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022阅读
  • 12回复

心远地自偏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林蘅
 

发帖
940
蜂蜜
19922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1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3-12
OjO$.ecT  
OjO$.ecT  
        周末,看着户外越来越浓的春意,便想着出门去看春天。这次我想去一个比较僻静的地方走走,于是我选择往警备区旁边那条白鹿路走,这条路可以直通到鸿山。 OjO$.ecT  
       这条白鹿路是我熟悉的,这条白鹿路的由来是因为这里有个白鹿洞,相传很久以前曾有白鹿在那生活,善良的人们把白鹿看成吉祥物,以后在那建了一个白鹿寺,这条通往白鹿寺的路顾名思义就叫白鹿路。 OjO$.ecT  
       白鹿路路两旁的梧桐树每一棵都有水桶一样粗,可见经年已久,那些梧桐树笔直的树干向上伸长,高高的撑起那些象伞一样张开的树冠,把整个路面遮盖着,走在这路上,有一种荫森森的感觉,随之而来与之相关的那些怀旧的情结便会在心中油然升起。 OjO$.ecT  
       受到降温影响,这天天空的云层很低,阴沉沉的,没有阳光,周围的一切单调无色,迎面吹来的轻风带着这个季节特有的潮湿,冰凉凉的。 OjO$.ecT  
       因为这儿是警备区所在地,在喧闹的城市中,白鹿路相对僻静,我喜欢这种氛围。 OjO$.ecT  
白鹿路是一条是长长的坡路,应该是由原来的山路改造过来的,顺着这条坡路,我径直往向走,越走越清静,城市的喧嚣也越来越远。 OjO$.ecT  
      在这个地方,路的两旁许多处是部队干休所,干休所的房子大都是80年代的建筑,甚至还有年代更早的。一些空旷的地方有些是菜地,有些随意种着花草,较远点的山坡上杂树丛生,这里所呈现的一切完全是一种自然状态,清净,空旷,野性,虽然眼前不见春光明媚,可空气中的湿度带着山野的芬芳扑面而来,春的气息盈满我的心间,我很享受着这一切。 OjO$.ecT  
       白鹿路走完,到了坡顶就是鸿山了,漫步鸿山,山中特有的宁静让我陶醉。 OjO$.ecT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OjO$.ecT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OjO$.ecT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OjO$.ecT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OjO$.ecT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OjO$.ecT  
     (饮酒.其五 陶渊明) OjO$.ecT  
        我不由地想起了陶渊明的这首诗来。早在青年时期就喜欢读唐诗,王维,杜甫,孟浩然,陶渊明那些描写大自然,田园风光的诗,都是我的偏爱,我曾经向往过着像陶公那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上”的生活,至今我还认为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年青时的我也曾在那条路走了一程,可我最终还是折回了。 OjO$.ecT  
我最终还是折回了,因为我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 OjO$.ecT  
        当年我的人生在诗意中徜徉时,我觉得我犹如一片轻云飘浮于人世,有一种没有根的感觉,我开始讨厌自己的浮浅, OjO$.ecT  
       人是什么?人生的价值是什么?记得那时我对人生真谛有过深深探讨。 OjO$.ecT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OjO$.ecT  
     “一个人的价值必须得到社会承认,才是有价值的” OjO$.ecT  
     “生命不是人生最高价值” OjO$.ecT  
        这些文字总能刺痛我,令我不断自省,我最终选择了折回,因为我意识到了:人首先是社会的,人总是要去追求美好的生活,人生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陶公的诗句酿造的意境确实很美,但那所谓的世外桃园其实是在逃避现实生活。 OjO$.ecT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我没有这气魄,但我欣赏这句子,我愿意折回到我的沧海中去,经历沧海。 OjO$.ecT  
