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中 行
15日上午,摄友有约,下午进山拍水,能跟有经验的摄友一起摄影,那多带劲啊!时间也过得好快,已到中午时分,这时的空气是闷热的,天上乌云也积得厚厚的,把整个城市的上空都给罩住了,周围慢慢暗了下来,从云端还不时传来几声沉闷的雷声,看来是要下雨了。
无聊间翻着书等候同伴车子的到来,不一会儿,来电已到,赶紧下楼。刚下楼梯,耳旁就闻噼噼啪啪声,仔细一看,原来是几滴耐不住寂寞的雨滴从天上掉了下来,没几秒钟这声音就由远而近迅速地散布开来,紧接着条条雨线夹杂着风声雷声毫不留情地倾泻而来,没带雨具的我赶紧跑到对面俱乐部的门口避雨。就几步路的时间,暴雨就以铺天盖地的气势席卷了大地,令城市一下子措手不及,便马上低垂了脸;而楼房、山脉则躲在这雨水里开始偷着乐,路边的小树、花草却被吹得完全没了脾气,只是顺着风一个劲地弯腰低头。这城市的噪音是暂时被掩盖,尘埃也不再飞翔了。现在,只是暴雨的天下。
三口烟的车子马上就到,我赶忙疾风般钻进他的车子坐好,坐在车里向外望去,从天而降的大雨真是密如垂帘,他们无所顾忌地倾盆而下,重重地砸向屋顶、地面……行人都被赶到亭子里躲雨,但风还是挟着雨不停地转着方向,把他们统统地打湿。
伴着轰隆隆的雷声,突然一束闪电把乌云撕开了一道口子,利箭般射下来,接着是一个炸雷在耳边响起,暴雨便在这闪电的感召下,添了霸气,来得更加急促威猛,令人望而生畏。那奔泄而下的雨点落到地上溅起无数水花,如同是锅里烧沸了的水珠上下翻滚。接着这些翻滚后的水花又汇集一起哗哗地泄到一切它能到达的地方,街上顿时成了水的世界。
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天边刚露出一线白色,不一会那一小片白又马上被乌云遮上,雷声一阵又一阵,闪电也不失时机地露着它的脸,揪着人们的心,这雨何时能停啊。
当我们的车到达西门的时候,雷声小了,雨小了,天也亮多了,人们陆陆续续走了出来,在小区门口接了寒冰后我们便向西部山区前进了。
急风暴雨后的马路是那么的干净,一尘不染。空气也是清隽的,四处散发着一层淡淡的草木清新气息。满目青翠的原野,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经过雨水的洗涤后的草木,显得格外碧绿明媚,路旁的小花,结满了晶莹的水珠,在微风中笑靥迎人,此时便是感觉满身心都已浸透了雨露的滋润。
拥有了轻风细雨的缠绵,抒发了暴风骤雨的激情,带着被大自然抚慰了的心境,我们的车渐渐沉浸在雨后那千般妩媚、万种风情之中——只感觉是“远眺群山若出浴,千峰万壑翠色新,赏心悦目水漾山,心旷神怡俱忘情”。
转眼间车已行驶于苍翠树林间的盘山公路上,此刻,耳廓变得格外聪慧、灵敏,淙淙的泉声溪韵,掺入幽婉的蝉鸣鸟音,和着落叶滴水的细微声,融成无边的天籁,一层一层地把我们的身心裹袭。
在绿色的海洋中,我们的车一路前行,快到上郑,雨势小了很多,远处山峰的朗润更加富有诗意,只见一团团的云雾萦绕在半山腰,如梦似幻地笼罩着青山,有薄有浓。薄雾,缓缓移动,随风飘散,若隐若现,有如野鹤般,悠然自得;浓雾,在山腰簇成一团,遮去了山的大半边轮廓。此刻,山脚下和树丛相互掩映的几座房子的屋顶烟囱里也冒出了袅袅炊烟,这情景是柔和的,也是静寂的,如梦幻般,使人悠然意远。
这原生态、纯自然的色彩呵,不知濡染了多少文人雅士的性灵吧。这正是他们抒怀写意的独特笔触,这不,对雨后情有独钟的寒冰和三口烟,马上取出相机,架起了三脚架,于徐徐的清风之中尽情定格着这大地空灵的胜景。
静静地欣赏着雨后美景和摄友娴熟的摄影技术,听摄友对摄影技巧的娓娓道来,窃喜于这大自然的课堂上竟能学到那么多,那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多的是一种态度。
因为喜摄,便有了今天的雨中山行,观雨是一种欣赏,听雨是一种意象,雨中行则是一种回味,一个领悟,一份收获,一个境界。
09. 08. 15
[ 此帖被卢昕在2009-08-24 20:40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