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6598阅读
  • 7回复

家门口的旅行之十九:悲情松岩山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柠檬
 

发帖
123
蜂蜜
8088
威望
48
宣传贡献值
14
交易币
0
好评度
136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08-28
悲情松岩山
^&8FwV]  
^&8FwV]  
        松岩山位于澄江街道,距城区7.5公里,又名北松岩,与温岭的南松岩遥遥相对,都属雁荡山的余脉。山上奇岩怪石林立,是我走过多次的地方,最远的一次,在向导带领下,连续行走七个小时,从天梯出发,经前后寺、三童山、仰天斗回到岱石庙。当时,站在三童山顶上俯瞰,脚下万丈深渊,心儿便有些抖,怕自己脚下一滑,掉到三个童子的脚下,从此粉身碎骨。只是对面的成片石壁高大巍峨,磅礴的气势让我一时疑惑,自己是否站在张家界的贺龙公园里。 ^&8FwV]  
^&8FwV]  
      松岩山是载入《中国名胜辞典》的省级风景区,面积4075公顷,分前山与后山景区,以天梯石磴相连,天梯、层崖瀑、莲尖坪与石大人峰为松岩四绝。只是今日的层崖瀑,须在大雨后方可见其秀美的景象,我每次都无缘,只在单车独步拍的照片上见过它的秀丽,依稀体会到“层崖瀑溅千珠碎,叠障霞披万叶丹”的风采。 ^&8FwV]  
^&8FwV]  
      初夏的一天,想着要去找寻传说中的茅篷(古代僧人或居士苦修之所,狭窄矮小,仅容一人),我们从岱石庙开始了松岩山之旅。 ^&8FwV]  
^&8FwV]  
     岱石庙始建于南朝刘宋年间(420~422),供奉岱石尊王,清同治时被歧田寨头目屠敖三一把大火烧毁,同治八年(1869)重建,大殿雕梁画栋,旧时每年正月,台州各县群众纷纷来庙祈梦。岱石庙的迎神会规模宏大,曾是台州较大而有名的庙会。明洪武十三年(1397),黄岩大旱,乡民于庙祈雨感应后,朝廷便下旨春秋致祭。从此,每年的三月三与九月九,由石柜岙、凤洋、江田与江田和4村轮流举办盛大庙会。如今早已不复内容丰富的庙会了,今年的三月三我曾来过,除了请戏班子来演出,似乎没别的活动。不过看戏时的人山人海,多少还能让人想象当年的盛况。 ^&8FwV]  
^&8FwV]  
      平日里的岱石庙总是静寂的,老人们三三两两地坐着,更象是一个村人休憩的场所。岙里村后的一片橘林,沿松岩溪逶迤的石头路就是松岩古道的起点。那个开一辆卡车,在城里叫卖“石柜岙山水茶”的小伙子,就是用的松岩溪水。每次来,都能看到他在灌水。 ^&8FwV]  
^&8FwV]  
      找不着那份熟悉的感觉,我很快就迷路了,于是不断向村人打听上山之路。村后的一切让人瞠目:代之葱郁橘林与潺潺流水的,是一派繁忙的工地景象,挖掘机与运土车让这里尘土飞扬。没有橘林,没有溪流,也没有逶迤的石头古道!所有的美丽,都深埋于黄土之下!工业园区的建设延伸至半山的石峰洞下,原本掩映于青翠山林间的石峰禅院,被这么一砍,突然有了些怪异的感觉。而被南朝的宋武帝敕封为岱石尊王,中国道教《洞天福地记》中载的第三福地石磕山——岱石山,生生被拦腰截断。曾被赞为“青云生足下,赤日照襟中”、“怪石遮天小,彩云收袖底”的石大人峰,失却了苍翠的依托,显得憔悴而突兀。 ^&8FwV]  
^&8FwV]  
      想起刚刚发生的汶川大地震,想起十年前看到的一篇关于地质水文专家黄万里的文章,想起他对三峡建设的忧虑,想起他对这个浩大工程可能诱发地震与气候变化的担忧,想起他因了这痛的死不瞑目;想起地理专家张晓分析水库影响地震的六大要素时,紫坪埔水库竟符合其中的五条,我的心也痛了起来。站在层崖瀑边看山下的一片黄土,及黄土中央几间尚未被拆的老屋,H发出“真象荒漠”的叹息。而我总觉着,天然荒漠自有它存在的理由,硬生生被扯出来的荒漠,才是地球母亲最不堪的伤口,血与泪,都在心里默默流淌。终有一天,惩罚会降临在我们头上。 ^&8FwV]  
