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654阅读
  • 12回复

一俊遮百丑-----再谈轻重缓急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1-13
上次发了一帖,说了说轻重缓急。朋友们讨论激烈,我也仔细看了,但是没有一一回复。今天重开一帖,专门和大家在这里讨论。

大家看帖时,忽略了我文章里的两个重要的前提:人在奋进阶段和人在成功阶段。一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行为标准。举例来说,人在困苦时期,最重要的是想着怎么样摆脱困苦,而不是慈善。假如一个困苦的人,整天想着去做慈善的事情,或者就做着慈善的事情,那么,这个人就是不懂得轻重缓急,他的思维和行为,相对于他来说,就是错误的。

前一阶段,比尔.盖茨来华搞慈善宣传,邀请了很多富人。浙江省被邀请的有两个,一个是宗庆后先生,一个是马云先生。这两位大富豪都没有应邀。事后,宗先生受到了病诟,并引出一个结论:浙商抠门。面对这样的声音,宗先生很平静地说:我最大的慈善是把目前员工的生活搞好。从这里可以看出,宗先生很懂得轻重缓急,他知道什么自己应该干什么。

我们讨论问题,一定要注意前提和范围。不注意这些,就不会达成共识,就会无边无际地争论。小两口吵架就是这样的,本来是一件很具体的事情,一吵架,坏了,前提没有了,范围扩大了。最后,只能是打架。

一俊遮百丑,这是一句俗话,里面包涵的道理就是轻重缓急。这里的“一俊”,可以是容貌,也可以是技能,更多地是指实力。说到这里,还可以用一句俗话来印证: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为什么呢?她有实力。

人是很现实的动物,皇帝的女儿即便是个东施一样的人儿,还是有很多公子王孙去挣的,大家都很清楚,挣的不是人,是人后面的皇权。

人有远虑,必有近忧,我说的很清楚,是人在奋进阶段要克服的。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当你的思维过于分散时,我敢肯定地说,你将一事无成。鲲弟后来举出一个应聘的事例来说明还是多学点好,这只是理论上的想法,事实上,每个招聘单位都有两套标准,这一现象从80年代深圳有了招聘以后,一直存在着。

我多次招聘人,表面上列出的条件一大堆,实际上,我心里有着真正的招聘条件。很多年轻的大学生,在应聘时表面文章做的很足,很花哨,没用。以我自己的经验说一下。

我招聘的人员都是搞销售的,销售工作的特点,要求销售人员必须能吃苦,脸皮厚,脑子灵活,做事认真用心,至于其他,只要接触了,自然就会。没有因为你不会开车而不录取的。事实上,应聘人员会的越多,恰恰反应出该人不可用。

这个社会有很多超出人们想象的潜规则存在,而我们的家长并不知道这些,让自己的孩子走了很多弯路,到头来还怪社会,就是不知道怪自己。

漂亮的神话老师说有备无患。一般来说,这是对的。但是,你知道这个“备”字要付出很多,有很多东西是瞎“备”吗?你要“备”,必然耗掉时间和物资,这对一个奋进阶段的人来说,是做不到的。

指语老师说具体的事情分轻重缓急,平时有时间就多准备一些。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而人的一生永远没有理想的状态。

要强调的是,人在奋进阶段的远虑,是指那些和自己主攻目标没有直接关系的考虑。人生的经验,很难用没有纰漏的文字表述的,但是,它很管用。

就像一俊遮百丑一样,这句话是有纰漏的,但是呢,它确确实实地在生活中发挥着真理作用。就看各自的领悟了。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1-13
再次学习了

好,送花花啦~~~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1-13
学习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1-14
  大前提,小前提,然后得出结论。大前提不必质疑,如果小前提不是正确的,结论必然不是理所当然的正确的。这个好理解吧,这个结论可能是正确的,却不是正确的推导出来的。

  我在上一帖里也是从没说过分轻重缓急是错的。我只是质疑一下小前提的正确性。不知道为什么被人一理解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人看文字喜欢跳着看的,比如我有时看小说也是这样的。只是跳字也要记得搜索一下关键词嘛。

  就像端木说的,我还是不太太赞同。在困苦的阶段,我们要想的是什么?要去何摆脱困苦?不,不是。摆脱困苦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妥协,向社会妥协,向某些人妥协,向某些事物妥协。想慈善?更不靠谱的事了,这个在困苦阶段一般属于半夜睡不着觉意淫也懒得去想的东西。我们要去想和去做的反而应该是目标定位在哪里,正因为在这个时期人的精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合理的安排更显得尤为重要。长远的,合理的,有效的安排,这应该不等于思维的分散吧?我无法认为一个不认识路乱走的人,每次都会比熟悉路线的人先到达目的地,起码我就不是那种好运气的人。

  好运气太多会有幻觉的,总是身居高位也是。就像端木兄说的曾招聘过人一样。我在举例的时候是一个玩笑的比喻而已。只是,我举例的前提是两个人其他的条件都一样,那么一个头脑灵活脸皮厚又学的快的,和他一样的应该是什么样的?意思就是说,俩人一样的头脑灵活,一样的脸皮厚,一样的什么都学的快,真的,就是这么巧啊,这是前提,然后其中一个会开车,或者换个说法,是吧,其中一个看着好看,或者说,其中一个很会打理自己的衣装,这样好理解了吧?就是你审视着着俩一样的人时,忽然发现这个比另一个多了一技之长,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选择又出现的分歧,我们的端木兄说,你会的太多了,我们不用。我也招聘过人,我们始终都选择那个多会一样的那个人的。就是俩人实在太一样了,我也宁愿选个看着顺眼点的。何必和自己过不去呢?

