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676阅读
  • 3回复

乡村童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春华秋实
 
发帖
2
蜂蜜
990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5-11-14
  Bm/YgQi  
    我童年时代的保姆大姨家在距保定市区20多公里的河北清苑县史家桥村。那时,大姨经常带我到她家住上一段时间。 Bm/YgQi  
清苑县地处冀中大平原。登上那高坡极目远眺,平坦辽阔的大地一望无边,与蓝天联在一起。清晨来到田间,遥望东方,一轮朝阳象一个燃烧着的巨大车轮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近处望去,小小的村落上空飘荡着缕缕炊烟。万物复苏,田野里散发着各种植物的清香,深吸一口气,更能感觉到丝丝甜意——这是城市里的人绝对感受不到的。我特别喜欢观看清晨太阳升起的那一刻,可常常是因为贪睡而错过时间。 Bm/YgQi  
    “老爷儿(冀中方言,太阳的意思)出来咧,起来咧!” Bm/YgQi  
    小时在大姨家的时候,每天清晨我大都是在大姨这样的呼唤声中醒来,而这时,大大(大姨的丈夫)早已从田里返回家,猪圈里又多了一小堆他刚从路边拾回的新粪。那个年代,虽说农村人不象城里人,他们的日子过得十分的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归,一年一年,周而复始,而我在这里的日子可是过得有滋有味、无忧无虑。因为在这里,到处都可以找到我的快乐,再加上有大姨这位“保护神”的关照,我可以随心所欲地玩,想干啥就干啥,我简直就象一只放出牢笼的小猴子,那个美呀,就别提啦! Bm/YgQi  
    在村里,我的小伙伴儿可多啦!我常常把城里的人或事讲给他们听,把在幼儿园里学来的知识和游戏教给他们。依仗自己的“见多识广”,加上我比他们穿得衣服好,又干净,他们对我都特别佩服,往往是我想玩啥大家就玩啥。我们到村边芦苇坑里去摸鱼、掰“锥锥(即芦苇生出的嫩芽,可食,味甜而脆)”、到田里去偷吃别人家(自家的地我们是从不光顾的)自留地里的果子,摘黄瓜、茄子、西红柿,挖胡萝卜、红薯什么的,只要是能直接入口的东西几乎都逃不过我们贪婪的眼睛和嘴巴。事后大家说好:谁也不许对家里人讲。不过,有的时候即便不讲也难免不被发现。有一次我们上树偷摘一家人的青核桃,虽然得手,可青核桃的汁水沾到手上、衣服上怎么也洗不掉,被大人发现,挨了一顿骂。 Bm/YgQi  
    记得还有一次,我们得到情报:有一家人的枣树上结的枣特别甜,就决定一定要吃到口。枣树长在院墙里面,可树身已经伸出了墙。我们找来一根长长的竹杆,在墙外打枣。虽然有些收获,可还是有一部分“战利品”落在了院墙里面。于是,我们决定入院取枣。这个村里人家院门的锁都是一样的铁制锁,而且没有专门的钥匙,随便一根树棍儿就可以捅开。(后来才知道,大多数村里人没有锁门的习惯,锁院门是怕院外的鸡鸭什么的进来糟蹋院内或屋顶晾晒的粮食和其它东西)我们顺利地潜入了院内。我们把背心塞到裤腰里,把拾到的红枣往背心里装。可就在这个的时候,这家的主人回来了,把我们堵了个正着。不过,这个院子很大,他想抓住我们也没那么容易。我们开始与主人玩捉迷藏并伺机逃脱。可我个子小,又胖,没有伙伴们灵活,好不容易接近了院门,惊慌间迈腿时不小心,脚拌在了门坎上,身体向前倒下去。说是迟,那是快,主人的一只大手一下子抓住了我的裤腰我才没有跌倒,可背心里的红枣顺着裤腿“哗拉拉”洒了一地,我心想,这下完了。村里的人都认识我,而且这个伯伯常到我们家去。而出乎我意料的是,伯伯并没有责骂我,而是冲我瞪起眼睛说:“你小兔崽子跑什么呀?要不是我一把揪住你,还不摔你个乌眼青!”说着,给我掸掸身上的土,随后从一只篮子里取出一只甜瓜,顺手在他的衣服上抹了一把,递给我。过了不久,伯伯来到我家,手里提着一只小铁桶,里面装满了红枣。大姨说,我家也有呀,伯伯冲我挤了挤眼,对大姨说,这是小枣,甜着哩!我那个羞呀,红着脸,躲在了大姨的身后,手紧紧地拽着大姨的后衣襟。 Bm/YgQi  
    村里人的善良、纯朴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太多太多美好的东西!有时我玩疯了忘记了时间,就走到哪家,吃在哪家,睡在哪家。有一次玩累了,竟睡在了人家新媳妇的屋里,这是我后来听村里的一位奶奶说的,这件事后来成了村里人的笑谈。我那年4岁。 Bm/YgQi  
