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499阅读
  • 4回复

家门口的旅行之二十:印象黄岩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10-21
— 本帖被 溪畔青篱 执行加亮操作(2008-10-24) —
印象黄岩山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于登山,历史文化的积淀与宗教的神秘,往往是诱我前往的原始动力。刘禹锡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真真切切道出了我常有的游山心态。于家乡的方山、羽山、翠屏山、松岩山与瑞岩山,因了那些久远的故事,因了那些早已化为烟尘的往事,总是充满激情地去攀登。登山的途中,仿佛风景是其次的,走在弯曲的山道上,遥想那些前尘往事,便有些酒醉的飘忽,而我,常常迷恋这感觉!对于黄岩山,也是如此。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史书和历代县志均载,唐天授元年(690),因县西的黄岩山,永宁县更名为黄岩县。台州最早的地方志——南朝的《临海记》记载:黄岩山“在县西一百二十里。又名仙石山,山上有石驿三面壁立,俗传仙人王方平居焉,号王公客堂。又云山顶有黄石故名。”黄岩山,黄岩县名由来的山,这座本该是黄岩最著名的山,如今却最默默无闻,它湮没于黄岩西部圣堂的群山之中。1300年来,除了历代县志及史书的记载,几乎从不被人忆起。直至80年代末,一帮编写县志的前辈们在多方考证后,终于在当地村人的带领下,翻山越岭,找到了曾经让“永宁”更名“黄岩”的黄岩山与黄岩石。而我,1997年才第一次知晓黄岩山,2002年为《黄岩志》拍摄扉页照片,首次登上黄岩山,见到了“三面壁立”的黄岩石,那高耸而突兀的仙石,让我印象深刻。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十月里的一天,秋高气爽,想着要重拍黄岩山与黄岩石,我们背上摄影包,继续着家门口的旅行。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过宁溪,车子一路伴着黄岩溪而行,至圣堂后,沿黄岩溪小源继续前行,过萌菜洋村,将车停在洋头村的一座老桥旁。穿过溪流,开始了登山的旅程。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黄岩溪有大小二源,大源上游有已开发的黄岩大瀑布景区,小源流经黄岩山旁,大小二源在圣堂会合,会合处建有“浙东浙南部队会师纪念馆”。如今的黄岩溪因为挖沙遭到了很大的破坏,只有上郑村以上,尤其是圣堂以上才有较原始的溪流风貌,清丽动人。黄岩山下的溪流,便是一派悠然。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走在溪边的田埂上,澄澈清冽的流水从平坦的石头上滑过,鸟儿轻点水面,悠然欢快,潺潺的水声丝丝入耳,成熟稻谷的香味随风弥漫。即将登山的时候,浓郁的田原气息,恍惚将我引入了遥远的汉末。那个曾经声名显赫的山东人王远,一身道服,飘然于此,留下了不尽的神话与遗迹。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于当地,关于黄岩山,一直有着很多的传说。村民们都称那块高耸的黄岩石为弈棋岩,说是当年仙人们就坐在那石头上下棋的。2005年,上郑乡政府曾经想开发黄岩山,投入了一些经费,修起了不错的山路,后来因为资金不足,有一段路没能修通,开发一事也就淡了,直至了无痕迹。为树《黄岩县名记》的石碑,我那时多次来到黄岩山。负责修路的老李曾带我绕着黄岩山转了一圈,那是我第一次完整领略黄岩山的风光,沿着峡谷间的溪流修筑的卵石小路与石级,蜿蜒于茂密的林间。一路有瀑布与奇岩怪石,景色怡人。犹记得山顶有一段落满厚厚松针的山道,阳光透过密密的松林,斑驳地落下来,踩在松软厚实的红色松针上,脚底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这样的穿行,温馨逼人,令我留恋不已。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没有了老李的带路,怕自己迷路,不再绕山而行,直奔黄岩石。这样的选择很费体力,一路都很陡峭,但是路近。由于几乎无人行走,三年前修的路,已被茂密的芦苇与树枝覆盖,时不时还有蛛网缠绕,我只好挥动树枝开路。有一段长长的、近似垂直的阶梯,被H称为天梯,我们惊讶地发现,那是一段会唱歌的天梯。踩在上面会发出清脆的声音,宛若大珠小珠落玉盘,随着脚步的舒缓而起伏跌宕。H一边感叹着山路的陡峭,一边不住地淌汗。轻易不出汗的我,流了满头满脸的汗后,终于来到了山上的黄岩石。黄岩石旁树着《黄岩县名记》的石碑,正面是喻长霖所书的“黄岩山”三字。H惊叹喻榜眼的字雍容大度,我也觉得这三字从容润泽,与静默的青山极为契合。