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970阅读
  • 4回复

魔咒蛊惑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12-19
魔咒蛊惑 lk \|EG  
    幼儿园,老师手拿巧克力说:大家别动;于是小朋友不再自顾自己的小动作,端坐在自己位置。因为他们知道,有点心可吃。 lk \|EG  
    电影镜头,歹徒们拿枪对着珠宝店的员工说:大家别动;于是员工乖乖地举起手,眼睁睁看着珠宝被洗劫一空。因为他们知道,钱财乃身外之物,先保住性命最为要紧。 lk \|EG  
    别斯兰,恐怖分子窜入学校,携带武器、弹药恐吓师生:大家别动;于是师生不作任何抵抗、听命摆布。因为他们知道,抵抗只是无谓的牺牲,只能等待外援;同时,他们也相信,邪恶总归会灭亡。 lk \|EG  
    大茫茫海洋,邮轮泰坦尼克号遭受灭顶之灾,海水汹涌,船舱一片混乱,四处逃散,船长大声叫呼:大家别动;于是乘客不再慌乱,听从船长的指挥。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听从统一的指挥,才能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救。 lk \|EG  
    克拉玛依友谊馆,祸起萧墙,祝融肆虐,台上官员叫嚣道:大家别动;于是孩子们虽惶恐不安,但也正襟危坐等待着。因为,他们相信先行离开的“领导”,会救他们脱离火海。 lk \|EG  
    然而,这次他们大错特错了。何至是“一失足成千古恨!他们连恨的机会也没有。带着天真、纯洁、稚嫩、梦想、憧憬、迷信、敬仰,撒手人寰。刚才还载歌载舞、笑语盈盈的天堂,顷刻间成为人间炼狱。 lk \|EG  
    没有亲临现场那般撕心裂肺之痛,没有亲人生死离别的切肤之痛;习惯了矿难的发生而变得木然,甚至漠然;更为时间的流逝,抚慰、抹平了人们内心的伤痕。若不是在网络论坛《东林书院》看见网友有关“克拉玛依祭”的文章,我几乎忘记了那场惨绝人寰的灾难,忘却了那场人祸助长天灾肆虐的灾难。早在一九三三年,鲁迅先生写下了《为了忘却的纪念》;今日,我们不仅有温故的必要,更有鹦鹉学舌,狗尾续貂的必要。 lk \|EG  
    他们靠近大门,比前台的领导更有充裕的逃离时间和方便的逃生机会;可他们没有。目送官员们安全撒离,如同平日习惯于对领导的夹道迎送。他们毕竟年幼,更多的恐怕是懵懂、害怕、盲从、迷信,来不及思考、权衡舍身救人的意义和后果。于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中,却又真实地将生的希望留给了别人,留给了他们一贯信任、崇拜,甚至迷信的“领导”。 lk \|EG  
    没有枷锁,没有牢笼;四肢健全,身心健康的孩子们,坐视良机从他们眼前悄然滑过。 lk \|EG  
    然而,是什么让他们如此盲从、迷信而坐失良机? lk \|EG  
    是魔咒!是魔鬼在发号施令。 lk \|EG  
    “大家都坐下,不要动!让领导先走”! lk \|EG  
    这绝对是发自魔鬼的蛊惑!不仅没有丝毫狰狞、凶狠,反而显得那么顺其自然、理所当然,让人不曾有丝毫的提防。太习以为常了!太冠冕堂皇了!以至于到性命攸关时刻,学生幼小的心灵被蒙蔽,教师正常的判断被迷惑。于是,孩子们也就在这个魔咒蛊惑下,来不及思考,奔向地狱。 lk \|EG  