^&8FwV]  
      层崖瀑之上建的道观比以往又有了扩展,彻底破坏了这一景观的连续性。而被赞为“危梯阪上步虹霓,望入松台路转迷”的松台瀑,是松岩古道十八盘的起点,就在层崖瀑之上,据说高大宽阔,气势壮观,如今已不可寻。只是山路越发逶迤了,不久就来到了峭壁间的天梯,直上云霄的天梯几近垂直,有430余石级,位于高耸的几块巨石间,奇险如一线天,被称为“古仙百步”。走在其间,即便炎夏也是凉风呼啸。大汗淋漓的我们,就在这里享受清凉,感受“云深不知处”的奇绝。回望来路,感觉如诗:“峰峦半壁面生奇,路绕云根步步梯。别有清凉朱履会,地天一眼万山齐。”据《舆地纪胜》、《赤城志》与历代省府县志记载,家住山下岱石村的王子松,于唐咸通七年(866),在山顶遇仙升天。今日的王仙姑升天遗址就在一块巨石之上。 ^&8FwV]  
^&8FwV]  
      山上的前后寺都是禅宗寺院,又名法轮寺与常寂寺。为元代瑞岩寺方丈秋江所建,其弟秋月当年居南松岩的水月禅院,使南北松岩都成为佛家胜地。后临海藉高僧无愠也退隐于此,《佛祖纲目》中载:“松岩在万山之巅,人迹罕到。愠至,悉谢遣徒御,但缄一书寄寺众,众发缄,乃退院上堂语也。遂抵岩泣请还寺,愠坚拒不允。甲寅,东夷闻愠名,使者入贡中国,兼奏请住持。愠至南京,以老病力辞。上悯而不遣,留处天界。时学士宋濂,遇休沐,必访愠,剧谈道妙。” ^&8FwV]  
^&8FwV]  
      于秋江,无愠在《礼秋江和尚塔》一诗中有“活葬松岩二十年,眼睛鼻孔尚依然”的传奇之句。而我,则喜欢无愠的诗,他是一个有才气的僧人,他的诗,清幽淡然,有着佛家的清爽稚拙意味。读着“扫迹千岩里,柴门久不开,正逢新雨后,忽见故人来。烧筍供茶碗,烹薇荐粥盃。欲留君共住,分石坐堆堆”、“杳杳柴门尽日开,游人多是半途归”,那些苦修的日子,仿佛都充满了盎然的诗意。 ^&8FwV]  
^&8FwV]  
      经过法轮寺时已是正午,早已饥肠辘辘的H,看到屋檐下站立的一排人,都整齐划一地用手抠鼻孔,便不再有食欲,尽管我声明,接下来也许不再会有吃饭的地方。 ^&8FwV]  
^&8FwV]  
      后来,常寂寺带给我们一份惊喜。掩映于一片竹林之后的常寂寺,寺如其名,常常是寂寞的,除了这里的僧人,几无外人光顾。该寺曾于1929年焚毁,1931年由黄岩籍名僧谛闲大师重建。这里的大雄宝殿是座老建筑,檐下的木头雕塑颇精致,只是被金漆重新漆过后,缺乏了原本的古朴生动,让人惋惜。但是殿内的整洁清香却让我心生好感。桌子上放着几叠经书,地上整齐地摆放着打坐诵经的蒲团,边上燃着檀香,空气中弥散着淡雅的香气。游走于家乡,习惯了寺院里一堆堆人群打麻将与五家之熙攘景象的我,讶异于深山里如此纤尘不染而肃穆井然的寺院。后与从山下回来的心德禅师交谈,颇有缘分的样子。心德目光澄澈,心静如水,是那种极为少见的修行之人。他还从冰箱里拿出了珍藏的手打面,亲自生火洗菜,我下厨,为H烧了一大碗真正的素面,终于驱走了他掏心掏肺的饥饿。 ^&8FwV]  
^&8FwV]  
      心德禅师厨房里的整洁又一次震惊了我,让我相信他修行的决心。他说自己与同道们于四年前从贵州来到这里,当时那份苦差点让自己放弃,靠着一份信仰才坚持下来。看着他,我想起了无愠所言:“心无可了何须了,道本无成作么成。野性好与泉石伴,隐居不是为逃名。闲到心闲始是闲,心闲方可话居山。山中胜有闲生活,心不闲时居更难。”看得出来,他是个心闲之人,自会成为一个有道行的僧人。 ^&8FwV]  
^&8FwV]  