  端木兄先告诉我30年前的规则,然后说自身经验,最后说这是超出大家想象的- -|||,最终得出结论。这可是大有以点盖面,只手遮天的气势啊,拟己心为天心,王者之气尽显。比如说,这个世界有很多超出人们想象的潜规则,被端木兄以自己的经验一说就透了。只是,气势十足,说服力却略显不足吧。这也是一俊遮百丑的原理嘛,这所产生的晕轮效应就让很多人折服,大有佛家意境。哎,这实在是让我力不从心啊,无从下口。

  其实这些大前提小前提的,他们都不是最终的,最终的一个前提是上一帖中从小郑的愿望帖而来。大家都是有着想办法为小郑解决困扰的心思,这是让我很感动事情。只是对于争论,理论上的逻辑性的说法比较能够让我信服,比如以前有个笑话,说文革时期四人帮说XX党好,就是好、就是好、就是好。这样的对抗一般最有效的回答是就是不好、就是不好、就是不好。你要是上去说为什么好,为什么不好,反而没人爱听了……这个也是超出人们想象的潜规则,只是一般人自己都不觉得……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1-14
哈哈哈,鲲弟的回帖可以用两个字概括:批驳。我的言论大多都属于又批又驳的一类,不啻鲲弟如此,我接受。然而,我更希望看到探讨或争论一类的回帖。

从理论上说,年轻人多学一点怎么就不好了呢,好,肯定是好,我也认为很好。问题来了,我自己都认为是好的,为什么我又不赞同呢?可见,我是从人生的社会经验出发,相对于实际情况来说的。

还从学开车这事说起。我有一个朋友,他女儿在福建上大学期间,跑到上海学开车,她自己的理由是以后毕业了到上海找工作不会开车人家不要,或者说是为了以后就业增加筹码。我那朋友两口子也很支持,认为孩子想的对,想的远。就这样,她来来回回飞到上海学开车。

如果单看学开车,肯定是好事,多一项技能嘛,有什么不好?鲲弟,我们都是大人,你想过她去学开车能不分学习之心吗,到了上海怎么可能就是单一的学开车呢?她接触了学员,就得应酬啊,上网啊,玩啊。这样一来二去,开车是学会了,专业却没学会。毕业后到上海应聘,专业考试没过关,回来家了。

学生阶段,就是学习,除了专业要学,还要学很多社会常识。相比较而言,专业和常识更重要,开车技能次要。这就是我说的轻重缓急。

一件事情,要用到轻重缓急来说,一般都是对事情的重要和急迫来说的,目的是为了使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更有效。假如分不清轻重缓急,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想学,生活搞得很累。结果是什么呢,人就会迷迷糊糊。

就年轻人刚踏上工作岗位来说,他连该对人怎么称呼都没搞清楚,连公司的流程都不熟悉,连基本的业务都没掌握,却把精力用在学开车上,我认为这就是分不清轻重缓急。

严格说来,这是一个个人的问题,是一个选择问题,本没有一定的要求,不好说的。但是,出于关心,说了,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就按照我说的做。

我还是那句话,生活中的经验俗语,都是有纰漏的,但它真真实实地是真理,有用。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1-14
我更看重的是简练的、对实际生活有帮助的建议。不是雄辩。
我晕了,不知小郑晕没?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1-14
昨晚很悲剧。本来早就回完帖了,然后整理时要删一个字,那键盘上的←键就卡住了,等我反映过来时,就只给我留了不到一段,无奈。哎……我以前是学法律的,对于逻辑上的严谨性可能关注的过多了。所以更期待严谨的论证,从而再得出结论。所以上面我并不完全是批驳,而是我从那样一个逻辑里得不出那个结论,因此很迷惑而已。而且就反驳而言,我也不是完全的反驳,只是局部的不认同。

第7段端木兄的说法就是有理有据的,对于小郑的情况说的很对的。而学车等问题,还是因人而异的,自控能力好些的,可以放开些,如果自控能力差或是基本没有,就要给自己或是别人给予一个严格的规划或是要求了。应酬不是必须的,这是自控力的问题。所以自己的孩子自己该了解,有多大的自控力,给多大的自由范围,而不是一盖而论。如果举例的话,会有很多,我,我表哥,或是很多当年的同学,都可以做例子。但是这都是特例,就像端木兄说的学车的女孩也是个特例。特例是没有代表性的。

