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谁提到春凳。有说错了,应该青凳,样子与杀猪凳差不多。哈,青凳与杀猪的差别也太大了,怎么能说差不多。杀猪凳简陋得多,但坚固。杀猪凳是猪的刑床,用不着让猪舒服着死的,不管怎样都得吃猪肉的,怎么死都是死,只是猪在上面要挣扎,得造得相当坚固,不然给弄散架了。至于青凳,做工得精致,还得讲究灵巧。笨重的货物,一般是缺少灵气。青凳是早三四十年前的嫁妆,现在几乎绝迹的。自从有了三门厨之类嫁妆,这个青凳就配不上了。青凳得配四门大厨,雕花眠床,在农村老式人家还能见得到。如果是新造的房子,这些老式家具是没有容身之地的。估计青凳得进博物馆了。 "v1(f| a
青凳长约二米,宽近半米,高与眠床差不多。如果做得考究一些,四周还有点雕刻图案,甚至有点青凳装有抽屉。装有抽屉的青凳只是在地主人家才能看到。青凳既然称凳,它的主要功能是坐。不过坐在上面比较累,主要是脚的位置比较难找,还有没有扶背,人没法子往后靠。当然,要坐的话,最好找把椅子来。看旧式的椅子,背是直直的,一点也不考虑人体的曲线,还有是硬底的,坐在上面也累人的。大概古人是一本正经地坐着,不会考虑什么享受。现代人真的聪明,造出了沙发、老板椅之类的东西,坐着都不想起来了。青凳并不适宜坐,主要功能应该是躺,在上面小憩一会。但要较长时间躺,弄不好一个碌碡滚到地面。 "v1(f| a
青凳还是春凳?我的记忆中似乎是青凳。我在网上看过有叫春凳的,有人给说成是古人的性爱工具。或许叫青凳是给春凳叫别了音。喝了几口酒,话多了,无非是去证明青凳就是春凳。说老家有一位新媳妇,属于比较强悍一类的,不让新郎近身。由于不给新郎机会,新娘几年都没有怀孕。婆婆伙同邻居,把新娘脱个精光,给按到青凳上,让新郎成了好事。大概是尝到甜头,没过多久新娘就怀孕生子。从这个推理,青凳主要功能是性爱的辅助工具,或许正式的名字就是春凳。现场有几位待生育的人在,春凳两字让人们借题发挥了。 "v1(f| a
到网上查一下春凳。看图片,网上的春凳就是我们说的青凳。嘻嘻,我的推理还有点准确性的。百度百科有词条,给抄录在下面: "v1(f| a
春凳是可供两人坐用的一种凳子,古时民间用来作为出嫁女儿时,上置被褥,贴喜花,请人抬着送进夫家的嫁妆家具。春凳可供婴儿睡觉用,故旧制常与床同高。今天除了在一些边远地区还能看到,城市很少用了。“春凳”这个名字来历不明。有一种说法是春天来了,可以搬到室外去坐,所以叫春凳。还有一种说法,说它过去跟春宫画有很多不解的关系,所以叫春凳。《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以后,凤姐就指挥小丫头说:“你们还搀着走呢,都打成这样了,走得了吗?赶紧把带藤屉的春凳抬出来,抬着宝玉走。”可见春凳比较大,能躺下一个人。 "v1(f| a
百度知道里有一段,也给抄在下面: "v1(f| a
元人入主中原后,将国人分为四等:一等到为元人,亦即当时的统治者;二等为色目人,即西域人,为助元人打天下者;三等到为汉人,即先已臣服的北方人;四等最下为南人,即江南之人。江南为原南宋国土,是最后降服者。为防止南人反抗,每十户人家要派进一位元人,以监督南人。这位元人由十户人家共养,来时要过过秤,称其体重,到第二年立夏节时再进行复查,要是轻了,就让这十户人家用相等的金银来补偿。这就是立夏称人的最初由来。元人还享有性特权,凡是看中那家妇女,随时都可以享用。为了方便,每户人家的客堂里都必须备有长而宽的类似矮床的春凳。这种春凳后来也有做成方形的,有如方凳,有些还配上小抽屉,这已是春凳的变形了。 "v1(f| a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现在还有不少人沉醉元朝浩瀚无边的版图,什么一直控制到罗马。可这个春凳,让汉人还有什么脸面?但愿网上的东西是胡言乱语。 "v1(f| a
(图片来自网上) "v1(f|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