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黄岩石三面壁立,从山下观之,高耸壮观,约有四五十米高;站在顶端,却平坦如履,状如圆盘,网格状的凹凸纹路恰似天然棋盘。站在石上,正午的阳光倾泻而下,微风徐来,颇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气势。山谷里,沿溪种满庄稼,Y形的谷地金黄与碧绿交织,一片艳丽;通村公路却细如白色的飘带,镶于金黄与碧绿之间;白墙黑瓦的新屋混淆于石头房子间,尤为醒目;放眼处尽是苍翠的青山,连绵起伏,无穷无尽。朵朵白云投射在大地上的影子瞬息万变,时而如恐龙,时而如海豚,时而如奔马……亮丽如锦缎般的景色让人心境明澈,情不自禁地盘腿坐下,双目微闭,双手合十,只想给自己的脑子来一次大扫除。轻微的林涛与细柔的流水声缠织着,不紧不慢,如远古的乐曲。舒缓淡然的感觉带来淡淡的欣喜,让我忆起在喀纳斯的小木屋里,听图瓦老人用一节细细的空心的草茎吹奏曲子,悠长低回的声音,带来古老又生活的感觉,仿佛听到了光阴的碎裂声,在一地的碎片里,看到了自己的心灵,一如此刻的我。想象王仙人当年在此修道会客的情景,想象仙人与仙姑关于“苍海桑田”的对话。王仙人即王远,字方平,汉献帝时任中散大夫,一个据说能预测天下兴亡的奇人,突然就弃官从道了,也许,那是心灵的呼唤,是一份无法逃脱的仙缘。讶异王方平还是一个生猛的超级名人,黄岩山因他而名震天下,县名因他修道的山石而改;他的粉丝绵绵不绝,时光流逝了700年,五代时期,福建的卢氏到黄岩寻访王方平的石室,从而定居乌岩,成为黄岩卢氏的始祖;穿越了近2000年的时空。他的光芒依然,说起道教,必定有他,今日的我,也奔他而来!突然觉得,这是个适合寻梦的地方:这样的一块清净地,可以看天,可以听鸟,可以观山,可以闻水,可以想象,也可以发呆……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那一天,闭目在经殿香雾中,蓦然听见,你颂经中的真言;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转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世,只为在途中与你相见。”光阴,以它的柔韧,无声无息地卷走了,一地又一地的生活碎片;前尘往世啊,烟云般散尽;而我,依然执拗得如仓央嘉措所言,每每于苍凉和寂寥中寻梦,只想于今世中寻些前生的痕迹,从而行走不止。关于黄岩山与黄岩石,我想,自己终究是寻到些踪迹的。就在第一次来时,我的相机无意间给了我惊喜:悬崖一侧那硕大的形如“黄岩”二字的漫漶石刻,如今依然在阳光下默然。遍寻史书,却没有只言片语的记载,这样的谜团不知何时能解,而我,宁愿相信,那是1300多年前的先人因感念王方平而为。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泰戈尔说:“天空没有痕迹,但是鸟儿已经飞过。”四季更替,岁月如歌,青山却依旧。山下那一对正在打稻谷的老爷爷老奶奶,目光详和,刻满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甜蜜与满足,在秋日的阳光下,在金黄的稻香里美丽异常。于他们,“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不是誓言,也不必刻意,只是最自然不过的生活常态。听两位老人讲要用浑圆的新米酿酒,我恍若嗅到了米酒的香甜,心儿瞬间充满温暖。这样简单的生活,这样静默的黄岩山,这样清透的溪水,这样馨香的空气,是我的梦中家园。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jEDGKLq  
      经历过苍海桑田的变迁,经历过仙风道骨的熏陶,今日的黄岩山,重归宁静。于我,黄岩山今后是否寂寞与喧嚣已不重要,不管走到哪儿,心灵深处那一席温馨又从容的记忆里,始终会有它。是的,那里,有我的黄岩山。
离线开心林

发帖
149
蜂蜜
1721
威望
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0-22
写得好,又有历史知识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0-24
黄岩山应该很美吧,有空闲的话去走走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0-24
我是江苏人,对于黄岩的了解就是从柠檬的笔下知道的:) ;jEDGKLq  
看你引用泰戈尔的诗,想来也喜欢读他的作品吧。为遇到共同喜好的朋友,遥握~~~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0-24
一篇不错的文章,加亮!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