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是被鞭炮声震醒。住在城乡结合部,时常受到鞭炮声的袭击。放鞭炮是我们表示感情的一种方式,太多的场合需要这个鞭炮声不助威。过年尚早,又没有重大节日,用在结婚上的鞭炮声应该持续得长一些,丧事的鞭炮声之后是乐队奏乐和唢呐声,头脑里转了一下,这个鞭炮声应该与“谢年”相关。 "v1(f| a
在老家,“谢年”与“请老爷”是同义词。村口有老爷殿,是村民的保护神,一些节日或者有不爽的事情,人们会带上礼物,向老爷诉说心事,求老爷多多保佑。“谢年”或“请老爷”是在家里搞的,这个“老爷”不是村子的神主,是专指天地,加上两个字,叫“天地菩萨”。菩萨两字是受佛教影响,这个天和地也是村民心目中的神灵。“谢年”是中国特色“感恩节”,是感谢天地一年来对我们的恩赐,让我们有饭吃,有衣穿,还有身体不错、钞票蛮多,说得有文化一些就是五谷丰登、万事如意。也会顺便要求天地菩萨来年赐个大丰收,甚至附带提出保佑子女们的读书能高中等。方方面面的要求都得提及,“谢年”时会说上几分钟的。 "v1(f| a
在网上淘到“谢年词”,还是临海版的,贴在下面: "v1(f| a
旧年换新年,一年好一年,上靠天,下靠地,靠玉皇大帝保佑一本万利。靠观音大士,保佑全家大小万万岁。五方神佛保佑都安全。靠水龙王,水量调匀。靠山王,后泰山靠身,千岁长寿万岁人。靠路经王,出门长通远路回家都安全。靠地藏王地盘爷,保佑地盘都稳定,保佑人口都太平。坐望财神送金银,日送金银千万两,夜送白银铜斗量。金银财宝日夜来送劲,千仓万腾送进门。财神爷行好心,土地爷保安静。金银财宝日夜进,坐门神爷保家门。灶师菩萨当家人,全家顺当万岁人。保佑下代读书步步进,每个学期考牢定,考定中央底下接班人,一生一世不忘情。过年节到谢天门。 "v1(f| a
“谢年”时得备上荤三样素三样供品,荦的一般是猪肉、整鸡和鱼,素的一般是豆腐、绿豆面和馒头。猪肉和鸡是汆过的。鸡要雄鸡,鸡屁股要留一根鸡毛,不知什么道理。鱼要活鱼,不论大小都可以,没有可以转借,有点不严肃。桌子的板缝要横向放(请自己的祖宗要直向放),三盘荦在前,三盘素在后。前面是一双点燃的红烛(点多少粗看家底),红烛中间是三柱香。点香有个请的过程,是手捏着点燃的三柱香到道地(天井)里对天鞠躬三次,对地鞠躬三次,口中念念有词。请好之后三柱香插在香炉上。一些人家就插在一块白萝卜,显得有点简陋,可家里条件只是如此,“谢年”无非是表达一种心愿。家里富也好,穷也好,这个“谢年”仪式都得搞。三柱香烧完,放鞭炮,震天动地,“谢年”过程完成。 "v1(f| a
“廿八请老爷”,这是“谢年”的一般时间。今年提前了,因为农历新年无立春节,虽说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开始,可有人认为立春是新年的开始,一年二十四节气是立春开始的,“谢年”仪式要赶在立春之前进行。立春是二月四日,今天是元月二十七日,还得听几天鞭炮声。这个“感恩节”时间拖得也太长,能不能给统一一下时间,这样也能搞得隆重一些,就这一日震天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