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几天我问驴友这个星期去哪里,答是去括苍什么地方。是去峡头村吧。一猜就中。驴头说过几次了,要选个时间去峡头村。前年从尤溪官坑到里外施的外施自然村,看到西边山头有大片房子,村民说是峡头村。估计此时峡头村就印在驴头的头脑中。 XRx+Dddt;
上午包车到林家坑村,注定今天驴行是休闲之旅。我问过熟人,知道林家坑村与峡头村高度相差不大,山路也没有什么大的起伏。还好,我们今天选在林家坑村的电厂自然村下车,从电厂到林家坑还有一段山路可爬。林家坑村是通公路的,从电厂到林家坑,车子走的是盘山公路。这个电厂自然村与电不搭界,只是个自然村名。林家坑村还有一个自然村叫电岗头,估计也与电不搭界的。今天没走到电岗头自然村,驴头还在挂念着。 XRx+Dddt;
在林家坑村转过一圈。一个普通的山村,大部分房子是人去楼空。偶有几个村民在走动,以示这个村子还是活着。一对夫妻在自家的房前热火朝天地做扫帚。用热火朝天这个词,是因为做扫帚得用火,把竹枝上的叶子烧掉。这个烧得加以控制,只能烧叶子,不能烧竹枝。说扫帚十七元一把,一天能做十来把,有人上门收购的。这个营生也不错。这对夫妻一边忙着,一边乐呵呵地跟我们说话。按现在物价,挣一百元一天也不算多,他们可知足了。我给拍了照片,他们只问我拍照片有什么用,没有向我讨要肖像权的。林家坑村有一株三百岁的红豆杉,是村子里最值钱的东西。有老人说就是二十万也不卖。古树名木保护牌上印的却是榧树。这个村子的榧树是有几株的,可钉着榧树牌子的却是红豆杉。 XRx+Dddt;
从林家坑村到峡头村,最初的十分钟是上坡路,以后的路是沿着山腰行走,走得轻松。路况不错,看来是村民经常拉毛竹的。天气很好,对面的里外施村能看得清清楚楚。峡头村与里外施村落在峡谷的两边,山陡谷深,村民交通困难。有阳光,气温上窜,天气预报最高是二十度。一路急行,冒汗了,得减衣。大家都是第一次去峡头村,不知前路,走得急。路多从竹林中穿过。竹林翠绿,今年产笋该是大年。毛竹出笋分大小年的,小年的产量有限,村民也不给留成毛竹。 XRx+Dddt;
过岭头村。岭头村是峡头村的一个自然村。岭头村还有一个老人在,让我们在此做中饭,说前面的峡头村也是没几个人,不一定能碰上。先头部队已经走远,我们只好表示谢意。走了一个下坡路,就到峡头村。已有一对老年夫妻领着驴友去他们家了。问过,他们是昨天回家的,平常是住在镇里的儿子家,回到山上没有什么事,只是散散心。或许外面千好万好,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草窝。老人家有一排房子,里面有三个火灶,在用只有一个。看样子,老人至少有三个儿子。 XRx+Dddt;
问过姓氏,说是吴姓,周边的几个村子都是吴姓。两位老人比较硬朗,问高寿,是七十有四。估计他们还能自给自足。饭后有驴友向他们买生姜,他们到地窖里搬出许多来。只是山高路远,万一有个什么病,比较麻烦。说到病,老人说到医院里看病,用医保卡支付,少付百分之二十五,还是比药店里的贵。驴友开始议论了,说这个社会人们看到钱都想往自己的口袋里装,要钱不顾一切了。老人说钱是纸做的,用不了就是废纸,要这么多做什么。可现在被捉住的官员,都收了几世都花不完的钱。官员们的思想觉悟还不及山村里的老人。 XRx+Dddt;
老人说峡头村是个好地方。是个好地方,朝东南,热气足,太阳一上山就能照到。老人说过了山,还有一大片田地,可现在田地没人耕种,荒芜了。看现存的房子,峡头村应该是个大村。老人说人口最多时达三百多,曾办过小学,而现在常住的不到十人了。老人讲话有条有理,估计个以前当过村干部。这个村子不通公路,手提肩挑,生活不便,是留不住人的。村里也有现代化的东西在,这个现代化东西是垃圾桶。这个垃圾桶只能是一种装饰。想不到垃圾桶也能用来搞笑的。 XRx+Dddt;
吃过萝卜丝芋头面,我们一行人略坐后下山。老人吩咐我们要走大路,可带路人就是给带到小路上。小路不小,只是人走得少了,路面尽是枯萎的树叶,还有杂草侵占了路面。有意外,这条小路是下半截是车口溪一级站水管边的水泥抬阶。上午有计划从这个地方上山的,下午出点小错,让我下山路走上了一段水泥抬阶。在这个上面走,眼睛可不敢多往下面看,看多了眼睛会晃起来。水泥抬阶有一千四百多级,水管的落差是五百多米。我们只是走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