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报告会与继续教育相联系,有走过场的嫌疑。座位是固定的,这个座位缺了,就按座位找到是你缺课。缺了课,你就没了这几分。听者不得不来,否则可能会在晋级的时候少了关键的几分。也有犯规者,请人来代坐。反正培训只认座位不认人。代坐也有效果,至少让会场的人气足了几分。来的多是到此神游一番。
听礼仪知识报告。想不到,礼仪中有这么多学问。头脑里搜索一番,听这种报告不是第一次,只是以前是看视频,这次听真人讲座。礼仪知识还有专著的,不知有没有叫礼仪学的,如果有的话,应该是一门显学。这次听礼仪报告,我的感觉有点反常的,怎么居然还能醒着,对所讲的内容有时还能会心一笑。大学的教授就是有水平,讲课有声有色,想睡都难。礼仪,该是待人接物一些常识,这样做是合礼的,这样做是失礼的。说前国家领导人在升国旗时头看地板,不合礼节。这些电视镜头看过多次,没注意过这个细节。电视台怎么不给删掉呀,或许电视台的小编也不知什么是礼。看来小民百姓不懂礼数也属正常。
礼仪可以培训的。一些服务单位,要对员工专门进行礼仪培训,员工上岗前得通过礼仪考核关。记得在这么一句话,有称微笑服务的,标准的微笑是露出八颗牙齿,训练一个人的微笑表情,只要用一根筷子,放在受训者上下唇之间放上一个月就成了。简单是简单,可放上一个月,有点残酷。
礼仪的细节很多,听乘电梯礼仪常识,有六种人优先,享受后进先出。排在第一是女性,然后领导。女性排第一,这让男人显得有绅士风度。领导是贵人,在任何地方都应该受到尊重,连领导都不知道尊重,这个人肯定是无礼之徒。在中国,领导在优先级中该是排在第一,女性总得让给领导,除非是女领导,两者合二为一。讲座中有好多对领导的礼数内容,如排座位,坐小车子,怎样与领导打电话呀,等等,这种礼仪最为实用了。
这么理解,讲礼仪,是让别人方便,有个利人原则,拔高一点,是为他人作点牺牲。把文件递给别人,正面朝上,让对方接手后直接能看,不浪费对方的宝贵时间。把尖锐物递给别人,尖端得自己握着,安心留给别人。这种东西似乎不用刻意去学,本来就该这么做的,很自然的事情。如果这个东西要靠学的话,这人也太笨了,连起码的思考能力都没有。
“礼者,敬也。”这孟夫子说的吧。通过礼仪训练,可以把一个训练得很有礼貌,如上面提到的标准微笑,但这个微笑如果不是真诚地发自内心的,总让人感觉到皮笑血不笑,甚至是冷笑。礼中没有敬,总让人联系到虚伪。唉,中国的虚伪的东西太多,也不怕多了这个虚伪的礼。有个虚伪的礼数总比无礼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