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后思考的乐趣 2lo:a{}j
2lo:a{}j
文/老人家 2lo:a{}j
2lo:a{}j
星新一的小说,在日本被称为超短篇,有千余篇。如果是文库版,通常一篇只有几页。就是这种小小几页纸的小说,当年在日本却是很风靡了一阵。 2lo:a{}j
我自己认为风靡的原因除了结局大都令人意想不到之外,还有两点:一是因为它短,读起来不会占用太多时间,二是它的内容并不在于字面本身,而是读后令人思考,不思考你就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 2lo:a{}j
他的作品涉及很广:古代故事,市井百态,科技趣闻,警察刑侦,外星来客,鬼怪故事,等等等等。虽表面看起来跟这些方面有关,但读完你就会发现,他并不是在写外星来客,也不是在写妖魔鬼怪。只是借这些东西来告诉人一些道理。这些年我养成了一个习惯,随身总是带着一册文库本,一有时间就拿出来读一段,读完以后想一想。除了增添乐趣外,悟出的道理对工作及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些帮助。 2lo:a{}j
以下是读后的思考,跟大家分享。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忌讳】原文 2lo:a{}j
翻译/老人家 2lo:a{}j
2lo:a{}j
夜已很深了,但这一带是闹市区,仍可以听到喧闹声。 2lo:a{}j
一个年轻女子在路旁挥手拦停一辆出租车。车门打开,女子坐进去,告诉了司机去处。可听了她要去的地方,司机皱起了眉头。 2lo:a{}j
“这地方我真不太想去呀!” 2lo:a{}j
“你说什么?我什么地方得罪了你吗?”女子生气地问。 2lo:a{}j
“那倒不是。只是那个地方有点···,况且又这么晚了。” 2lo:a{}j
“真是莫名其妙。开车是你的工作,把客人送到要去的地方,然后收钱。出租车不都是这样吗?” 2lo:a{}j
“对,您说的没错,不过……” 2lo:a{}j
“不过什么?你如果真不想去,我可以下车,又不是只有你这一辆出租车。但我告诉你,我可能会记下你的车牌号码,打电话去你的公司投诉。” 2lo:a{}j
“知道了,我去!” 2lo:a{}j
车跑了起来。过了一会儿,女子问: 2lo:a{}j
“你还在生气吗?” 2lo:a{}j
“我生什么气呀。我只是说不太愿意去,并没有生气。不过刚才我想了一下,惹客人不高兴,我该道歉。” 2lo:a{}j
“究竟为什么呢?” 2lo:a{}j
“您还是别问了。” 2lo:a{}j
“我想听。” 2lo:a{}j
“可是,并不是什么好事。” 2lo:a{}j
“你说好了,我就是喜欢听些怪事。现在的人啊,哪个不好奇。” 2lo:a{}j
在女子催问下,司机只好以实相告: 2lo:a{}j
“这种事情时有发生。前几天,我送一位女乘客。您知道前边有一块墓地吧?” 2lo:a{}j
“你是想说,在那一带你回头一看,乘客从座位上消失了吧?” 2lo:a{}j
“是的。” 2lo:a{}j
“你是说果有此事?” 2lo:a{}j
“以前也曾发生过。如果只是一次,过不多久就会忘了。可是,后来又接连发生这种事。年轻女乘客,一到那墓地···,您明白了吗?所以,我,不愿意往这边来。” 2lo:a{}j
“我刚才不知道。不会让你太为难吧。” 2lo:a{}j
“总不是什么好事吧。怎么样?您可以改乘其他车吗?” 2lo:a{}j
“可换车很麻烦。再说,我认为你忌讳来这一带对自己的生意也不利呀!” 2lo:a{}j
“不知这次运气如何,墓地已经快到了。” 2lo:a{}j
车并没有减速。 2lo:a{}j
女子突然在座席上惊叫起来: 2lo:a{}j
“哎呀,怎么回事?我的腿不见了!摸也摸不着。没有了!消失了!啊--,腰也没了,肚子下边都消失了!怎么办呀?!为什么会这样?!胸也没了,不行了!不要哇!不要哇!救命啊!快想办法救救我!我不想消失。求求你,救命啊!” 2lo:a{}j
不大功夫,在悲鸣声中整个人全部消失了。司机回过头自言自语道: 2lo:a{}j
“又一个,究竟是怎么回事呢?真搞不懂。结果又是白跑了,没钱收。所以,我真不愿意送女乘客来这地方,可是……” 2lo:a{}j
2lo:a{}j
2lo:a{}j
人是奇怪的动物(读后感) 2lo:a{}j
2lo:a{}j
