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40阅读
  • 2回复

白斩鸡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12-26
;w^-3 U7:  
妻子总抱怨儿子:只学到父亲的急躁和马虎,却不曾学会其“以书为妻”之秉性。其实,不用她絮叨,也不必含沙射影;我有自知之明:确实马虎了得。凡事不求甚解。比如,到如今我还不知道那佳肴名为“白斩鸡”?“白蘸鸡”?抑或是“白切鸡”?没办法,本性难改,能得过且且过。 ;w^-3 U7:  
幸好,不论是“斩”,是“蘸”,是“切”,还就一个“宰”字!其主体依然离不开一个“鸡”字。这很重要!起码不必担心张冠李戴,分不清鸡鸭,让人笑话。老家的农伯老是嘲笑读书人分不清麦苗和韭菜。然两者极为相似,并排摆放确不是好分;特别来自城市之人,知识源自课本。可我农村长大,如果连鸡鸭分不清楚,岂不是太授人笑柄。对于这类两脚着地的动物,除了鸡外,其他的肉味道我实在知之甚少!平常没什么念想,更谈不上瘾头。鸭肉,鹅肉,好像尝过;麻雀,鸽子,依稀不敢下筷;至于人肉,就一直不曾奢望尝试,甭管其谣传得如何细嫩鲜美!不必过于纠缠其名字到底为何,其工序不外乎先“宰”再“斩”后“切”,最后止于“蘸”。至于“白”字,多因其肉色白净之故吧!更也许因其白水清煮,不曾煎炒、油炸之故。 ;w^-3 U7:  
西风渐吹的时候,风闻“肯德基”登陆;传播趋势呈辐射状,由中心大城市散发到周边小城,相似于外国的革命。农村合围城市之模式,也许不适合外来落户者。因仅仅局限于耳闻,不曾目睹;以至于西风劲刮,我处小城开了一爿两连间小店面时,看见鲜红的门面装饰上写“肯德基”三字招牌,我还以为书写有误;欲爬上门楣动手予以矫正。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肯德基之“基”应当是“鸡”;也就是说:这是烤鸡店,鸡的名字为“肯德”,和菜市场的“爱华烤卤店”一样;只不过来自美国。虽是舶来品,也不能随意在别人地盘糊弄人,不分“鸡”和“基”。幸好我只是心动没有行动,否则祸闯大矣!这个店堂前后很浅,就在门口零售些油炸食品,不多时也就关门大吉。除了门楣上三个大字印象较深外,其余不记得什么了。现在,我怀疑此店是假冒的;因为没有那个上校肖像标识,整个门面装饰也和现在随处可见的分店大相径庭。不过,假冒的关门,我不心疼;正宗的开业,我不惊喜。本来,国人深恨中餐后厨的脏、乱、差,指望西餐消除蝇蚊乱舞之盛况。明知同样东西在西式餐厅昂贵许多,但也愿做“冤大头”;与其说看重西式之口味,不如说更认可其厨房的清洁、卫生、安全。更有好事者,将那厨房后堂炒得神乎其神,外人更是不得进入。可丑闻不断曝光,让人不免失望之至。真怀疑那神秘化的厨房,也许就是藏污纳垢之所。  ;w^-3 U7:  
既然它不是专业的“鸡店”,只是一家快餐店,那就不必再费笔墨。言归正传!今年“五一”,我拏妻携儿去绍兴,借住朋友家;朋友盛情,特意让出单独一套房子给我全家;于是我也就不客气将其当成自己的家。日出而出,去城里各处转悠,足迹更达到周边:运河古纤道、安昌古镇。日落而归,朋友的房子就成为我的家。喜鹊不在,斑鸠独占也无妨。此等模式最好,很适合全家出外小住几日;不用担忧旺季找不到旅社而置帐篷露宿公园、街头,不仅旅费可大为节省,时间也显得格外从容。宾主两便,免得主人陪客多年,累计十次、八次出入同一景点。此法虽好,但客人须得十分牢靠;否则,被人卷包铺盖,端走锅盆。累着自己上衙门陪着小心、看人脸色,报官捉拿。因为时间充足,不免生出闲趣,心血来潮之际,上菜市场自己动手足食;顺便看看当地土特产,多长见识,更添旅途之愉快。于是,我再次认识了绍兴之“白斩鸡”。 ;w^-3 U7:  