       我用了近两年时间折回,我将自己埋没在生活中二十多年……,如今当我坐在家中的客厅里享受着生活时,我最喜欢听的音乐是那些带有田园风味的纯音乐,我依然喜欢田园诗。 OjO$.ecT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OjO$.ecT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OjO$.ecT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OjO$.ecT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OjO$.ecT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OjO$.ecT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OjO$.ecT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OjO$.ecT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OjO$.ecT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OjO$.ecT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OjO$.ecT  
    (归园田居.其一 陶渊明 ) OjO$.ecT  
      陶公诗中描写的田园风光,在我眼前展是一幅美妙的生活画卷,我很是欣赏。 OjO$.ecT  
      呵,漫步鸿山,山里特有的清新让我留连忘返,当年我选择以山为邻,就是因为喜欢山的气息,我在想我现在也有条件选择像陶公那样生活了,假如我像陶公那样生活,终日与大自然为伴,远离尘嚣?……一,两个月没问题,长年这样我觉得我肯定会不行,因为我知道生命同样不能承受之轻,我是俗人,曾经沧海,我所理解的生命意义在于体会生活百味,我更喜欢缤纷的世界,而所谓世外桃园只是存在于人们心中的一块净土,陶公在那里嗜酒成性,最终死于酗酒。 OjO$.ecT  
       生活不是诗,诗可以是生活。 OjO$.ecT  
      下山了,又见炊烟,越是往下行,越显尘嚣,走出那片梧桐树荫,渐行渐近又是喧闹的城市。 OjO$.ecT  
回到家我习惯地打开电脑,浏览新闻,关注两会,关注利比亚局事……还有梁洛施……当然还少不了登录QQ与群网友聊上几句。 OjO$.ecT  
       想到晚上的菜还有着落,便去菜市场走一趟……,刚才上山的那些感受,就像是受了一次心灵的洗涤,一个人觉得很自在。 OjO$.ecT  
OjO$.ecT  
OjO$.ecT  
离线盛意方圆
发帖
148
蜂蜜
265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3-14
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  喜欢田园牧歌式慢生活的人很多。有得必有失,毕竟选择那种远离,那份勿扰,那份纯粹,我们需要抛弃的也很多,所以无论身在何处,尽量守住心中的一块净土,一份纯真,保持林蘅风格的潇洒,便是胸中有田园,绿草亦如茵,笑看东蓠菊,不采也悠然的美景!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3-15
欣赏!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3-15
回 2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啊哈哈哈,你欣赏什么?语焉不详。 OjO$.ecT  
OjO$.ecT  
不管是行文,还是思想,我都不欣赏。下面说说理由。 OjO$.ecT  
OjO$.ecT  
1,行文上,一篇文章中塞进了两首全诗,在结构上像个枣核,两头尖中间大,障眼。 OjO$.ecT  
OjO$.ecT  
2,思想上,有一种焦躁的情绪,其实是一种矛盾的心理再现,身在红尘,心向仙界,这不好。 OjO$.ecT  
OjO$.ecT  
OjO$.ecT  
关于陶潜的隐,我是不看好的。长期以来,大家似乎对他的隐过于美化,还给了一个看似崇高的理由,即乱世。在我看来,这是借口,真正的原因是陶潜的叛逆性格和散淡心性。 OjO$.ecT  
OjO$.ecT  
行乐老师也写过一篇类似的文章,我提上来,可以参考。林衡同志是自己人,我直抒胸臆了。
离线林蘅

