸?
  这么迷糊着的同时,又见在她的身边,还陈列着一具同样干瘪的古楼兰婴儿木乃伊。他是那么幼小,还在襁褓中便莫名早夭。瞧那身形,他分明远幼我三十好几;转念细数,他却又遥长我三千多年。他见过古楼兰的繁盛么?他能感知人们的怜悯么?不忍多看,更不忍多想。再行几步,猛见一溜儿干尸整齐横列,男女老幼均有,令人阵阵毛骨悚然。不禁疾步穿越展厅,按捺着余悸匆匆逃离。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6-09-23
二、
  离得博物馆,又去国际大巴扎感受一番民族风情。

  感觉就只一个,咱的维族人民已是今非昔比,生意经早已念得炉火纯青。无论历史上曾辉煌一时的晋商与徽商,还是现如今咱的父老浙商,都已难及眼前这维族同胞的精干聪慧了。

  看中了几面玲珑小鼓,却因着行程未能敢买。只在画廊选了几幅民族风情,付了银子收了丹青,便匆匆折回酒店。

  近晚十点,天还迟迟不肯变黑。呵呵,新疆好啊,这日子都过得比咱的长。

  次日奔赴的,便是闻名遐迩的吐鲁番。

  行前,有当地人告诉我们:从乌市至吐鲁番,去三小时,回三小时半。

  真正去了才知,这来去时间的差异,是因为那里的奇异大风。

  去时顺风,归时逆风。运气好的,去时车行两小时半便到;运气差的,回来路上还可能遇大风抛锚。好在,伟大的新疆人民早就发现了这大风的魅力,早早引进国外技术,建成了亚洲最大的风力电站。途中达坂城附近,我们没能一睹阿拉木汗们的美丽风采,倒是亲眼目睹了高速两旁,有上千架白色或黑色的三叶风车迎风而转,场面确实蔚为壮观。在最黑的风口,我紧捂自家阳帽,仰望着那风车森林深切感慨:不晓得当年曾被吹跑军饷的左宗棠大人是否天上有知,这成也大风,败也大风,当年的大风咋就没给凭空吹来个千军万马助他北战南征呢!

  沿途除了风车,更多的就是戈壁。这里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沙漠,也极少见到绿洲。离乌市近处,还偶有小块绿地,但随处可见倒卧着树们的枯体。行得远了,极目望去,便尽是无垠的荒滩,无尽的戈壁。所有的山脉都属于天山,所有的荒滩里尽是石砾。唯有有兔儿条与芨芨草们,尚能以其灰暗的身姿,顽强摇曳在这无垠的荒滩戈壁。

  在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里,何以会留存着个最甜最美的吐鲁番?我不免疑云重重。

  然而,吐鲁番却以她沁人的甜,似火的热,真真切切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葡萄架上挂满祝福,坎儿井里送来清凉;都塔尔奏出西域风,多朗舞跳出最烈的情;动人歌谣唱给最美的姑娘,烤全羊献给远道的客人。

  这就是吐鲁番。热情似火的吐鲁番。甜香醉人的吐鲁番。

  从吐鲁番出来,三瓶泉水还剩两瓶。

  于是决定,带上这剩余的水,去触摸高昌的残垣断壁,去直面火焰山的壮美与热情。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6-09-23
三、
  高昌古城,位于离吐鲁番四十多公里的火焰山下。

  古城与火焰山算是绝配,它们都以黄色为主基调,且都干热难耐,寸草不生。

  火焰山的黄里,还带了赭。那山,真的犹如正在燃烧着似的,热情,美丽,壮观。

  据说,跟它有关的传说有二:一为众所周知的《西游记》故事;二为当地维族民间传说。这二者间,我倒更乐意于接受后者:维语称此山为“克孜勒塔格”,意为红色的山。据传天山有恶龙,专吃童男童女。一位维族青年愤而挺身除恶,与恶龙苦战几昼夜,终于腰斩罪魁,龙血于挣扎中染红龙身。最终,恶龙被青年劈成十节,化作今天的火焰山及山中的葡萄沟、木头沟、吐峪沟等。

  无论怎样,这沟壑纵横的火焰山确实迷住了不少爱探险的驴友。据说,前几年还有俩外国驴友,就因贪恋这火焰山的奇特外貌而迷路,最终在山的那边被好心的当地百姓所救。期间,急坏了当地政府,动用了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搜救,直升机在火焰山上空盘旋了好几天。我有点好奇,猜想这飞机的无功而返,是由于这山顶温度确实太高,或者是这山上沟壑具有迷彩般的眩幻作用,才使得飞机无法更近距离观察搜寻,或者说是观察难度陡增所致。

  高昌古城的黄,那可算是纯粹的黄。黄种人的黄,黄土高坡的黄,不到黄河不死心的黄。

  坐着驴车进得城来,放眼而望,尽是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黄土堆。导游指点江山:这是内城,这是佛塔;那是宫城,那是寺院。我只知迷糊着点头,并热得不断往口里灌水。

