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是书面用字,经常在欢迎标语上看到这个字。单位的电子屏幕还有这个字在。有人把“莅”读成“位”,秀才识字认半边吧。似乎错了,我也不清楚正确读音。网上查过,是读“力”字声的。书面用字,不是用来口头交流的,读错了也属正常。标语贴在墙上,多是展示显示其文字功底的。 yGN2/>]
看过“莅”字解释,抄上几句。“莅”,繁体字是涖或蒞,本义是走到近处察看。《尔雅》中有:涖,视也。有治理、统治和管理的意思,也有来和到的意思。用作形容水声、风声的象声词,如莅莅(形容流水声)和莅飒(树木摆动的声音。形容行动迅速),这些书本很少见到。常用词组有莅止、莅任、莅临、莅场和莅会等。 yGN2/>]
“莅临”,多在的欢迎标语中看到。迎来送往,有上级的,有平级的,这个“莅临”不能用错,只是用在欢迎上级领导的。迎送平级的领导,如果用了“莅临”,这是降低自家身份。平级的,一般是用“热烈欢迎”就够意思了。“莅临”常有后缀词组是“指导”。“莅临”,跟光临同义,是特定用词,用于下级对上级光临的欢迎。中华民族是礼义之邦,主要体现在文字运用上。“莅临指导”和“热烈欢迎”,态度就是一不样嘛,前者是毕恭毕敬,后者可是笑语盈盈,一片和谐呀。领导来了,用了“光临指导”,找抽。 yGN2/>]
看来“莅场”和“莅会”与“莅临”有相同的用法。不是随便人都能“莅场”和“莅会”。普通百姓到场或到会,来了就好了,自己找个位置坐下,不要给别人添麻烦。来了就来了,有什么了不起呀。需要“莅场”和“莅会”的,得由专人引导和隆重介绍,并在高贵的主席台上坐上。现在这个国度高贵的人多了,主席台规模越来越庞大了。 yGN2/>]
网上看到“莅临”的出处:是大清朝黄轩祖的《游梁琐记·王天冲》中这么一句:“某早闻之,不敢莅临,遣其弟代祭。”这个“莅临”似乎与现在用的“莅临”有区别。自己总不好意思说自己“莅临”吧,即使自己是个领导。现在百姓说自己是“莅临”,无非是添个笑话。不清楚这个“莅临”是如何演变为现在的专用词。估计是你用了“莅临”,大家跟着用,只是找不出谁是原创者了。 yGN2/>]
yG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