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解读第三节,如有误读,请勿怪罪
“潮湿是一场
无休止的行走”
起首句“无休止”意味着潮湿不是作者需要的,是外在强加的意愿,充满了无奈的情绪,也决定了整首诗的基调。
“从草长莺飞的三月
我就知道”
三月是一个美好的季节,是一年的起始,草长莺飞,但作者却感到无奈,是一种比较。“草长莺飞的三月”既说明了诗人很早就已经有了这种无奈,也意味着诗人拥有独特的心理感受。
“我还知道”
单独一节,是为了强调,“还知道”,是递进,表明了下文的情感更强烈,更直接。
“疼是灰色的
如江面上挣扎的雾
如我们经过的村庄”
诗人的性格在这一节有了明显的体现。文如其人,诗歌是最容易得到体现一个人特点的。“疼是灰色的”,诗人举重若轻,他的诗不像惠特曼式的狂飙突进,而是用通感的手法把个人的体验表达成直观的意象。接下来诗人又连续用了两个并列的象来进一步形容他所感受到灰色的疼,但同时也也前句形成互文,雾是疼的灰色的,村庄是疼的灰色的。雾本身是不会挣扎的,但是在诗人看来,它是在挣扎,其实是诗人内心的表现,挣扎的恰恰是诗人自己。“我们经过的村庄”暗示着这是集体的认识,“我们”包括了“我”,又不仅仅是“我”一个人,我们每一个欣赏这首诗的读者都是其中一员,所以“我们经过的村庄”相当于所有的村庄,但是又不能等同于所有的村庄。为什么不直接说世上所有的村庄呢?也许是在诗人内心存在着我们不曾经过的村庄,那里的村庄不是灰色的,不会感觉到疼。
“可是
我还有那么多天空与广阔
即使身陷绝处
也要努力向上
努力把枝条
伸出墙头”
努力向上,基调却是无奈的哀伤。那么多的天空与广阔,居然也是在墙头之外。由“可是”引出的转折并没有改变全诗的悲观色彩,虽然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但是无法改变心中的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