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街上看到卖“柏糖”的摊子。记得这位摊主姓陈,本地涌泉人。有次他在市政广场设摊,与他聊过几句。摊主说自己上去本地电视台。可信。卖“柏糖”以前农村常见,手摇着拨浪鼓,远远就能听到,引得小孩子围在边上。小孩子对“柏糖”有点馋,毕竟那个时代几乎没有什么零食。“柏糖”多是以货换货,头发、牙膏壳和骨头等,都能换得若干“柏糖”,让嘴巴甜一下。主营“柏糖”,兼营小商品,针头线脑之类,甚至一些化妆用品都能买到,小孩子换到“柏糖”之后,大姑娘小媳妇围了上来。 |E~X]_Y
陈姓摊主说自己的“柏糖”有什么功能的。会宣传自己的,功能写在广告牌上,什么止咳化痰等,还好,没有提到有抗癌功能。现在吃的东西往往靠到抗癌功能上。“柏糖”两字是写成“粨糖”的。“粨”,网上查过,是公制单位百米的旧译,这个字不怎常用,这跟“粨糖”没有什么关系,如何让他想到的,奇怪。或许他认为“粨”字米字傍,与吃相关,用在吃的上面。怀疑陈姓师傅认不得几个字,该是别人帮忙给写的。 |E~X]_Y
为什么“柏糖”给写成“粨糖”,还有这样的问题,本地的“柏”或者写成“粨”,是黏的意思。“柏糖”就是麦芽糖,麦芽糖的黏性大,本地说是“柏”。“柏”字在本地是常用的,比如面粉粘在手上,“柏”,把画贴在墙上,也是“柏”。炊饭是糯米浸透后蒸熟,手抓到会“柏”手。以前农村妇女做皮鞋,鞋底是一层层布“柏”起来的。生活中有“柏手柏脚”这个词,指的是做什么事情不能干净利落。“柏”也是个动作,是贴近的意思,如你“柏”到我边上来。夏天用到黏苍蝇的纸,本地说是“柏苍蝇”。 |E~X]_Y
“柏”字有三种读音,一是柏 [bǎi],常绿乔木,叶鳞片状,结球果,有“扁柏”、“侧柏”、“圆柏”、“罗汉柏”等多种。木质坚硬,纹理致密。可供建筑及制造器物之用:~露(柏树上的露水,据说用以洗眼,有明目的作用)。二是柏 [bó]〔柏林〕德国的首都。三是柏 [bò],同“檗”这个三读音都没有黏的意思在。有叫柏油的东西,是柏树的提取物,这柏油有黏性,本地用字“柏”字代替“黏”,很少听到说“黏”的。 |E~X]_Y
沥青的俗语是柏油。沥青马路说是柏油马路。沥青是石油或煤的提取物,与柏油来源不一样。记得有“三倒霉”的故事,故事中的母亲去女儿家讨红糖,女儿说家里现在没有,等有了送过去。当母亲的不相信,搜到柏油(似乎柏油类似红糖),以为是红糖,往口里塞,苦的吐掉,可是吐不干净,拿棉絮去擦,嘴巴粘满了白毛,让邻居错认为是亲家公来了。本地说“柏”字,发音与普通话区别较大。本地“柏”音,口开得快,是一个急促音。 |E~X]_Y
(图片来自网上) |E~X]_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