  分不清看到的是属于内城、外城或是宫城。只能遥想,远古时代,高昌城内一派繁荣景象——宽阔的街道两旁,有各色店铺林立;熙熙攘攘的商埠市井中,有肤色与服饰各异的商贾们悠然而过;回鹘的美女们,都蒙着面纱,摇着手鼓神秘穿行;骆驼们虽驮满货物,走在繁华的大道上,却胜似闲庭信步;驼铃悠悠,飘荡在城郭上空,混和着铁匠铺或铜匠铺里传出的记记锤声。此时,远处佛塔寺院里,又传来了宣告玄奘升坛讲经的钟声……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6-09-23
四、
  飞机由乌鲁木齐为起点,追着晚霞,向着西飞。

  将近伊犁处,从机舱里向外了望,满舱眼球都被吸引——左侧为连绵的天山雪峰,右侧为绚丽的千里霞光;眼底既见沙漠辽阔,又见湖泊闪耀;它们之间,更有大片的绿洲相连……我真被这奇异的景象给震慑了:这些有着如此大差异的地貌,竟能这般和谐地在这里安然相处。谁说水火不能相容,谁又说冰火该属两重天?谁说沙漠不会与绿洲为伴,雪山不能与霞光为邻?

  我们将至的那个叫伊犁的地方,又该是怎样一番美丽的景象?

  伊犁多水,有湖泊星罗棋布,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由空中俯瞰伊犁,便见绿油油、水汪汪一片。亲历了伊犁的草原与湖泊,我这个土生土长的正宗江南人也不由被她给迷住了。

  那拉提草原,至今还是草的海洋,花的故乡。

  虽然,我去时,不算最好的季节。许多花都已谢去,只留些白色夏花,还在草原上顾盼摇曳。草,足有齐腰的高,自山脚起,一直向天山支脉的高处蔓延。极目远眺,那边山腰始,又是大片的冷杉林,同样醉人地葱茏着,甚至,比近处草的颜色更青,更靓。最远的山天相接处,更有雪峰隐现。如此,由近及远,由黄绿而青绿,再而雪白。头顶白云蓝天,时而有雄鹰掠过;脚下风吹草低,马蹄声儿清脆。哈萨克小伙的歌声,唱不尽这草原的柔情;冬不拉流淌的琴声,诉不尽这天山的壮美。

  哈丽娅蒙着面纱,是为了阻挡马道上扬起的尘土。面纱遮不住的,是她美丽的大眼睛,与她真诚淳朴的笑容。

  当地最为著名的风俗,当首推“还子习俗”。即哈萨克族男子婚后生下的第一个孩子,无论男女,均须抱还给自己父母,俗称“还子”。这孩子自小由爷爷奶奶代为抚养,长大了就代自己父母向爷爷奶奶尽孝。哈丽娅就是这样的孩子。她叫自己爷爷奶奶为“爸爸妈妈”,叫自己亲生父母为“哥哥嫂嫂”。她赶马为自己挣够学费,为“爸爸妈妈”分忧解难。她的心里,装满人间最美的真情。

  另外,当地至今还保留着行割礼的风俗。男孩到了五至七岁,便要遍请亲朋,宰牛烹羊,大伙先簇拥着盛装的男孩于伊犁河边游走,再由专门行割礼的族人为男孩施行手术。术后男孩才算成了真正的穆斯林。如今,这割礼已发展到了医院的手术台上进行,实属哈族文明的一大跃进。

  至于哈萨克人的葬礼,各地又有所差别。伊犁地区的牧民讲究简葬,速葬;而阿勒泰地区的牧民又讲究其死后墓地的豪华。可无论怎样,他们的墓地,都通称“大麻扎”,与当地集市的俗称“大巴扎”可得分清了。不然,你旅游回家一不小心就会告诉亲友:哇噻,那新疆的国际大麻扎可真好玩,什么稀奇的东西都有哇。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6-09-23
五、
  伊犁多水。自然的,这里水草丰茂,牛羊遍野。

  赛里木湖地处离伊犁果子沟不远处。湖水碧蓝。湖边,有成千上万的牛羊在悠然踱步,也偶有孤独的马匹或三五成群的骆驼往来穿行。

  远方的客人先喝一碗下马酒吧,洁白的哈达代表咱蒙古人的祝福。唱首敬酒歌,敬天敬地敬朋友吧,最后就请饮尽这碗马奶酒。

  再穿过成群的牛羊去到那河边,去清冽的天山冰川融水下选三块精美的石头吧,到成吉思汗的敖包前许三个心愿。

  心愿是真的,无论这石头丢得是否果敢,也无论这哈达是否能被允许系上最高的桅杆。心愿是真的,这有蓝天为证,有草原为证,有天山为证,有牛羊为证,有美丽的情人——赛里木湖为证。

  赛里木湖没有天池的豪华,却有着别样的宁静与安详;赛里木湖没有哈纳斯的神秘,却有着别样的阔朗与大气。她自有宽广的胸怀,与处世不惊的气质。不然,这么多生灵,怎会在她身边如此悠然。人们的心里,又怎会感到如此安宁。

