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772阅读
  • 12回复

(转)老汉摔倒后民众冷漠旁观 就医时生命垂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0-12-14
老人倒在庆丰桥江东段。
一起“彭宇案”,让众多助人为乐的人,有了束缚感……
上周五下午,在庆丰桥江东段,一骑自行车的老人,在非机动车道上不知为何,倒地不起。众多的过往行人,冷漠旁观、麻木、不为所动……而来宁波创业的老蒋,好心的为老人拨打了求救电话,随即守护在一旁,等待急救车的到来。而出于“谨慎”,老蒋在等候过程中,拍了照片,为的是“保护”自己。
昨天,不幸的消息传来——被救老人生命垂危!目前暂不能得知的是,在出事的那天下午,老人究竟有没有错过最佳抢救时间。但是,是什么,让我们的心如此冷漠,如此不愿伸出援助之手?而当我们遇到同样倒地、需要帮其一把的人,我们又该如何处理?
人情冷漠无人理
“昨天下午(12月10日)看见庆丰桥由西往东方向,一人横躺在庆丰桥非机动车道上,过往几十辆电瓶车却无一人理睬,大多只是侧眼看一下,就呼啸而过。有人甚至根本连看都不看一眼。更别说机动车道上的车辆,会有人停下车来看看。
我走近一看,原来是一老汉侧卧在庆丰桥上。特别奇怪的是,老汉侧卧在路上的姿态,竟然还保持着骑自行车的姿态,连忙拔打了110和120。
急救车辆迟迟未到,我催了两次,说是交通阻塞影响。二十多分钟后120终于来了,急救人员把可怜的老汉抬上了急救车。
星期六一早,接到交警电话,说这老汉生命垂危,也不知老汉是自己撞桥倒地、被人撞了还是突发病自己倒地,交警要研究照片后才能得出结论。
老汉性命不保,不禁感叹:是人情冷漠和交通阻塞害了老汉性命。老汉也不知在桥上躺了多久,却一直无人问津,如果第一个看到老汉倒地人能第一时间报警,也不会延误最佳治疗时间;如果报120后不是因为交通阻塞,急救车也许能在十五分钟内赶到。
保佑这老汉平安!
记者核实:
三天过去了,老蒋一直在为那倒地的老汉祈祷,祝福其度过危险期。
上周五下午,老蒋骑电瓶车下班回家。行至庆丰桥江东段,他看见一人倒在非机动车道上,一动不动。桥上,过往的电瓶车有很多,有人停顿一下,低头看一眼,然后离去;有人则迅速离开,惟恐引火上身……
老蒋是惟一一个不怕“麻烦事”的人。他将电瓶车停靠在一边,拿出手机拨打110和120,准确说出地址后,等待对方救援。
在等待过程中,老蒋蹲下身,试图唤醒老人,但对方没有一点反应。随即,他仔细观察了一下老人的姿态———侧卧在路边,左手紧紧保持着自行车扶手,右手放在腹部,两眼迷茫。
“对于摔倒的人,不能随便碰的,我不懂急救。我惟一能做的,就是帮老人找急救人员,然后静静守护在一旁,耐心等待!”对于老蒋的做法,记者表示理解,他说十分感谢。
在等候过程中,老蒋还拍了照,方便交警取证。他说,此举另一目的,也是为了“保护”自己。
120急救车赶到后,将老人火速送往三院进行抢救。随后,交警赶到,现场取证,并让老蒋做了笔录。
昨天一早,江东交警大队事故中队副指导员王伟杰说,老汉生命垂危,医院正在全力抢救。至于他是如何倒地的,中队还在调查。
当天下午,在三院ICU重症室,值班医生说,老汉当天被送往医院后,医生当时的诊断是———脑颅内出血,身上没有其它突发疾病。目前,医院正在和死神赛跑,但已向老人家属发出病危通知书。
“如果大家不是那么冷漠,如果第一个目击者能为老汉拨打一个求救电话,或许就能赢得宝贵的时间。”得知老汉命悬一线,老蒋很是痛心。
为什么那么多目击者
不愿伸出援助之手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袖手旁观,不愿对老汉伸出援助之手,甚至连拨打110和120的勇气都没有?很多人认为,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便是南京的“彭宇案”。
4年前在南京,彭宇在公共汽车站扶起跌倒的徐老太,并送其到医院检查。经查,徐老太骨折,要花数万元医药费。其后不久,徐老太及其家人便咬定“救助者”彭宇先撞人、并要他承担医疗费。彭宇拒绝赔偿后,徐老太便向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余元。法院一审判彭宇赔偿45876元,彭宇不服上诉。在各方关注下,双方二审达成和解。此案引起极大舆论风波,可谓“做好事被诬陷”案件的“鼻祖”。
老蒋将此事在网上公布后,多数网友支持其选择。他们认为,如今这个社会,遇到类似的事,最好的方式就是报警,或者拨打120,
对于出现那么多的袖手旁观者,众多网友也表示理解。他们举例,假如一个人摔倒在路边,需要救援,除了你,再没有旁人目击者,你该怎么办?如果拨打了报警电话,万一对方咬定是你,你怎么辩解?个人因惧怕“碰瓷”而不对弱者施救,只能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理性的选择”。
“不是人世的冷漠,而是看多了农夫与蛇的故事。” 一网友叹息到。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0-12-14
这个问题要从两个方面分开来说。

