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01阅读
  • 14回复

蓑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6-10
    驴行时看到棕榈树,村庄或者曾经的村庄到了。现在棕榈树没有什么用处,属于自生自灭的树种。想起来,以前棕榈树的用处是蛮多的。米面(大米做成的面条)买卖时,多用棕榈叶作绳子给米面捆起来,然后再用布巾给包起来。包粽子也用棕榈叶作绳子。棕榈树的老叶子变成了纤维,给剥下来可以做扫把。这个棕榈扫把还有相当的市场。棕榈扫把的袖珍型是棕榈刷子,以前农村里常有,现在有工业化生产的刷子卖,棕榈刷子难见踪迹了。想起在白水洋的桃花节上看的农具展览,没见到这种棕榈刷子。 sU\c#|BSC"  
    棕榈纤维最大用处是制蓑衣和做棕绷绳。平常只听到有做棕绷的工匠,感觉制蓑衣和做棕绷,应该属同一工种。在街上还能看到棕绷的加工店。这个棕绷也是上了年纪的人喜欢睡,新一代是喜欢软床的。蓑衣现在没有人用了,改为尼龙雨衣了。蓑衣刺人,夏天穿的话,浑身不舒服。可尼龙雨衣不透气,穿起来也不舒服的。相比之下,尼龙雨衣优点突出,首先是轻巧,其次是光滑,再次是美观,这是蓑衣没法子比的。还有尼龙雨衣比蓑衣要便宜得多。 sU\c#|BSC"  
    我也是穿过蓑衣的。我的父亲计划着我是接他的班,早就给我备了一领蓑衣。这个蓑衣气还是小一号的。我开始参加生产劳动应该是未成年人,只能穿小一号的。当时也有人穿尼龙雨衣,但不多。尼龙雨衣是稀罕物,不象现在,什么一次性雨衣都有了。有蓑衣穿,也算不错了。看过王小波的《黄金时代》,里面主人公卷走了队里的蓑衣,说蓑衣里重要的生产资料。我们这里的生产队是不管社员的蓑衣。没有蓑衣的人,只好披一块尼龙薄膜挡雨。尼龙薄膜是挡不了风的,可风和雨是兄弟,常是一起来的,披尼龙薄膜的人常是湿了一身。穿蓑衣做农活实在不方便,可季节不等人,错过了就得饿肚子。 sU\c#|BSC"  
    有张志和词,“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需归。”白鹭飞,多自在呀,还有鳜鱼肥,鳜鱼是江南的四大名菜之一,吃者鳜鱼,看者白鹭,飘飘欲仙呢。箬笠,本地叫箬帽,是用包粽子的箬叶编成的。青箬笠,该是新的箬帽,看来是诗人客串一下渔夫。对了,词人是在钓鱼呢,鱼蒌里肯定有钩上来的鳜鱼。还有绿蓑衣,这个绿字是填词用的,顺着青字的,实际的蓑衣,新的是棕黄色的,用旧了是黑色。 sU\c#|BSC"  
    有蓑衣的词最出名的还是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竹林穿叶声,何妨徐行且沉吟。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来时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有不少书法作品用到这首词。“一蓑烟雨任平生”,笑看风云,超脱。有本钱的人才有可能超脱。老家的我穿过的蓑衣还在,想给拿过来,可又能放在什么地方呢。即使拿来,“一蓑烟雨任平生”是做不到的,无非是提醒我是个农民身份。 sU\c#|BSC"  
(图片来自网上)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6-10
回 1楼(十八小子) 的帖子
谢谢您的欣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6-11
小时候见过这玩意,后来见到的只在展览室里。 sU\c#|BSC"  
行乐老师这个蓑衣还有一个用途不知你用过没?小时候记得眼睛不舒服,总会在蓑衣上剪下一根不软不硬的,然后通下那小小的眼孔,眼睛就没事了。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6-11
回 3楼(落) 的帖子
落美女,这可不是玩意,是以前农家的雨具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6-11
这蓑衣没穿过,但曾在几个去过的民俗馆里看到有挂着展示。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6-12
这套行头,我都穿过。 sU\c#|BSC"  
棕榈还有一个用处,可能现在的多数人不知道。三年困难时期,我还吃过棕榈籽。 sU\c#|BSC"  
