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67阅读
  • 3回复

去了布袋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3-16
    今天赚大了,省了八十元钱的门票钱。到了布袋坑村,听村民说“五一”景区正式开业,门票是八十元一张。风景区应该叫布袋坑景区,是一条山沟沟。山上是布袋坑村,山下有个小村,听说是属于布袋坑的自然村。这条山沟本来没有路,硬硬地给修了一条游步道。游步道随着山势,一会儿在坑的左边,一边儿在坑的右边。穿越时有经过碇石的,有经过铁索桥的,也有经过铁板桥。有游步道有建在悬崖上,下面是十来米深的山坑,人经过时难免有点紧张。当然紧张是多余的,游步道边上有护栏。有的游步道是陡峭的梯子,角度超过六十度,单靠双脚走有点难。其它的旅游设施也初步完善。水潭边建有平台,上面有桌有椅,游人在平台上可以一边休息,一边赏景。有几处还摆放了秋千架,游人走累了,可以在上面晃几下。
       山沟沟,一路上是看不完的瀑布。瀑布与瀑布总有区别的。有可称兄弟瀑的,是两支瀑布一同注入下面的深潭。在上面有个多折瀑布,组成瀑布群,颇为壮观。当然,平庸的瀑布肯定为数不少。平庸应该是正常状态。瀑布这个东西,无非水流来个垂直下落,纯粹的物理现象,可人们就是给弄点诗意来,什么“白练”、“银河”呀。新开发的景点,这些瀑布还没有给取出名字来。应该请一些文人来游一游,取出什么“凤尾”、“龙头”之类名字,以利传说。 &XCd2  
       与瀑布相联系是水潭。水潭是上面瀑布成千上万年冲刷的结果,边上看是深不可测的绿。瀑布的白,水潭的绿,一动一静,白是洁白,绿是宁静,看起来就是舒服。本地人喜欢给水潭称为龙潭。龙是水生动物,应该住在水潭里的。当然,龙的本领非凡,腾云驾雾之类也行。这些水潭也应该有个带个有“龙”字的好名字,如白龙潭、玉龙潭之类。据说中华民族的图腾是龙,以龙为名肯定没有错。 &XCd2  
       山沟沟不长,一路看景,一路拍照,一个半小时就能走完。走得慢,一路还没有出汗。今天不算是驴行,是叫旅游了。还可以慢几拍,中间插上几段坐坐,多听听水声,多嗅嗅花香,给拉长到三个小时,这个旅游是享受了。还有,一路走过,空气是顶级的空气,纯粹的野生。不过这个地方以后难说,人来多了,自然环境难以保护。开发过了,或许就给废了。总是矛盾,如果不开发,人们也无法享受这个人间美景。 &XCd2  
       到了布袋坑村,村子里人头挤挤,好不热闹。边上停满了小车。村子是通公路的,上山时看到过公路,这公路是建在悬崖上的,不知上面有几个盘头。有几家简易饭店在,屋前摆着几张桌子,有客人在吃饭。这些饭店是随游客增加,头脑灵活的村民办的。我们自备了中餐材料,找了一农户做饭。户主客气,一直帮着我们烧饭。来时有人说到布袋坑村的村民热情好客,陌生人来此,一宿两餐肯定给招待。或许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纯朴的民风将不复存在。 &XCd2  
        在村子转过一圈。热闹也只是村口,村子里面还是安静的。村子走动的多是游客。问过,这个村子有一百多户,现在住着一百来人。这个高山村还能住着一百多人,不容易的。布袋坑村是典型的深山冷岙,生活不方便。住着的多是老人,是老得不愿意离开的人。驴行看到的山村,住的人多是单位数。村子称为布袋坑,莫非这个山沟的形状有如布袋,我看不出来,也没有去问。村民的房子沿山坑两边而建。这条山坑还算开阔。这条山坑的发源于与临海市交界的青尖顶。说到高度,网上有说是八百米,其实没有,应该是五百多米。 &XCd2  
       今天上午是包车到布袋坑村的山脚。车子是过红岩脚水库大坝,翻山到田料村。中间出了点错,车子给开到大木坑村。等到了布袋坑村的山脚,已经快十点钟了。上午因为有小雨,包车出了点小问题,多等了一个半小时。车主总想多赚钱,受累的肯定是客人。下午回程是从布袋坑村翻山到尤溪的白岩村,然后包车回家。下午的车主相当准时,受到我们的肯定。从布袋坑村到白岩村,要翻过一条山岗,高程近四百米。到了山岗看到有一条清晰的山路,而我们一直沿山沟走,越走越难。不知中间错在什么地方。 &XCd2  
        布袋坑村属于黄岩区屿头乡。我们今天是出境游了。

小图 | 大图 图片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 黄岩慈善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3-16
嗯,介绍的挺详细,俺就随着你的游记再神游一次哈~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3-31
很好看。 &XCd2  
&XCd2  
关于布袋坑的来历,赞同行乐老师的猜测,很可能是地形或某个东西像布袋。我国地名的来历,很好分的,地方越大,越与政权和军事有关,地方越小,越与自然和民俗有关。 &XCd2  
&XCd2  
有个著名的和尚,叫布袋和尚,说不定有人会把布袋坑村,和他拉扯上关系,以增加知名度。我见过一种白酒(免去名字),在酒瓶上写上了这个酒的来历,引用了一些史书,这些所谓的史书名字,怪怪的,没看过,也没听过。毕竟我看书少,不敢说人家是胡说八道。但是,我敢说的是,它上面说此酒皇帝时期就有的,很玄。酿酒的鼻祖,现在还没定呢,就算是仪狄造酒,又与你这个酒有什么关系呢?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3-31
布袋和尚,浙江奉化人.或许这个布袋和尚曾云游到布袋坑.嘻嘻. &XCd2  
说布袋和尚是弥勒佛的化身.寺院里的弥勒佛是布袋和尚的塑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