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时候有过理想,想做一名医生,或者一名刑警,或者一名教师,可是,我却不知道怎么去实现它,糊里糊涂地,被社会和生活裹挟着虚度光阴,活像失去动力的小舟,在大海里波荡。
人老了,理想也随之减灭。去年,我外甥高考不理想,可他一心想上一个职业学院,那学院是江淮汽车制造厂办的,外甥说,他想学汽车修理,准备毕业后在那个厂子里干一段时间,等技术熟练后,回来自己开一个汽车修理铺子。妹妹对此嗤之以鼻,不想他上。我却支持的很,鼓励他去。妹妹执拗不过我,最后同意了。外甥去上学了,妹妹不放心,隔三差五地去合肥看看。看的多了,她态度居然变过来了,说这学校上的值。
我没儿子,把外甥打小就当儿子看待。出差回来,给他买的东西总是比给我的假儿子多;外甥上高中了,我还得搂着亲亲;作业多,我说不做了,打球去吧,玩累了再回来。妹妹气得够呛,责怪我耽误孩子学习。妹夫上学时学习不好,所以,他对此一言不发,总是笑笑。
外甥学习专业的劲头还可以,他欠缺的是劳动能力。没洗过衣服,被子也不知道叠。这怎么能行呢?修车是用手的,不是光说说就能把汽车修好,所以,当务之急,是锻炼外甥的劳动能力。怎么锻炼呢?我犯难了。
我思想着,终于想到一个方法:擦鞋。
外甥不穿皮鞋,总是穿胖大的运动鞋。我规定他每天洗一双鞋,外甥说他就三双鞋子,洗了不干。这好办,多买几双就是了。妹妹给他又买了四双,这样,一周七天,每天洗一双,不耽误穿。开始时,我每天督促,遥控指挥,问他擦鞋了没有。他有时吞吞吐吐,不好意思说自己没洗,没事,以后补上,慢慢来。
外甥擦鞋不积极,这是人的惰性所致。他可能不理解我为什么叫他擦鞋,也许若干年就明白了。我这一招也不知道灵不灵,假如外甥没有养成擦鞋的习惯,那以后开修车铺还是不行。怎么办呢?我又开始思想。
想来想去,我想到了自己亲自上马。我本来就对修理十分感兴趣,现在老了,何不发挥自己修理技术好的优势呢。想到这,我对外甥说,你先学技术,然后教我,我帮你修车,看看我的技术怎么样。
修车,就是我的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