我老家自留地边就种着五六棵,随着父母的逝去,慢慢地就不知所踪了。 sU\c#|BSC"  
提起棕榈树,对勾起无数的乡思来。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6-12
说来也巧,前段时间,我在大街上看到过一个外地人,就是披着蓑衣。我们这没有蓑衣,估计绝大多数人不知道它叫什么。我虽然知道它叫蓑衣,但还是看不出那人是哪里人士。蓑衣在南方应用很广,不同地区的蓑衣编织工艺,应该不同。行乐老师找的这幅图片,应该算是工艺比较精细的了,在我的印象中,这套蓑衣很可能是闽浙赣一带的,不会是湘黔贵川的。 sU\c#|BSC"  
sU\c#|BSC"  
诗词中有关蓑衣的诗句,除了行乐老师提到的,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恐怕是大家很熟悉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很多油画就是以《独钓寒江雪》为题。 sU\c#|BSC"  
sU\c#|BSC"  
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对自然植物的利用和依赖,是现代人想象不到的。蓑衣,应该归入雨具一类,一件蓑衣能穿很多年,而现在,我经常在街上的垃圾桶里看到丢弃的雨伞,而这些雨伞并不是很坏很破,看着可惜。当然,这其中很多都是广告雨伞,是不要花钱买的。 sU\c#|BSC"  
sU\c#|BSC"  
我没穿过蓑衣,但是我穿过草鞋,即麻窝子。所以,当我看到一个学校里,学生扔掉的鞋子堆积如山时,也很心疼。这些扔掉的鞋子,在我看来都很好很新,现在的学生怎么就不穿了呢,搞不懂。 sU\c#|BSC"  
sU\c#|BSC"  
唯一的解释就是时代不同了。想想也是,如今一毛钱掉地上,也不会有人去捡了;农村里很多地荒芜了,见不到为了一点地边子打架的事了;贪污公家款项成千上万,大家也觉得正常了。 sU\c#|BSC"  
sU\c#|BSC"  
毋庸置疑,这种不同里,好的成分占很大比例,是好事。因此,蓑衣的价值,只剩下回忆了。 sU\c#|BSC"  
sU\c#|BSC"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6-12
回 6楼(秋绪) 的帖子
棕榈树的籽有毒的,怎么能吃呢.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6-12
回 7楼(端木天) 的帖子
棕榈树是常绿阔叶树,是南方树种。 sU\c#|BSC"  
时代不同了,这个时代崇尚奢侈。有些学校把勤俭节约标语给删掉。害人的社会风气。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6-12
回 3楼(落) 的帖子
嫣然是鸭子的叫声吧。不怕让端木先生听到呀?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6-12
Re:回 6楼(秋绪) 的帖子
引用第8楼且行且乐于2011-06-12 12:38发表的 回 6楼(秋绪) 的帖子 : sU\c#|BSC"  
棕榈树的籽有毒的,怎么能吃呢. sU\c#|BSC"  
sU\c#|BSC"  
三年困难时期,许多平时不能吃的东西,都拿来吃了,比如泥土、树根……棕榈籽还算好吃的,当然不知是否有毒。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6-13
回 4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玩意嘛,俺习惯这么说,要不是那时个子小,估计我也会穿几下,虽然我们家没,但隔壁伯伯家就有。[s:179。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6-13
回 10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听到就听到呗,同样一个字,有的人会觉得很美,有的人会想得很邪恶。我们没必要那么在意别人的看法。 sU\c#|BSC"  
sU\c#|BSC"  
好,送花花啦~~~ sU\c#|BSC"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