一方面是从大家的善良心理说。无疑,我们是有着良好传统的国度,如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观念,适用的社会环境和人群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面对变化了的条件,过去的传统受到挑战,甚至亵渎,是很正常的。不要抱怨,不要愤恨,一切都是我们文化选择的结果。

另一方面,是从法制社会建设的需要说。传统道德观念解决不了现代问题,怎么办?自然是政府管起来,政府应该设立处理这样事件的专门机构,培训专业人员,配备专用设施。

需要说明的是,不是人人都会救人常识的,在遇到类似事件时,拨打相关电话则是首选。
离线梧桐夜雨

发帖
900
蜂蜜
742
威望
10
宣传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46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0-12-14
难道人情真的冷漠到了这个地步?是什么扼杀了人们心中的那份善良,面对现今的这个社会现象,有时候我们真的得好好去思量思量了。。。。。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0-12-14
       看了这个报道,想起某个电视台某一期也曾谈这问题,心中也困惑,于是转帖于此。回到家,电视里也正报道这事,让大家针对此事发送短信发表自己的看法。再到网上搜索大家的跟帖,真的是众说纷纭。整理了一点,如下。
    一、大家的第一反应
    心寒、憋闷、这个社会怎么了、世风日下、世态炎凉啊。
    二、昨日事记忆犹新

      实例:4年前在南京,彭宇在公共汽车站扶起跌倒的徐老太,并送其到医院检查。经查,徐老太骨折,要花数万元医药费。其后不久,徐老太及其家人便咬定“救助者”彭宇先撞人、并要他 承担医疗费。彭宇拒绝赔偿后,徐老太便向法院起诉,要求彭宇赔偿各项损失13万余元。法院一审判彭宇赔偿45876元,彭宇不服上诉。在各方关注下,双方二审达成和解。谁不知道农夫与蛇的故事,谁又能想到哪一个受到帮助的人会变成蛇。彭宇案的是整个社会。

    于是得出结论:看多了农夫与蛇的故事,想救不敢救。这个社会变了不再是逞英雄的时代了!这年头,彼此缺乏信任,大家相信的只有权和利。南京审判告诉我们:没事不要瞎帮忙。
    继而说: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遇到类似的事情,请问你会怎么说?其实答案是个不公开的秘密而已。
    也有人说:我理解不救的那些人,因为确实有那么一些喜欢用此法敲诈钱财的人!不过应该急时帮忙打个求救电话倒是对的。
    马上有人跟帖:不是你撞的,你凭什么打求救电话?你打就是你撞的。套用“彭宇”案的法官王某的话:“按常理推断,不是你碰倒的,你为什么要报警呢?”生活的现实面前,勇气可以当饭吃?不是人情冷莫,是世态炎凉。
    有人推想:假如雷锋是活在现在这个社会,他会怎样?雷锋会赔得倾家当产,甚至会坐牢。
    另有人说:请南京的糊涂法官到这里来看看网上大家的发言,你就知道社会为你当年的荒唐判决付出的成本是多么昂贵!
            
