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Qmv8T
^+
买头土猪过大年
现在这个年头,时兴“土”。土鸡、土鸡蛋、土鸭、土鸭蛋、土猪肉……凡是土的,味道就纯正,就有嚼头而且有香味。
这个“土”,就是家养的意思。因此,乡下人家家养的东西,价格也成倍成倍地往上涨。而这涨价,丝毫没能够抑制住城里人想要买到的欲望,只要有货,多贵都得买。
我曾经吃过,凡是带“土”的,吃功确实好得多。就说那乡下家养的土猪吧,吃起来特别香,一想起来,嘴里似乎至今还有余香。
二个月前,在医院住院时的一个病友,来自山区农村。闲聊中说到他父亲今年72岁了,还种了许多蕃莳、土豆与稻谷,蕃莳基本用来喂猪,土豆大部分送到城里卖掉。
我说:“现在农村养猪的人家也很少了,难得见到。”
“是呀,可是我父母闲不住。他们喜欢种也喜欢养,一气还养着四头猪,一般在春节前几天杀掉。”
“如果能买几斤家养的土猪肉过年,真是不错。到时候,能到你家去买点儿肉吗?”我的脑子里,马上闪现出以前吃到过的土猪肉那味道来。
“哪还有啊,七个月前就被定走了。卖三头,留一头自家吃。”他马上就给我泼了一盆凉水。
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城里人在离春节十来个月,就向山里人家预定了整头猪过年。
连杀四头猪,还有城里人去买整头猪,这场面可是没见过。在病友出院时,我与他互换了电话号码,请他在杀猪的前一天通知我,尽管不买猪肉,我也得去看看,拍张照片回来。
1月26日,病友果然来了电话。说第二天就要杀猪了,你来看看不?我回答一定赶过去。
早晨,还不到八点赶到病友的家,第一头猪已经不见了踪影,第二头猪正在被开膛破肚。原来,他们早晨六点就开杀,第一头猪肉一处理好,就被早就定好的买家运走了。
另一批买家还没有到,这第二头猪就留给他们自已家了。病友的母亲在我身边说,这一头猪肉,家中一女二儿与自己两老四家一分,每家也只有三、四十公斤,除了过年要用的,其它都腌起来,方便平时食用。
阿婆的话,让我想起一般年后在山区农村采风时,常会看到房前向阳处挂着一刀刀的腌肉,这也是过去农民的一种生活习俗了。改革开放以前,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养猪,有的人家养几头,最少也要养一头。一般都是在春节前的阴历12月下半个月宰杀,有的人家会卖一半留一半,有的大户人家也会留下整头猪,腌起来食用一整年。
而如今,经历了近一、二十年的城市化进程后,多数年轻农民从一亩三分地里解脱了出来,走进城市或小城镇,溶进工厂、公司或高档酒店、商店等,成了在农村拥有一份责任田的新一代城市员工,年轻农村人维生方式的变化,促进了农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养猪的农民家庭也越来越少。只有较边远的山区村庄,有配偶齐全之留守老人的家庭,才可能还养一、二头猪,而象病友父母这样身体健朗而不要儿女赡养,每年养四头猪作为主要经济来源的,已经难得见到。
病友的父亲告诉我,他每年都会种几千斤土豆与一万多斤蕃莳,蕃莳基本都给猪吃了,而土豆主要是用手拉车送到城里卖。他说现在路上车多,拉着车在路上走的时候,心里真有点慌兮兮的。今年预定整头猪的几位城里人,就是自己卖土豆时熟悉起来的主顾,她们再过一会儿就会到了。
果然,在第三头猪赶出栏前,阿公所说的几位买主也到了,她们目睹了这头猪从整猪变成一刀一刀猪肉的全过程。285斤的净猪肉,按她们的要求,屠夫耐心地为她们作了分割,并按猪肉的成色等级分成四份。这么多肉,一个春节肯定吃不了,我问她们将如何处理这批猪肉,是否也要腌起来?她们说,这土猪肉,如今算得上是稀罕东西,回家后你一条他一刀地送送,很快就没多少了。
好东西,亲戚朋友分享分享,这也算是时下生活的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