翻译完小说【忌讳】,坐在电脑前发呆。小说虽然是超短,但我却抽了四五支烟,似乎才找到一点答案。 2lo:a{}j
凡事知可为而为之属正常,可世上的人却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也屡见不鲜。这跟“明知征途有艰险,越是艰险越向前”完全是两码事。那么就要看一看有些事做之前明明已经知道结果可能会适得其反却偏偏要去做的人的心理了。 2lo:a{}j
就说抽烟吧。谁都知道抽烟危害身体,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包括我自己)还要去抽。首先,烟本身对人有一定的吸引力,其次,抽烟的人大多有一种侥幸心理,认为有的人抽一辈子烟不也没事吗,厄运并不一定降临到自己头上,所以明知不好却照抽不误。而到最后灾难降临时再后悔也无济于事了。 2lo:a{}j
我去年春节之前接到一张订单,把一批货从石家庄运到深圳。接单之前已明明知道春运期间铁路运输肯定出问题,很难按期交货,但一想到失去订单颇为可惜,若运气好不出问题,拒绝此单岂不白白丧失了一次机会,加之客户又说若此单不接下来,下一单可能也不给你做了,所以硬着头皮还是接下了订单。结果不难想象,货运列车在湖南境内给客车让路,迟了近三个星期才到深圳,最后劳民伤财,赔了夫人又折兵。 2lo:a{}j
这种事情不胜枚举。 2lo:a{}j
再回头说这篇小说。 2lo:a{}j
的士司机之前已有过教训----深夜载年轻女客去墓地附近,最后客人消失,收不到钱。但拒载的话,客人可能会打电话去投诉他(是可能,不是肯定),车是硬着头皮往前开,若是平安送完客人便可拿到车钱,中途拖拖拉拉地犹豫曾建议客人换车(这跟抽烟的人想戒又戒不掉极为相似),在被客人以换车很麻烦为由逼迫期间,车已接近墓地(这跟接订单前曾想拒绝客户,可客户说如果此单不接,下一单可能也不给你了也极为相象。是可能,不是肯定)。结果又是年轻女客消失,拿不到车钱。(作者选年轻女子作乘客,有无其他用意,请各位帮我想想)。 2lo:a{}j
人就是如此矛盾地生存在世上。很多事情都是在被利诱、恐吓、莫名的驱使下(男女间容易办事)去做的。 2lo:a{}j
奇怪的动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2lo:a{}j
2lo:a{}j
2lo:a{}j
2lo:a{}j
【真相】原文 2lo:a{}j
翻译/老人家 2lo:a{}j
2lo:a{}j
“你承认刚才说的事跟案件有关吧?” 2lo:a{}j
审讯室里,刑警在问话。室内还有一人,坐在桌对面的椅子上,是个三十五六岁的男子。 2lo:a{}j
“当然承认。” 2lo:a{}j
“按你所说,你是深夜在路上走时,被一个年轻人袭击的。” 2lo:a{}j
“是的。那家伙好像有点喝醉了,不过我说不准是不是真的醉了。总之,他突然挥刀冲了过来。” 2lo:a{}j
“究竟是为什么?想要钱?耍酒疯?还是跟你有仇?你什么线索都没有吗?” 2lo:a{}j
听了刑警的话,男子摇了摇头。 2lo:a{}j
“毫无线索。请看一下我这身衣服,像是有钱人吗?再者也不像是干外出收钱工作的吧?” 2lo:a{}j
“那倒是。” 2lo:a{}j
“至于跟什么人结过仇,就更无从想像了。您大概调查过了,我在一个小博物馆工作,不会遭人妒嫉;又是独身,男女关系方面规规矩矩,没有抢过什么人的女朋友;更没有向别人借过钱或借钱给别人。” 2lo:a{}j
“总之,就是那家伙挥刀袭击你,因此你闪身夺过刀,并且在撕打中刺中了对方。” 2lo:a{}j
“正是如此。我没想刺死他,可是如果我不还手,那么死的就是我。当时已顾不了那么多了。” 2lo:a{}j
“所以你是正当防卫啦?”刑警说。 2lo:a{}j
男子点头道: 2lo:a{}j
“事实就是这样吧?!” 2lo:a{}j
“如果有目击者作证,此事就可以简单结案了。” 2lo:a{}j
“是吧!我想如果有人在旁边看到就好了。也许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还也许会过来帮我的忙,抓住那个人,问明白他究竟想干什么。可是,实际上旁边谁也没有,一切都不如愿。” 2lo:a{}j
刑警歪着头抱着膀,听着男子的话,时而翻翻卷宗。 2lo:a{}j
“是啊!你的话也许是对的。可此案处理起来很是棘手啊!你以前也遇到过同样的麻烦。大概是一年前吧,在一个无人经过的地方遇袭,结果你夺过凶器,把对方杀了。” 2lo:a{}j
“不要说是我把他杀了。我是为了自卫采取迫不得已的行动。结果,那家伙死了。” 2lo:a{}j
