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53阅读
  • 1回复

关于【男子汉】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红楼非梦
 
发帖
137
蜂蜜
859
威望
6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8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9-05-28
        小说【男子汉】译完了。 &^`Wtd~g  
    这本来是一篇旧小说,对于当今社会来说,谈不上有什么新意。是有一次我在飞机上为消磨时间而看的。看完之后我联想到了孩子的问题,所以想把它译出来。我翻译它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小说的结尾,毫无疑问少年杀掉的是自己的父亲。这和我喜欢的星新一的风格相似。 &^`Wtd~g  
    小说不太长,但我自己平时忙些,只能周末抽时间译一点。每次翻译时并没给自己规定目标,总之是推着往前走,时间多了就多译几句,时间少了就少译几句(对不起呀各位,这有点不负责任),所以才分成了这么多次。 &^`Wtd~g  
    小说日文原名【男一匹】,直译成中文应该是“一条汉子”。我想了一下,还是译成“男子汉”好些。 &^`Wtd~g  
    作者生岛治郎,日本著名小说家,1933年出生在中国的上海,早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系,曾获得“直木文学奖”,担任过“江户川乱步文学奖”的评委。主要作品有【追凶(追いつめる)】、【伤痕之街(傷痕の街)】等。 &^`Wtd~g  
     &^`Wtd~g  
    孩子到了十七、八岁的年龄,甚至早在十四、五岁,即进入了所谓的反叛期。可能在这之前,父母的管教、束缚太多,令孩子很反感。到了这个年龄段,他们认为自己长大了,本能地对父母的管束产生出强烈的反抗欲。反抗就是反抗,这时已无需辨明是与非,总之你说的我就是不听。相反,他们对社会上以前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论好坏,都有着强烈的追求欲,也可以说比起年长的父母,他们更容易融入、适应这个社会。可这种超越父母的、年轻无知的融入和适应,往往都会带来不幸的结局。 &^`Wtd~g  
    父母总是以工作忙为由(包括我自己),忽略了与孩子在这个关键成长期的沟通。孩子小的时候,百般呵护,父母照顾的可能面面俱到,可对十七、八岁的孩子,父母自己都会错误地认为,孩子长大了,已不太需要照顾了,除了家长式的发号施令以外,对孩子的了解很少。他在外边都跟什么人交往,父母也不知道。而决定孩子一生前途的,也恰恰是这个时期。 &^`Wtd~g  
    想尽快脱离父母的束缚,追求自我,是十七、八岁的孩子的共性。这个时候,父母说一百句,不如外人说一句。 &^`Wtd~g  
    因为父母说的总是居高临下的教训,外人是朋友式的诱惑。我看小说里那位黑社会老大就很会拉拢人,所以少年一听就会热血沸腾,甘愿赴汤蹈火。 &^`Wtd~g  
    放下自己“老子”的架子,努力去做孩子的朋友吧! &^`Wtd~g  
    以上是我想到的,希望和各位讨论一下。 &^`Wtd~g  
离线斜阳

发帖
2080
蜂蜜
22547
威望
23
宣传贡献值
18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9-05-30
你译完了,我看完了。文章确实不错,对于逆反期孩子的表现写得很成功。辛苦了!
开心快乐每一天.学会忘记.学会宽容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