    当然也有人说:“彭良宇案”被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当作最佳的一个借口而已。不救已经很无耻了,再找一个借口则更无耻。
    就是撞了人然后救人,总比一溜了之好吗?相比之下那个更具灾难性???
    如果是我的父母,没人管心里是何滋味?虽然人情淡沫,但该出手还得出手,因为你就是你,别人决定不了你的道德底线。
    打120就ok了,然后你该干嘛干嘛去,剩下的事情就交给急救中心了。因为别人都没带相机 就老蒋带了。
    ……
        最后发问:那在现实面前还需要道德么?我们该如何既救了人又保护好我们自己?
        我看这评论是时,已参与有8799人,评论有1335条。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0-12-14
套用“彭宇”案的法官王某的话:“按常理推断,不是你碰倒的,你为什么要报警呢?”

这个法官王某的这句话以及他的判决,确实是产生了很深远而且是负面的影响。在中国的现代道德历史上,他将会被作为一个道德罪人而被人们记忆。由此而想到,法官既要具备娴熟的法律知识和经验,更需要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取向。否则,一个案例,就会产生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遗害无穷。

我们不妨讨论一下,假如“你”当时经过这位老人的身边,会如何做?是匆匆而过,还是驻足思考该怎么办,还是出手帮助?

如果是我经过这位老人的身边,肯定会和老蒋一样,停车,去身边察看,再报警……救人,顾不了那么多的。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0-12-14
接上面的话题,若在网上做一个数据调查:假如“你”当时经过这位老人的身边,会如何做?
A、是匆匆而过
B、驻足思考该怎么办
C、还是出手帮助?
D、旁观

又将是怎样的结果?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海音

发帖
399
蜂蜜
929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0-12-14
引用第5楼指语于2010-12-14 19:28发表的 :
接上面的话题,若在网上做一个数据调查:假如“你”当时经过这位老人的身边,会如何做?
A、是匆匆而过
B、驻足思考该怎么办
C、还是出手帮助?
D、旁观
.......

C、还是出手帮助? 当然是C   先打110或120然后................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12-14
  呵,这个往往是说来容易,做到难啊。其中牵涉到很多复杂的因素啊。。

  首先,敢不敢救。为什么现在社会上这类现象越来越多,而人们越来越不敢去救呢。因为有了太多的恩将仇报,谁去救就赖上谁。这使得大多数的人遇见这种情况都是畏首畏尾,不能决断。尤其在这个理想破灭的犬儒主义时代里,一切利益至上,则更是如此。就先不说大家自己敢不敢去救,如果有天自己孩子回家说救了被车撞倒的老太太,大家都会怎么说?下次千万别救了,能离多远就多远。虽然很多人不愿意承认,但这绝对是大多数的做法。当然,如果是一个坚强的理想主义者,那么就算是被敲诈了N回,也还是会去救的。因为其次。

  其次,为什么救?救一个人不是因为认识,也不是对这个陌生人有感情,而是因为见死不救这个行为本身是不对的,做一件认为正确的事情,不是因为别的其他原因,而是因为我们认为这样做是正确的。这不只是道德层面上的选择,任何关乎生命的事情都应该是超越道德范畴的,救死扶伤应该是族类上的自然性的价值取向。如果非从一个利益上的价值观念上来说的话,那就是我救人,有天我倒下就会有人救我。终极的互惠互利。

  最后,该怎么救。这点端木说的就很好了,首先我期待有个完备的相关法律和有效率的相关行政机构处理应急事件。其实这个首选应该是医院的,当然了,我们国家现在的医疗制度有些特别,就是马化X老板没钱也一样不给你治病,你是哪个部门的?没交押金就是不能做手术!~~那么,考虑到我们闲散人员这么多,为了挽救失业率我们可以再开设一个部门,专门施救,还可以收费,是吧。。就像车辆救援一样,我救你吧……嗯,不好意思我跑题了。。该如何救呢,鉴于现在的社会状况,降低自身风险,还能有效的实施救援,那么就有两个办法了,1、打电话,120、110、119,市长热线,是吧,反正有关的都打,总会有来处理的。当然了,有些事件过于紧急,等来了人都不行了,那么就适用办法2了;2、保留事故现场其他在场人的联系方式,越多越好,有能摄象的最好打开,现在拍客不是多嘛。总之为的就是证明自己不是肇事者,然后可以无后顾之忧的放手救援。只是,总有些事情是比较特别的,如果两个办法都行不通时,那就做个选择吧,要么做个坚强的理想主义者,冒着被讹诈的危险毅然施救;要么做个犬儒主义者,远远看着,不忍心的绕道吧。。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12-15
响应老大和指语的问卷调查。我选择B,驻足思考该怎么办。