    我在大姨家比在自己家自在多了,大姨对我百依百顺。屋子里哪儿放着好吃的、哪有好玩的东西我了如指掌。 Bm/YgQi  
    在我童年的时候村里还没有通电,到了晚上,全家人都集中在一间房子里,点起一盏小煤油灯。离灯最近的是大姨,因为她在灯下有作不完的针线活儿:纳鞋底、纺线或是缝补衣服。大姨有一个蓝花布大包袱,里面包的是各色各样的碎布头。大姨常在这些碎布中选出许多花色来,将它们裁成大小一致的正方形、三角形或菱形,再把它们拼缝在一起,形成一整块花布。当时村里小孩子上学用的书包大都是这种布缝制成的,花花绿绿的,很漂亮。大姨作针线的时候是不允许我靠近的,可能是怕我太调皮,防止钢针扎到我。这时的我,总是依偎在大大的身边,缠着他给我讲故事。 Bm/YgQi  
    大大是队里的会计,文化程度很高,是个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村里有很多男人一到了晚上就聚在一起“推牌九(当地的一种赌博游戏)”,大大偶尔带我去看,但很少上桌。晚饭后,他就倚靠在火炕的被垛上给我讲故事:《三国演义》、《西游记》、《说唐》、《西厢记》,还有很多很多,我已经记不清它们的名字了,要说大大是我中国古典文学的启蒙老师,那可一点也不为过。我4岁时大大教我的《百家姓》我到现在还能背出不少。大大让我背诵的“春游芳草地,夏赏绿荷池。秋饮黄花酒,冬吟白雪诗”我至今记忆犹新。 Bm/YgQi  
    大大的学问可大啦,他的毛笔字写得特别漂亮,每逢春节,请他写春联的乡亲是走了一拨儿又来一拨儿。每当这个时候,我会乖乖地为他研墨。大大有时还会叫我出对联,我就把爸爸教我的毛主席的诗句背诵给他听:有“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有“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有“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有“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有“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等等,大大一边嘴里念叨着:嗯,好诗、好诗,一边把这些诗句写在了事先裁好的大红纸条上。大大还懂得针灸,他常常掰着我的小手儿点着某个穴位告诉我:这里是中冲、这里是劳功,还有内关、外关、十宣等等。记得我上高中的时候,大大送给我一套线装的《说唐》,后来同学间借来借去遗失了,我为此难过了很长时间。在我参加工作后不久,我为大大买了一套古典名著送给了他,为此大姨还埋怨我乱花钱。 Bm/YgQi  
    冀中一带农村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和高粱等。在生产工具还很落后的那个年代,农民们的劳作是相当辛苦的。大姨从不让大大带我一起下田,但我能从大大那黧黑的面庞和返回时那疲惫的精神状态感受得到:大大真的很累很累。试想:现在的年轻人中有多少人能真正体味到农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辛劳?为我们创造“盘中餐”的农民兄弟理应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啊! Bm/YgQi  
    天儿好的时候,我也会和大姨、大大到自家的地里去作点轻活儿。自留地里种的大多是各种蔬菜,除了为全家提供食物保障外,也是家里经济收入主要来源的一部分。随季节的变化,我家种的一般是大白菜、茄子、豆角、萝卜、冬瓜、茴香、韭菜等,有时也种一些红薯、土豆,点种子、捉虫子、拨杂草、摘果子、给红薯翻秧、给茄子打杈、给萝卜培土、给豆角搭架等等活计我都做过。 Bm/YgQi  
    童年乡村的生活经历,使我对农民产生了很深的感情,这种情感已经完全溶入到了我的血液之中。 Bm/YgQi  
    在农村,最令孩子们高兴的事要算春节了。 Bm/YgQi  