发帖
940
蜂蜜
19922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1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3-15
回 1楼(盛意方圆) 的帖子
谢谢盛意方圆。“最是一年春好处,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春天,大自然的美丽没有痕迹,全凭用心去感觉。
离线林蘅

发帖
940
蜂蜜
19922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1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3-15
回 2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谢谢且行且乐!
离线林蘅

发帖
940
蜂蜜
19922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1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3-15
回 3楼(端木天) 的帖子
呵呵呵,我是俗人我只能欣赏陶公,端木你比我更俗。 OjO$.ecT  
你就不觉雾里看花水中望月,那种朦胧的美丽更让人消魂?陶公的诗很美,有一种飘逸的美,在大自然的风中,弥漫在旷野里,只要用心去感受。 OjO$.ecT  
前个星期去南普陀,看到”心即是佛“这四个字,原先我从来没有在意过,如今经历了岁月,我在这四个字面前驻足了一会,这四个字让我想到许多。 OjO$.ecT  
同理”生活不是诗,诗可以是生活。”我想心中有诗的人,可以把最平淡的日子过了有意思。 OjO$.ecT  
你不喜欢诗?端木 ?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3-16
很愿意和林衡同志交流。回复如下: OjO$.ecT  
OjO$.ecT  
1,我赞同“我是俗人我只能欣赏陶公,端木你比我更俗”。这句话两层意思,一层是对自己的定位,你只是欣赏陶潜,怎耐自己不能像陶潜那样做,一世困于凡世俗尘;一层是说我纯粹地俗,连一点诗意都没有。很对。 OjO$.ecT  
OjO$.ecT  
2,对陶潜的诗,陶潜的人,大家总是分开来看,而很多人都是先喜欢他的诗,继而不加分析考量地跟着喜欢他的人,这导致一个误区,把诗和人统一起来了。事实上不是这样的,作为文学上的诗,我认为只能从文学上欣赏,而不能受其影响,也不能以诗定人。这个话题说起来很复杂,就说这些。 OjO$.ecT  
OjO$.ecT  
3,南普陀我去过,还在佛学院里听过一堂课,因为我不信佛,所以也没听懂。我记得那大石头上就一个硕大的“佛”字,可能是后来改了吧。在我看来,“心即是佛”晦涩玄妙,怎么说都能讲通,不值得在意。 OjO$.ecT  
OjO$.ecT  
4,我不赞同“ OjO$.ecT  
同理”生活不是诗,诗可以是生活。”我想心中有诗的人,可以把最平淡的日子过了有意思。 ”的说法。你用引号了,说明那是别人说的话。在我看来,这样的话毫无现实意义。以陶潜为例,史书上虽然说他家贫,但是,他还是有美酒喝,有田租收,有丫鬟用,这不是“最平淡”的日子,还是受了祖荫的。我认为,人,首先要勤劳,为个人家庭和社会做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思考的是现实的问题和困难,不可能还有诗意的想法。你卫生做了吗?你做饭好吃吗?你亲朋家的事情关心了吗?等等,都需要我们去做。只有那些不踏实工作,或者工作不扎实地做的人,才会忽视现实而去追求诗意。 OjO$.ecT  
OjO$.ecT  
5,是的,我不喜欢诗。我们可以看看历代的诗人,你说吧,有哪一位是有着健全性格的人?屈原,李白,陆游,等等,都是在性格上有问题的人,连人都做不好,整天想那些破诗,在我看来是本末倒置。再说现代的诗人,有号称什么五位诗人的,跳楼的跳楼,蹲监狱的蹲监狱,神经的神经,这些都是诗意思想害的。 OjO$.ecT  
OjO$.ecT  
总之,有人说传统文化90%都是糟粕,我不敢这样定,但我也持这样的看法。陶潜的诗,一般来说,是害人的,它的危害在于,激发人的惰性和叛逆;同时,我也认为陶潜的诗,从人的自然属性上讲,是可以欣赏的,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在奋斗之后。
离线车之梦

发帖
63
蜂蜜
182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3-16
引述端木的一段话: OjO$.ecT  
    总之,有人说传统文化90%都是糟粕,我不敢这样定,但我也持这样的看法。陶潜的诗,一般来说,是害人的,它的危害在于,激发人的惰性和叛逆;同时,我也认为陶潜的诗,从人的自然属性上讲,是可以欣赏的,但是,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人在奋斗之后。 OjO$.ecT  
    端木同学,如果欣赏需要等到奋斗后,那你就不会有欣赏。传统文化肯定有糟粕,那也很正常,但如果没有古代人的文化结累,你可能连字也不会写。如果陶潜的诗是惰性和叛逆的源泉,你不用读就是了。 OjO$.ecT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3-16
我们俩不可以交流,两条理由:1,你文字之间没有逻辑,自然就谈不上有思想;2,过于感情用事,没有理性思考。 OjO$.ecT  
OjO$.ecT  
我们俩可以互相批驳,下面我开始驳你。 OjO$.ecT  
OjO$.ecT  
1,你说“如果欣赏需要等到奋斗后,那你就不会有欣赏”。这两者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就是说,从前一句推导不出“那你就不会有欣赏”。人只有经过奋斗之后,才会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才会向往或欣赏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像林衡同志就是这样。现在很多年轻人,自身没有经历过奋斗,就向往着过那田园生活,实际是是逃避、懒惰、厌世的心态。不可取。 OjO$.ecT  
OjO$.ecT  
2,你说“传统文化肯定有糟粕,那也很正常,但如果没有古代人的文化结累,你可能连字也不会写”。这一句话中,前半句属于废话,后半句属于把传统文化无限扩大。我们说传统文化,是指思想观念,而不是指载体形式。 OjO$.ecT  
OjO$.ecT  
3,你说“如果陶潜的诗是惰性和叛逆的源泉,你不用读就是了”。你这一句最要命。首先,我没有说他是源泉,你强加给我,偏离了我的意思;其次,你这种语气在日常生活中,属于噎人语句,要不得。我举个例子:小李随手把废纸扔在地上,同事说他这样不好,看着脏,小李说:你别看就是了。在这个例子中,小李有三种回答的选择,一是顶撞同事,认为自己做的没什么;二是赞同同事,认为同事说的对;三是既不顶撞也不赞同,来个噎人语句。噎人语句最大特点是不软不硬,让人想发火。 OjO$.ecT  
离线林蘅