需要说明一下。

朋友们,今后无论你是救人、救灾、还是就难,一定要快速地思考该怎么办,做出一个对事件和对自己都是有利的选择。

80年代出了一个事件,第四军医大学学生(名字我忘记了),下粪坑里救一个老头,自己因窒息而死。类似的因救人不得法而失去生命的例子多的很。我想说的是,救人是需要专业知识和生活常识的,当你在这两方面欠缺时,你的行为可能于事无补,甚至衍生新的不幸。

比如,我们看见一个落水的人,你去救时,首先要脱去自己的衣服,且不可立马纵身一跃;另外,落水之人求生欲念很强,所以,我们救他时一定要绕到他的背后,拉他的头发,拖出水面,千万不能让他抓住你。当落水人离岸较远,我们不能直接分辨男女时,可根据落水人的姿势判断男女,女性屁股朝上,男性背部朝上。

再说回到本文所说的老人倒地上。我们应该先判断老人是因病还是因碰倒地,若是因病,先打电话,然后搜查老人的口袋,一般来讲,有病的老人身上都有相应的药品,尽快给他服下,要是脑梗,就不能乱动老人身体,保持空气流通;若是因碰,那我们就要以询问的方式问老人,问周围的人,这样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正确的施救,一是为了证明和自己无关。

一般来说,只要我们做到了应该做的,被人讹诈的可能性很小。反之,自己行为粗放,就可能出现不愉快的后果。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0-12-15
非为恭维。听端木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或许这个社会不仅需要倡导东风压倒西风,正义戳破谬论,而且更是要树立一个理性思考的观念,指导我们理性去行事。

多一些倡导正义的东西,多一些这样理性、积极的言行。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0-12-27

大妈落水百人围观无人施救七旬大伯跳入冰冷河水救人

昨天,岸上最高气温才7℃。72岁的朱阿毛大伯纵身跳进冰冷刺骨的河水,游向正在挣扎的落水者。当时,很多人目睹事故的发生,其中不乏年轻力壮者。朱阿毛大伯本以为救人的事轮不上自己一介老翁,但可悲的是,等了3分钟,桥边聚集了近百人,却没人现身救人。“再不救就来不及了!”朱大伯急忙脱衣服入水。

深冬季节,河水冰冷。但更令人感到彻骨寒冷的,是围观者的心。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离线指语

发帖
1153
蜂蜜
18832
威望
15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4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0-12-27
一灯一筝一人瘦;一抚琴弦一泪流;一遇一别一场
梦;一缕相思一缕愁。

发帖
5788
蜂蜜
19237
威望
36
宣传贡献值
17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86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0-12-28
我觉得出手相救完全是本能,不可能象端木天考虑得那么周到。我去年在上海就扶过追赶公交车摔到的人,她疼得站不起来,我又扶她坐在公交车站的椅子上,然后自己再上车。周围好多人,她要是讹我的话,除非神经病。

今年夏天在浙一附近有保安和一停车的司机打架,还打出血来。我赶快摸手机,我爸叫我赶快报警,周围也有很多人摸手机打电话,报警的肯定还有。

想起我爸说他年轻时候的一件事情,在天台的北山背毛竹。有个坑连着六天摔死六个人,大家为了活路没办法,还得背毛竹。第七天,我爸前面的那个人在坑上踉跄了一下,我爸一伸手扶了一下,忘记问他扶的是前面的人还是前面的毛竹。结果前面的人顺利过去了,后面的人也都顺利过去了,那人感激不尽,那天的工钱(二元)全部请客了,以后再也没有人摔死了。
做一个快乐的人!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