    冀中农村的春节实际上从进入腊月就开始了。首先是杀猪。那几天,全村几乎所有的大人、小孩子都聚集在队里的打谷场上,场边的不远处还有许多猫狗鸡鸭,好象也是在期待一个饱餐一顿的机会。场中间支起一口大锅,里面是烧得水花儿翻滚的开水,旁边是两条长凳,上面放一块门板。整个打谷场上排满了被捆住四蹄、吱哇乱叫的大肥猪。我常常是手里拎着一只面盆(是宰杀时接猪血用的)等在自家猪的旁边。轮到我家时,只见四个棒小伙儿将猪抬到门板上扶稳,身穿皮围裙的屠户手持一把一尺多长、寒光闪闪的尖刀,摸准部位,只一刀。血顺着刀柄汩汩地流进了事先备好的面盆里。听大大说,杀猪的学问可大了,好的屠户应该一刀就能解决问题,刀是直抵猪的心脏部位的。接下来是退毛。见屠户另取一把小尖刀,在猪的后腿处浅浅地割开一个小口儿,用一根一米多长、手指粗细的铁棍从这小口儿捅进去,一直到达猪的头部。随后屠户握住铁棍的一端在猪的皮下用力地搅动,直至皮与身体完全分离。铁棍取出后,屠户双手紧抓猪的后腿,俯身对准那个剥开的小口子用嘴向猪的身体里吹气,直到猪被吹得滚滚圆,象个硕大的皮球为止。后腿上的小口子扎紧后,小伙们将这“大皮球”放入水花儿滚动的大锅中翻动。取出后将其重新平放在门板上,用一把快刀轻轻地刮,不一会儿,白白的猪皮便裸露出来了……。 Bm/YgQi  
    除杀猪之外,春节前作豆腐、蒸馒头和粘糕、烙折饼(一种以小米面为主要原料作成的饼,其制作方法类似山东的煎饼)等是村里每个家庭迎接春节必不可少的准备工作。大人们为这些事情忙得团团转,孩子们则是想方设法从大人那里多捞一些压岁钱以便赶集时买一些期盼了一年的鞭炮、纸灯以及自己平时想吃而吃不到的东西。 Bm/YgQi  
春节期间的大鱼大肉自不必多说了,走亲戚、看大戏、放鞭炮等等,好玩的事情太多了。 Bm/YgQi  
  大年三十晚上是整个节日期间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吃完一年之中最丰盛的晚饭之后,孩子们打着灯笼,口袋里塞满鞭炮、花生、糖果等出来玩了。我们男孩子一般要先放一会儿鞭炮,再玩一会儿捉迷藏,玩法是,先把人分成两组,一组藏,一组找。我最喜欢分在藏的一组。房顶、菜窖、秫秸垛,甚至猪羊圈、马棚,任何地方都可能成为我们的藏身之处。有时我们跑到人家的屋顶,将上面晾晒的东西踩得一塌糊涂,第二天有人站在房上破口大骂,吓得我们大气儿都不敢喘。大约到了后半夜,孩子们的一个重要活动开始了。 Bm/YgQi  
    在几个大孩子的招集下,大家从各自的家中抱来玉米秸、芝麻杆等,在村外找一个大苇坑,点上一个大火堆,我们在火堆的外面手拉着手围成一个大大的圈子,一边烤火一边大喊大叫。听大人们讲,这样可以烤掉身上一年的病和灾,来年会平安。这个活动还有一个名字,叫“烤百病”,听说已经延续了很多很多年。现在看来,这不就是农家孩子们别具特色的篝火晚会吗? Bm/YgQi  
    光阴荏苒,时光一晃就过去了40多年。如今的史家桥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也已步入中年,大姨、大大也已经作古,而这段生活经历令我想起来就心潮激荡!时间已经进入了二十一世纪,现在的孩子们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优越生活,可我想说,那个年代虽然贫穷,但我们同样享受了生活带来的快乐,而且啥时想起来都回味无穷!
Bm/YgQi  
Bm/YgQi  
            Bm/YgQi  
Bm/YgQi  
Bm/YgQi  
离线花影听琴

发帖
129
蜂蜜
3823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1-15
RE: 乡村童趣
好有意义的乡村童趣,就想看电影,感受到了楼主的快乐和幸福,拍个电影怎么样?~~~~~~~~一定成名哟~0~
离线芳草
发帖
439
蜂蜜
3574
威望
4
宣传贡献值
18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1-15
RE: 乡村童趣
同楼主一起感受着那难忘的童年……
离线

发帖
585
蜂蜜
2104
威望
1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5-11-22
RE: 乡村童趣
楼主所写的童年生活生动有序,有情有景,实乃一幅乡间水黑画的铺展,这样的生活也是我的童年经历,为拥有着同样虽然艰苦但很快乐的童年握手~~~~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