其实何必非把开车当做一种技能,为什么不能当做学习之余的一种娱乐呢?当然,我学车时是在高考刚结束时。没有应酬,没有到处去玩,每天除了一群男人闲暇时抽抽烟吹吹牛就没什么特别的了。这是个本质的区别,有人知道自己去做什么的,有人不知道。我当时有很多同学,是在高三时就去驾校学了开车,而他们的成绩也没有因此而滑落,反而会成为释放压力的途径或是休闲娱乐的方式。

对于最后一句里,生活中的经验俗语,有纰漏是肯定的,有用更是肯定的。至于真理,却是不一定。刚才回了一半去吃了口饭,喝了几杯酒,头有点晕。其实就是我们费多少心思来争论,往往也只不过是被当个乐子来看一眼就过去了的,何苦呢。算了,不说了。睡了回笼觉,比什么都有用……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1-14
哈哈,捣乱捣乱你,没那么便宜,还想睡回笼觉呢。-----回笼觉、二房妻,开江的鲤鱼下蛋的鸡~~~~~东北的民谚,鲲弟该不陌生吧。你现在是回笼觉,下一步就该二房妻了,祝贺。
离线东东

发帖
6
蜂蜜
5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1-14
福建飞到上海学车,脑子进水了?假如她想以后到美国工作,难道飞美国学车?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1-14
嘿嘿,其实不是我想睡,一直没有睡午觉的习惯。只是不胜酒力,三小杯下去就坐不稳当了,趴桌子上睡了一个来小时才清醒。其实我觉得我这酒量挺好,都是图一醉,我却很省酒。。至于二房妻啊,嘿嘿,梦里有,梦里有。。话说梦里有好几房呢。

好,送花花啦~~~

开江的鲤子,下蛋的鸡。顺便问端木个问题呢,鲤鱼在东北非常受欢迎,江鲤力确实很出名,为什么在安徽这边想买都不大好买,而草鱼很多,草混子,清混子,你说,鲤鱼和草鱼,哪个口味更好一些?
至于下蛋的鸡啊,宝啊。现在孩子小,前两天去农村找朋友的亲戚收了些土鸡蛋,我小时家的院子里有很多下蛋的鸡,年前吃肉,我还曾因放学回家看到十几条赤条条的鸡而痛哭呢。。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1-14
哦,床底下的夜壶------不是盛酒的家伙啊。

这俗语有点粗,可我们这里的人都是这样说人家,或自嘲,没有贬义。梦里有,那是猪八戒做梦--------想媳妇。这话通用。通用的话都比较文雅,方言就比较单刀直入好玩,比如行乐老师喜欢接亲接亲,然后在“装”人家一下。这两句方言太好了。

你们那的江鲤,是鸭绿江里的,纯天然,且生长周期长,当然好吃了,嫩、鲜、香;肉质看着雪白,如果乱炖着吃更出味;我们这里的鲤鱼,都是人工饲养,且是在水塘里,有土腥味,肉质看着灰白,生长周期短。人工饲养,除了喂鱼食,还要在水塘里撒化肥,目的是繁殖浮游生物。说不听的,你别介意啊,还有撒大粪的。即便是从湖北过来的鱼,也是如此。

鲤鱼肉粗糙无味,还是吃草鱼好一点。草鱼,也叫鲢鱼,有催奶的作用,但不如鲫鱼好。野生鲫鱼看着颜色黑一点,可是呢,现在人能了,饲养的鲫鱼品种也是黑色的,很难分辨。不过没事,鲲弟天天跑菜场,时间长了就能分辨。

嗯,肥东、肥西两地散养的土鸡相对还有一些,恐怕也难找到,多是改良鸡散养。如果你真愿意下功夫对待弟妹,那就买乌鸡蛋吧,相比较之下,乌鸡蛋还是更好一些。

鲲弟看见被宰的鸡而哭,大有嵇康拉着破车因为路尽而仰面大哭的品质。可是呢,直而易折,洁而易污,不可不察。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1-14
哈,我们公司倒散养着几十只母鸡,吃土鸡蛋的不用愁。愁的是到处找鸡蛋:))

好,送花花啦~~~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1-14
草鱼和鲢鱼不是一个品种啊。。草鱼和鲤鱼还是很像的,鳞片偏大,鲢鱼鳞小。在这里草鱼叫混子,鲢鱼一般都是大头鲢子吧。
至于我家那的鲤鱼,不是鸭绿江的。我老家黑龙江的,不是辽宁。我家那边的江鱼一般是松花江,黑龙江,或是乌苏里江的。不过道理端木兄说的对,撒大粪,这很正常嘛,我农民出身,这没什么听不得的,我都撒过呢。
前阵在超市,还看到40多一斤的山鸡蛋,还有99的鸵鸟蛋。只是好象没人买过。昨天买了100个蛋,够吃一阵的了。落啊,你公司咋还养鸡。平常有人喂吗?至于我看到鸡死了哭,小时候家里条件一般,没什么可玩的,一年时间,也就是在院子里追鸡赶狗的,总是会有感情的嘛。不敢和嵇康相比。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