发帖
940
蜂蜜
19922
威望
14
宣传贡献值
1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3-16
回 7楼(端木天) 的帖子
哦,端木,你不喜欢诗,所以你没能走入诗境,你固然无法理解彼时处在诗境中的人。 OjO$.ecT  
坦诚的说这篇文中所流露出的感觉对于一个喜欢诗歌,崇尚自然的人来说是流畅自如的,有这种感觉也是无可非议。这就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 OjO$.ecT  
至于你阅读后的感觉。我不敢苟同,前提是因为你不喜欢诗。 OjO$.ecT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3-16
我喜欢诗意生活,同样我也喜欢真实的生活。 OjO$.ecT  
至于陶渊明的那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我喜欢的是他诗中的意境。 OjO$.ecT  
平日里,我还喜欢驴行。每逢周末,只要不是有什么至关重要的事,无论风霜雪雨,我都会背上行囊走出家门,行走在山野间。对我的这个爱好,家里的哥哥姐姐是不会理解,亲戚朋友也不会理解,他们总会说我搭错神经了。可我自己知道是什么让我坚持着这样的行走。那是在我心深处,我渴望着去亲近自然,渴望着释放,我将这样的行走当作精神上的飞翔。当然,行走的过程是极其苦累的,但也是快乐的。只是这份快乐来自何处呢?那就是行走时的自由。 OjO$.ecT  
生活中,我们有着太多的羁绊,太多的无奈,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解决。沉重的生活给了我们过多的压抑,我们不得不想着法子去释放,去减压。所以,想象,或是幻觉一种美好的生活境界也无可厚非。就如这陶公的田园生活,我们可以去欣赏去幻想,但最终还是要回归现实,因为,我们都是红尘中人。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3-17
同意。 OjO$.ecT  
OjO$.ecT  
我犯了一个错误:以自己的人生态度来看待别人的人生态度。我之所以会犯这样的错误,有两个原因。1,在观念上,我始终认为人生态度可以不同,只是,不同的态度中,自然形成的无可厚非,人为选择的可以评说;2,在行为上,我始终以老大自居,对自己的弟妹、亲戚之类的亲人指点过多,所以,当把林衡看作是自己人的时候,就多说了几句,别人我不会说的。 OjO$.ecT  
OjO$.ecT  
基于此,当看到林衡文章中的那些所谓诗意生活态度时,我忽视了其实我们并不了解这一现实。在后面的回帖中,也印证了这一点,我们的观念不同。 OjO$.ecT  
OjO$.ecT  
我个人的理解,所谓诗意的生活,其实是很宽泛的,原则上,所有的生活态度和方式都是诗意的。但是,狭隘地去看,所有的生活态度和方式,又是可以分类的,大致来说,就是所谓诗意的生活和平凡的生活。 OjO$.ecT  
OjO$.ecT  
这样分,还是有问题的,问题还在态度上。比如行乐老师没事的时候,或者心血来潮的时候,一个人背起背包去爬上,当他把这个行为仅仅当作自己的需要、仅仅是自己想这样做、是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时,就是平凡的;当他把这个行为看着是很自豪、很高雅、很时尚时,就是诗意的。这,就是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生活应该多姿多彩,但不能看得太高、太美。 OjO$.ecT  
OjO$.ecT  
关于诗。我一直学习、欣赏古诗,反对现代诗。对古诗,仅仅是欣赏其文采,不以诗信人。对现代诗,在我刚毕业时,参加过一个诗社,因与社长存在巨大分歧而退出,从此不看现代诗。 OjO$.ecT  
OjO$.ecT  
从和林衡的交流过程中,我受到了启发,有益。谢谢。这个话题到此结束。 OjO$.ecT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