  假如说天池是天山的一颗明珠,那么,赛里木就是一个港湾。一个可以停泊任何倦鸟的港湾,一个可以洗涤任何人灵魂的港湾。

  亲历了伊犁的美丽,我不由遥想起那两位汉代的公主。

  一个娇弱伤感,面对如此美景无动于衷,日夜思乡垂泪: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毡为墙, 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 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另一个,却为这里的山水深深吸引,策马扬鞭驰骋在草原上。看山鹰飞,听溪流唱;饮得冰川雪水,吃得奶酪肥羊;生得子孙满堂,白发苍苍归故乡。

  她们,便是历史上著名的细君与解忧。

  也许,那细君公主实在是太过纤弱了罢,才没能在这里挨过第六个寒冬。然而,毕竟她又有了后继者。解忧的出塞,貌似康乐而无忧,其实,她的一生遭际,又怎地是你我平常女子所能堪?泱泱历史长河中,又何止有那一声细君的哀叹?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6-09-23
六、
  远未来新疆之前,我就为喀纳斯这个名字所牵引着。

  喀纳斯,当地人又习惯称其为“哈纳斯”。这里有着传说中的湖怪,也有着因科考而寻见的大红鱼,有着落满白桦情泪的山谷,更有着冬天才换上白衣的雪兔。

  哈纳斯湖水缓缓地流淌着,绿得清澈而忧郁。

  随着旅游资源的开发,这里已没有了传说中的神秘,却依然有着熏衣草的馥郁与六道弯的恬静。清晨,谷间有薄雾轻笼;傍晚,湖面有夕阳回眸。粼粼波光中,偶见有三三两两的野鸭,那样悠闲地漂浮着,并不时地朝游人这边翘首张望。

  观鱼亭,许是最佳的观湖点吧。游人们都兴致勃勃,向着最高的亭子处拾级而上。通往观鱼亭的山路两旁,满布着嶙峋的片状叶岩。走累了,你得小心找块平整的地方休息。小憩间,朝下望去,哈纳斯湖就在那里。她从不显全貌,就那样静静地卧着,似乎在等待着做完一个长梦,一个绿色的长梦。

  哈纳斯湖畔,还有着古老图佤人的小木屋。

  小木屋以衫木为墙,为顶,又以苔藓为糨而搭建。

  图佤老人席地而坐,用一管草做的笛,为我们吹奏出风的哀鸣,鸟的低翔,草的荣枯,与水的凄怆。我真的难以相信,这管叫做“苏尔”的笛,这管只有三孔的草笛,竟能被吹奏出如此天籁般的声音。它引人感伤,又勾人乡思。一如这哈纳斯的湖水,忧郁地绿着,源远流长。苏尔声里,我仿佛看见有一头熊,一头受伤的熊,于森林边缘蹒跚着哭泣。又仿佛看见有一只鹰,一只快冻僵的孤独的鹰,在冰川间哀鸣回旋。

  难道,它真的会是著名古乐《胡笳十八拍》的渊源么?

  无论怎样,我终是从这貌似哀怨的乐声里,听出了这个民族的乐观与坚韧。这个自称是成吉思汗后人的民族,目前在我国境内虽仅有两千多人,但他们却能在这高寒地带不断生息与繁衍。他们终年与哈纳斯为伴,与阿尔泰山为伴,与禾木村为伴,也与神为伴。

  他们生活在这片“神的自留地”里,不愧为真正的“桃园之子”。虽然,他们的笛声充满了难言的幽怨与哀伤。

  夜幕降临。围一堆篝火跳支舞吧,惟有熊熊的火光,才能一扫这哈纳斯的忧郁。
离线九戒
发帖
24
蜂蜜
856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6-09-23


好,送花花啦~~~


好,送花花啦~~~
不知道这小说地界让乱张贴这些不?贴不好,瞎贴,斑竹多包涵挖。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6-09-23
为关系,张贴了就先放在这吧。旅行游记最好是归入※行行摄摄→「旅行游记」里的,以后再为你移过去吧!

西域行,是那么的有吸引力,我虽然跟旅行团走过二三个地方,仍然心所系之,希望有机会再行。

顺便地,我帮你把标题也改了。否则,人家不知道你这贴的主题是什么。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6-09-24
要是图片和文章配在一起发,效果会更好.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天光久远
发帖
15
蜂蜜
847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6-09-25
俺严重嫉妒,这么美的新疆,向往向往啊挖.俺也想写游记了,改天写篇去也,然后贴上图片一二,嘿嘿,说说北上.

好,送花花啦~~~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6-09-25
好啊,等你的漂亮PP和美文哦.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诺言

发帖
715
蜂蜜
4843
威望
2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7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6-09-25
这新疆游记终于出炉了, 好美的新疆,好美的游记,俺喜欢,俺也要去新疆 .

好,送花花啦~~~


好,送花花啦~~~
当时明月在 曾照彩云归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