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924阅读
  • 3回复

关心而有效地对待孩子是有可能的1(书本摘录)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波心
 

发帖
737
蜂蜜
2005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17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4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11-24
          运用下面理解式的交谈可以帮助父母在处理孩子事情时,既能表现出关心,又能产生很好的效果。
1、智慧的起点是聆听。聆听具有移情作用,能让父母听到语言想要表达的情感,听到孩子的感受和体验,听到他们的观点,这样才能明白他们谈话中的本质。许多父母害怕倾听,因为他们可能不喜欢他们听到的事情。除非父母创造出一个可信赖的氛围,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烦扰人的情绪、观点、抱怨和想法,否则,孩子不会说实话,他们只会说父母想听到的话。父母要承认:“哦,明白了,谢谢你告诉我你的强烈感受,所以,这就是你深思熟虑的想法,谢谢你让我知道。”承认并不代表同意,这只是打开对话之门的一个表示尊重的方式,表示你认真对待孩子的话。

2、不要否认孩子的体会,不要驳斥他的感觉,不要否定他的愿望,不要嘲笑他的品味,不要贬低他的主张,不要污蔑他的人格,不要怀疑他的经历。相反,所有这些,父母都要承认。玛丽向她妈妈抱怨:“汤太咸了。”她的妈妈自然而然地否定了她的看法,回答说:“不,不咸,我几乎没放什么盐。”如果这位妈妈学会承认女儿的看法,她会这么回答:“哦,对你来说,太咸了!”承认并不代表同意,它只是表达出对孩子意见的尊重,在找个例子中,就是尊重孩子的口味。

3、不要批评孩子而要引导他们。要说出麻烦所在,并提出可能解决的方法。不要说出否定孩子的话。一位妈妈注意到她女儿从图书馆借的书已经过了归还日期了,她很烦,批评的话脱口而出:“你真没有责任心,你总是拖拖拉拉,不记得事情。为什么你不把书按时归还到图书馆?”如果要引导孩子,这位妈妈应该这么说:“书应该归还图书馆了,已经到期了。”

4、当你生气的时候,说出你看到的事情、你的感觉、你的期望,用人称代词“我”开头:“我生气了,我不高兴,我很生气,我很愤怒,我很吃惊”等等。不要抨击孩子。当比利的父亲看到四岁的儿子朝朋友扔石头时,他没有用这样的话辱骂、责备孩子:“你疯了吗?你会把你朋友弄瘸的。那就是你想要的吗?你是一个野蛮的孩子。”比利的父亲没有说这些,而是大声地说:“我很生气,很吃惊,我们不朝人扔石头,人不是用来伤害的。”

摘自《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一书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动人心处。
                                     ~!~
离线秋雪

发帖
6146
蜂蜜
25141
威望
58
宣传贡献值
1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84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1-24
先看看,说不定以后用的着了。
奔忙于生活的我,闲时爱在书本上找些不知名的东西,喜欢爬在格子上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
离线秋竹
发帖
14
蜂蜜
1581
威望
2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1-24
教育好孩子是个重要问题哦,要做到合格称职的父母也是很难的。
离线波心

发帖
737
蜂蜜
20059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17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4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1-26
是啊,现在什么事情都可以经过培训才上岗,唯独为人父母却未经培训就走马上任了,这中间有多少的事情需要去学习啊,尤其与孩子相处,那可真是一门大学问。现在的孩子与以前的不同了,接受的刺激和资讯太多太多,如何才能使他们朝着一条正确的轨道运行时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可怜天下父母心。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其奈风流端整外,更别有动人心处。
                                     ~!~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