“或许如此。可是,为什么这么相似的事情再次发生呢?” 2lo:a{}j
“我不知道。这并不是我的错。问题在袭击我的人身上。” 2lo:a{}j
“那倒也是……” 2lo:a{}j
刑警陷入了沉思:可能这家伙不断恶语伤人,向人挑衅,有人应战则正中其下怀,趁机把人杀掉。以此为乐。是不是变态呀。但是又没有任何这方面的证据。如果问他本人,他当然不会承认,恐怕反倒会伤了他的自尊。刑警叹了口气说:“真头疼!” 2lo:a{}j
“请设身处地为我想一想。莫名其妙地被人袭击,而且是两次。警察认为其中肯定有什么蹊跷,这也不足为奇。怀疑是你们的工作,我当然理解。可作为我来说,只能以实相告。信不信那是您的事。我完全不明白到底是为什么。也许有一个坏蛋跟我长得太像了吧。” 2lo:a{}j
“没有。凡能想到的可能性我们都调查过了,做全面调查是我们警察的工作。不过什么也没查出来,关于凶器我们也调查过,查明不是你的,而是袭击你的那个家伙买的。” 2lo:a{}j
“既然知道是这样,您还对我有什么怀疑吗?” 2lo:a{}j
“唉……” 2lo:a{}j
刑警叹了口气。看来再查也查不出什么来了。绞尽脑汁仍得不到任何答案,真不知到底该怎么办。 2lo:a{}j
刑警望向窗外,脑子里变得一片空白。过了一会,再把视线转回到这个男子身上,觉得他面目可憎,令人感到十分不快。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家伙,社会才变得这么乱。我的人生这么不顺,也是因为这家伙。刑警想着想着,憎恨之情上升为杀意,手不知不觉滑向了手枪…… 2lo:a{}j
可是,这是审讯室,他最终还是没有拿出枪来。 2lo:a{}j
刑警恢复了冷静。原来如此呀!社会上有形形色色的人,当然就难免有这种无法解释的莫名其妙的家伙。 2lo:a{}j
“您还在怀疑我吧?”男子问。刑警答道: 2lo:a{}j
“不,我完全相信你的话。至少,我……” 2lo:a{}j
但是,问题是上司们会怎么想。我越是为这个男子极力开脱,我的立场就越发被人怀疑。 2lo:a{}j
2lo:a{}j
2lo:a{}j
真相是什麼(读后感) 2lo:a{}j
2lo:a{}j
2lo:a{}j
第一遍读这篇小说,我没看懂。本来这种泡沫式的东西,只不过是茶余饭后的一种消遣,没必要细究.可看不懂总是心有不甘。好在不长,就又看了一遍.这次发现了其中的寓意,反倒激发了兴趣。 2lo:a{}j
2lo:a{}j
案情真相是什么,作者并没有明明白白告诉我们。 2lo:a{}j
2lo:a{}j
警察面对当事人,问来问去也是不明所以。因为调查结果证明,案发过程极为简单,想要查明原因,反倒不知该从哪个角度去考虑为好。这就是所谓的当局者迷。可是当“刑警望向窗外,脑子里变得一片空白。过了一会,再把视线转回到这个男子身上"时,他的思维已经从案情的考虑中脱离出来了,就是说他已经不是以警察的身份,而是以一个普通人的身份来看这个男子了,这时他"觉得他面目可憎,令人感到十分不快。就是因为有了这种家伙,社会才变得这幺乱。我的人生这么不顺,也是因为这家伙",手就忍不住要掏枪杀了他。警察看了这家伙,都忍不住要杀他,更何况是别人呢。 2lo:a{}j
2lo:a{}j
有时世界上的事就是这么奇怪,当你看一个人不顺眼时,就会越看越不顺眼,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看到你我就倒霉"。把自己的不顺利,社会的问题,全都归罪于该人,恨不得杀了他而后快。理智正常时还可以控制,如果喝了点酒,就可能做出过激的行为了。可这个人本身有错吗?有罪吗?没有!就像小说里说的:"这并不是我的错。问题在袭击我的人身上"!只可能是他的样子长得对不起观众,"面目可憎,"别人要杀他,他怎么办,只能自卫。 2lo:a{}j
2lo:a{}j
警察在自己的下意识动作中找到了答案,知道了真相。 2lo:a{}j
2lo:a{}j
这反映了一个社会问题:人们往往把自己的不顺,自己的失败,归咎于人,从而做出一些危害他人及社会的事;警察的心理告诉我们:有些真相、实话,只可以想想,不能说出来,说出来也没人信。 2lo:a{}j
2lo:a{}j
当然,对作品的理解,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上只是我自己的浅见,不是答案。 2lo:a{}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