      向心德禅师打听了去茅蓬的走法,我们便急切上路了。 ^&8FwV]  
^&8FwV]  
      不知翻过几多的山头,也不知穿过几处竹林,传说中的茅蓬却始终不曾出现。突觉一阵阴森之气,眼前的一片竹林里有着许多莫名的摆设,路边的一张破桌子上放了两瓶水,瓶子上横一大石头,石头上又放一破塑料衣架。整个长方形的空地上摆放着许多奇怪的物件,地上堆着一堆堆石头,一些小瓶子或是罐子都被倒扣在小树上,树上还拉着挂了黑色塑料袋的绳子,黑袋子随风飘荡,鬼魂似的怪诞。所有的东西似乎都正对着远处那座木头房子,房顶上一个上尖下圆的不锈钢器物闪闪发光,直刺天空,诡异的氛围让我毛骨悚然,不禁倒退几步。我们互相鼓励了一会儿,我还嘱H万不可进入,才战战兢兢地从旁边走过。想起回来时还要经过,心儿充满莫名的恐惧。 ^&8FwV]  
^&8FwV]  
      终于来到茅蓬,一座窄小的破门上写着“西游记”、“三皈依”之类东西,还有一首诗。一位四十来岁的女居士,将我们引见给了所谓的万弘师傅。万弘正在屋顶上修太阳能热水器,穿一件有些脏的李宁牌运动衣。他看我的第一眼,让我感觉这双眼睛里跳动的欲望,丝毫也没有佛家气息。女居士对他的崇拜让我很是不解,万弘近乎逼迫着我们,去学习背诵他所谓悟出的佛法“西游记”、“三皈依”,又让我顿生反感。站在山顶巨石上,万弘指出他选择这里建茅蓬的理由,阐述此地左青龙右白虎、三狮抢绣球等等风水之绝佳的种种,听得人云里雾里,还非得让我们赞同不可。我于山顶曾想逃离,却被他斥回。路上听他口里诵着不知什么经,便试着问他关于大乘佛教与小乘佛教的区别。他说小乘与大乘就如小学与大学,学小乘的是小学生,而学大乘的就是大学生。啼笑皆非的回答,让我彻底明了他不过是个伪佛者。其实小乘与大乘都是在释迦牟尼逝世后,佛教分化出来的不同派别,它们主要在信仰修证和教理义学及各自依据的典藉上有所区别。大乘把释迦牟尼神化,提倡三世十方有无数佛,宣扬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把成佛渡世,建立佛国净土作为最高目标;小乘则把释迦牟尼视为教主,坚持原教义,只追求个人自我解脱,把“灰身灭智”,修到阿罗汉为最高目标。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各派,如净土宗、曹洞宗,都是在大乘佛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纯中国佛教派别。 ^&8FwV]  
^&8FwV]  
      在茅蓬折腾了两个多小时,万弘依然不想让我们离去。我不住地拽H的摄影包带,暗示他快快离开。来到门口,万弘还追问我们他的诗写得如何,我们只有违心地交口称赞。在那两个多小时里,徒手的我们,自然不能与手拿柴刀的万弘抗争。我们不仅帮万弘干活,还用了很多溢美之词,只为了能早些离开。想起路上的诡异与茅蓬的歪邪之气,我感到了佛教的悲哀,也怀疑了女居士的向佛之心。无法想象,如果没有H,我是否能从茅蓬逃离。只是,从此对茅蓬,有了很不堪的记忆。 ^&8FwV]  
^&8FwV]  
      回到天梯时已经五点多了,夕阳下的巨石上竟有三人在玩攀岩,一人还与我热情打招呼,说是很长时间没攀了,怪想的,就来了。我们坐天梯的石级上看了会儿,H问我咋认识了一群攀岩的朋友。我便说出门在外都是朋友啊,其实我真的不认识他们。 ^&8FwV]  
^&8FwV]  
      这一次的松岩山之旅,充满了惊险与诡异,带给我丝丝的痛楚。松岩溪的消失,工业园区的进驻,揭开了一个省级风景区悲情的序幕。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知还会有怎样的不堪?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08-28