之所以说“再”,因为我早已认识;不仅认识,还亲吻过。今日忆及,犹齿颊留香。多年前在新昌就尝过。价格甚是便宜,满满的一盘,和同伴两人根本无法扫荡尽;剩下甚是可惜,恨不得伸五指抓在口袋里当零食。那时,在饭店,只知道味道好,不曾有细打量。而今在菜市场,尽可以挨家挨户地细查察看。每家熟食店橱窗醒目处,均有倒挂,足见此味在当地之盛行。皮黄肉白而厚,骨髓鲜红带血。论斤量贩。其实,我是分不出好坏的!只是觉得不左瞧右盼、挑肥拣瘦、讨价还价,就没有了入市之韵味。过称、切块、包装,当然能省却付钱这一环节最好,可惜是我单厢情愿;带回已占之“鹊巢”,蘸着酱油悠着吃。带回之最大好处,在于不必心疼浪费,更不必担心油腻渗出衣袋而狼狈大街。味道很好,可惜我木呆,好不出个所以然!和老家的相比,依稀是肉更肥厚、更不腻。名声虽不及同乡“臭豆腐”、“茴香豆”响亮,但更让我回味。我是肉食动物,请别见怪!我本平庸,于食之“文化”一窍不通。吃“茴香豆”,不仅吃不出我的文雅来,吃多了,指不定嘴里还飞出一只麻雀来。 ;w^-3 U7:  
“白斩鸡”可谓家常便菜,南北东西随处可见。缘何独钟情于绍兴者?因在我嘴里,其味道最好。据说以乐山嘉州者最负盛名。可惜我至今还无缘品尝,也就不敢信口雌黄。与其“满目山河空念远”,还“不如怜取眼前人”!各家选材不同,加工手法小异,自然味道有别。名声各有千秋,故事各有版本。赋予各自花俏名字,更假借文人、皇帝之嘴大做文章;譬如:“杨鸡肉”、“周鸡肉”“三黄鸡”、“花坞草鸡”,颇让人坠入云雾,难辨其真面目。但万变不离其宗!任你“白斩”,也“斩”不出一只烤鸡来。如同药品的名称一样:明明是同一成分的产品,各家就喜欢大张其各自的商品名。这是正常商业行为,不曾欺诈、违规,顾客多加注意就是。 ;w^-3 U7:  
国庆在家,偶尔路过菜场,忽然想起白斩鸡;于是和妻一道,入内寻觅。不想寻遍角落不见影踪。甚是怪异!问及烤鸡商贩,答曰:禽流感猖狂时期,此鸡不熟!谁敢再吃?最后不忘夸耀自家烤鸡香美。其实,“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再说人家就好那口带血的鸡块!言者无罪,闻者并不戒。奈何,寻遍不及!只好烤鸡代之。聊胜于无! ;w^-3 U7: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2-26
对于这类两脚着地的动物,除了鸡外,其他的肉味道我实在知之甚少!平常没什么念想,更谈不上瘾头。鸭肉,鹅肉,好像尝过;麻雀,鸽子,依稀不敢下筷;至于人肉,就一直不曾奢望尝试,甭管其谣传得如何细嫩鲜美! ;w^-3 U7:  
;w^-3 U7:  
和同老爷一样俺对于什么肉都不怎么感兴趣,呵呵,看过同老爷以前写的什么<<虾蛄><面食>,看着看着会起食欲,至于这白斩鸡嘛,路过,路过.......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2-27
宁波的白斩鸡口味也不错呀. ;w^-3 U7:  
只是我不太喜欢肉类.所以一般还是敬而远之.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