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敲门。开了门,一位小师傅站在门口开口叫人,某某人出来,到政教处报到。这位小师傅是政教处的钦差大臣。叫到的小师傅随后就从后门出去,没跟我打招呼。大概政教处叫他走算是公事,不需要向我这个大师傅再请示的。 T3=(`
过一会这位小师傅回来了,没有进教室,只是站在门口问有没有垃圾袋。想表示点什么,算了,这只能跟自己过不去。这位小师傅问不出结果也离开了,我也没有表示的时间。现在还有几个人能彬彬有礼呀。说大师傅教小师傅的,这个“教”往往是自作多情。当然,适当时候还是要教的,站在台上是患了职业病的。 T3=(`
停下在讲的内容,问这位小师傅的去向。台下的小师傅乐了,说是去捡烟蒂了,政教上查获吸烟一次,要去捡二百个烟蒂来,还得去抓获二个吸烟者。这还是历史旧账,上学期查获的。小师傅吸烟,难管,角落里,厕所中,常能看到烟蒂,个别小师傅还有烟瘾的。尽管有个处罚的土办法,可烟蒂还是经常现身。小师傅是吸烟事业的接班人,国家指望在他们身上多收税的,给禁绝是不符合国家利益。 T3=(`
有小师傅问我的办公室有没有烟蒂,给他支援一下。抱歉,无烟办公室,没有烟蒂的。不抽烟,对烟气相当敏感,有人递烟,我多是说这个办公室里没人抽烟,你也不要抽了。二个百烟蒂,一时也难找呀。开个玩笑,说二百个烟蒂也简单,让他买条香烟,你们帮着抽,烟蒂归他,低档香烟,十元钱就解决了。小师傅回答,现在没有一元一包的香烟,最低也是二元一包的大前门。小师傅们总是内行。 T3=(`
继续着小师傅的话题,说没了一元一包的香烟,穷人日子更难过。小师傅说抽不起可以不抽嘛。物价高歌猛进,一元钱已经造不出一包烟来了,就是有,也得怀疑是不是烟丝卷的,穷人也只能想法提高自己的收入。不抽,说得容易,可老烟棍,不抽,难能做到呀。有些老人,剩下的生活就是抽几支烟,能在抽烟体味一丝生活的乐趣。吸什么档次的烟,按年龄分的,问一句,你们的父亲抽什么档次的。有小师傅说我爸爸是抽十元的。又问,你爷爷是不抽二元的。说不是,是五元的。没问,小师傅们是抽什么档次的烟。我想如果抽,肯定是二十元以上的。 T3=(`
我的头脑里还在继续。记得有这么一句:工资三十三,香烟吃牡丹,老婆囝囡一大班。工资三十三,应该是近三十年前的事儿。抽牡丹在那个时代是属于高消费,有如现在抽中华烟一样。现在抽中华烟也算不上高消费了,一些场面上人们掏出是上百元几百元的香烟也是常见。官家消费,怕多事者给弄到网上,香烟又变成白包烟,让人们看不出其真面目。白包烟,三十年前的低档香烟,没有什么标识,八分一包,就是这个低价,还有人抽不起。 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