悲情松岩山,好! ^&8FwV]  
虽然与你有同样的心结,却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形容。 ^&8FwV]  
^&8FwV]  
2003年年初,就走了一些文中提到的地方,产生过强烈的再次细游的愿望,可是至今没有再次重游。感谢柠檬,让我知道了一些原来还不知道的东西,看到你写出了松岩山悲情的一面,甚感欣慰。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丝雨拂思

发帖
737
蜂蜜
14276
威望
33
宣传贡献值
1
交易币
0
好评度
6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1-28
我只记得在我上初中时一次学校组织的春游去过"连尖坪"与"石大人",但从不知道它俩仅仅是松岩山景区的一部份.读了柠檬 的文章,真的很想去寻幽访胜一番!不知是否有同行者!
丝网千千结  雨幕重重帘  拂心千秋笛  思静百年泉
离线南竹子

发帖
615
蜂蜜
12382
威望
5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2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1-28
为作者的博闻强记而倾倒。有增长了不少的知识。
泥土里,
收集拼搏的语言。
憋不住,
给大地开一个眼。
冒尖了,
既虚心又委婉。
做一次总结,
继续向上伸展。
一朵绿色的云,
和太阳把理想畅谈。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1-29
悲情松岩山,工业园区的进驻,自然环境的破坏,还有茅蓬发生的一幕,无不让人对松岩山有着深深的失望。不过,常寂寺的遗世独立带给我们一份惊喜,也算是不虚此行了!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秋雪

发帖
6146
蜂蜜
25141
威望
58
宣传贡献值
1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84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9-01-14
楼主真的博学多才呀!欣赏了!
奔忙于生活的我,闲时爱在书本上找些不知名的东西,喜欢爬在格子上写些不痛不痒的文字。
离线山头银

发帖
148
蜂蜜
258
威望
1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2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3-09-07
松岩山的另一面!感谢楼主的精彩描述! ^&8FwV]  
^&8FwV]  
牛,真牛! ^&8FwV]  
^&8FwV]  
^&8FwV]  
好,送花花啦~~~ ^&8FwV]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3-09-08
四年前去了次松岩山,就见岱石庙后面的山谷成了荒漠,听当地说是要建工业园,直觉可惜了,这么优美的一个地方被人为的破坏,毁了!今年初夏再去松岩山,见那片被开发过的地方大致荒芜着,是不是放弃原先建工业园的计划了? ^&8FwV]  
对了,常寂寺在哪个路段呀?我去了几次那里,只看到法轮寺,没见过常寂寺呢?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