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273阅读
  • 2回复

革命加拼命实现千斤省!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09-08

  8月7日下午,在石龙岭路边看到一幢老民居的屋檐下,有一幅完整的大红口号“革命加拼命,实现千斤省!”让我蓦然想起,黄岩于1964年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亩产超千斤,成了全国第一个农业超纲要的县。
  而这幅标语,是要实现“千斤省”,估计是在1964年以后1966年以前写上的。

  关于黄岩是“全国第一个农业超纲要的县”的事,随意地“摆渡”了一下,就有一篇完整的报道文章,只是不知出处与作者名以及写于何年月了。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09-08
中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黄岩
 
黄岩,史称稼穑之利甲于一州之地,气候条件优越,生物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合多种作物生长,有着发展农业的良好条件,素有温黄熟、台州足之美誉。据《台州外书》记载,南宋以后,黄岩产粮冠于台州之首。但在解放前,由于残酷的封建剥削和频繁的战争破坏,黄岩的农业发展极其缓慢,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经常不是涝灾就是旱灾,靠天吃饭,粗放耕作,农作物产量低。广大农村长期处于原始封闭状态,劳动人民饥寒交迫,糠菜半年粮,年年闹饥荒,在贫困线上挣扎。
 
解放后,在国家政策调整之后,黄岩农业再展雄风,1964年,全县粮食平均亩产达521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
 
厕所里传递喜讯
 
老王,今年粮食产量大概有多少?”“应该突破500公斤,估计在550公斤左右!”1964年,在黄岩县府大院的厕所里,简短的对话后,传出阵阵爽朗的笑声。当时的黄岩县农业局局长王杰才记得,这是在那年丰收的日子里,他和当时的县委书记赵金岱在厕所里相遇后的一番交流。而在粮食收割之后,厕所里的交流被事实印证,全县粮食平均亩产521公斤,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
 
插着小红旗的送粮车、敲锣打鼓的老百姓、一拨一拨的考察团……虽然已经过了45年,但这丰收喜庆的场景,年逾八旬的王杰才还深深地印在脑海之中。而被冠上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这个名称后,黄岩的农业引起了全国各地的关注。各地的考察团、参观组都跑到黄岩来,看我们的农业发展。王杰才说,当时黄岩农业的盛况给黄岩增光添彩。为了应对众多的考察团,他们还特地成立了接待组。有一次到路桥良一大队考察的人太多,没地方住了,到最后只能送到泽国去住宿。
 
除此之外,黄岩所采用的水稻品种矮南特也让各地垂涎不已。湖南向我们调入这个种子300多万斤呢。说到这里,王杰才一脸的自豪。在成为全国第一个粮食亩产超千斤的县后,黄岩的农业发展节节高,1979年粮食亩产超双纲(800公斤),1982年亩产达850公斤,成了名副其实的全国粮食高产县。
 
努力见证奇迹
 
在粮食亩产超千斤前,黄岩的农业发展走得并不很顺利。”72岁的金美清说。金美清是黄岩撤县设市、撤市设区时的农业局局长,而在黄岩粮食亩产超千斤时,他在黄岩路桥的农技站当农技员。1958年,黄岩粮食亩产上纲要(400公斤)后,1959年到1961年,3年的自然灾害粮食产量下滑,直至1962年才重新回暖。
在国家政策调整后,生产队的权利有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提高了。金美清说,除了宏观政策的调整之外,粮食亩产超千斤也离不开耕作制度的改革、品种改良、科学管理、水利保障等方面。
 
单季稻变成双季稻、双熟成了三熟、高秆的品种改成矮秆……18岁开始就在田间劳动的金美清说起当年的农业变化如数家珍。当时我们种的早稻有矮南特陆财号蓬塘早,而晚稻则有珍珠矮农垦58’乌嘴糯金美清说,这些在当时都是高产品种。
 
当时我们的农技队伍很好,每个乡都有专门的植保员,而县里有植保观测站,其他地方根本没有这么完整的农技员队伍。王杰才说,这也是确保粮食丰产增收的一个保障,而且农技干部还自己种试验田,把经验传授给农民。
 
根据金美清回忆,像他一样的农技干部当时一年四季都在田里,比农民更农民。
 
记者印象
 
采访结束后,金美清给记者打来了一个电话,他说因为时间太久,把珍珠矮错记成珍珠早,后来查了下,才确定自己弄错了,而其他的都是正确的。对两位老局长的采访都是临时约的,在采访中他们并没有翻阅任何资料,对于45年前的事情,他们随问随答。都说人老了会健忘,我相信两位老人可能会忘了家中杂物放置何处,可能不记得家人的电话号码,但对多年前的这些往事却印象深刻,我想正是有他们这样的一代人拥有的这种执着,对工作的执着、对农业的执着,才让黄岩的农业、台州的农业走在全国的前列。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探索者

发帖
21
蜂蜜
99
威望
1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7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09-08
秋老师一张照片就是一件故事。有底蕴。赞下。

好!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