    反了一个世纪的封建迷信;死人——鬼怪神灵的迷信,终于如日薄西山,行将终寝;而活人——权力地位的迷信,却如日中天,方兴未艾。这就是一个整天自诩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这就是一个动不动拿道义、廉耻来说教的民族,这就是一个口口声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府。从孩子开始,最先接受灌输的就是:个人的利益无条件地服从于国家、民族、政府的利益。自然也服从于代表国家、民族、政府的领导者利益。听话服从是乖巧讨人喜爱;在学校讨老师表扬,在家里讨家长奖励,在同学讨同学的艳羡,在生人面前讨人欢喜。他们顺从惯了,也乐意顺从,丝毫不曾有过疑问。他们顺从老师、顺从家长、顺从上司、顺从上级、顺从领导,待到他们长大有了子女、有了学生、有了权利和地位,他们也就毫不客气反过来要求他们的子女、学生、下属、下级、百姓来顺从他们,就像自然界的生态法则: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永远延续下去。 lk \|EG  
上  世纪初,有识之士不再自醉于“四大发明”、“礼仪之邦”的陈词滥调中,毅然敞开国门迎请“德先生和赛先生”。两位先生的到来似乎可以使得病入膏肓的东方老人幡然醒悟,从此踏上科学、民主。奈何“成王败寇”之毒已入骨髓,积重难返;不是嫌药太苦无法下咽,就嫌方子太“洋”,水土不服。虽然,“赛先生”脚步总慢人半拍,但电子芯片、基因工程、航空航天等尖端技术,还算是亦步亦趋地紧追慢赶者。而同时到了门口,徘徊并张望了一会的“德先生”,却又国人生生地赶出了门外。民主、平民永远是水中月、镜中花。国人依然热衷于谈论帝王们的奇闻轶事,津津乐道于王室后宫的闺房秘史。国人眼里,万里长城永远不倒,高高在上俯视着都江堰;观摩秦始皇兵马俑,无疑比呆坐京杭运河边看船只流淌,更让人兴奋、感叹;对皇陵的探究、发掘工作,远比土地改良、种子优化兴趣浓郁许多。陈胜、吴广们高喊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揭竿而起,唯一目的就是自己取而代之,封王为相。粪土了当年万户侯,自己争着做今日之“万户侯”。不到长城非好汉!即便不能成王拜相,起码得做雄踞长城俯视芸芸众生的好汉;埋没于草莽中扶危救困、除暴安良的平民英雄是永远没有出路的。难怪施老爷子只好将《水浒》的唯一出路定格在招安,希冀有个名份,然后名正言顺地报效国家,堂而皇之地为百姓做点善事。 lk \|EG  
    指望人人舍身为人那是不可能的,指望领导率先垂范勇于断后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不用讳言“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人之生命如此珍贵,谁愿轻易放弃!蝼蚁尚且偷生,小老百姓还知道“好死不如赖活着”,何况是养尊处优的领导。然而我们该如何做?火灾现场既有魔咒飘荡,但也不乏真情闪耀。甘为人梯的老师们奋力营救保护自己的学生,并不失牺牲自己的血肉之躯。然而,他们的觉醒太晚了,大难已铸就。待到领导们个个衣冠楚楚,更确切是道貌岸然地离开,他们才如梦初醒。太需要有敢为先者出现,太需要有勇敢者挺身出来;不管魔鬼咆哮,率先带领自己学生脱离。也许现场同样一片混乱,但起码伤亡比现在减轻许多。这是不用证明,也无法证明的事实;因为等待,同样等不来有序的指挥,等不来有组织的撒离。等待衣冠禽兽们离开,纯粹是白白葬送逃生良机。不过,如此一来,严惩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勇者无论怎么样的努力,天灾是消除不了,人员伤亡也不可避免。即便是将伤亡降到最低限度,各种责难依然会纷至沓来。“目无组织领导,擅自作主,蛊惑人心……”;上司的责难,舆论的声讨,更有可能成为灾难最大替罪羊而锒铛入狱。其实,自古敢为先,总得付出代价。“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抱定“变法必流血”之信念而“自我始”。只要能保护自己的学生,无愧于自己良心,些许牢狱何足惧哉!即便名字被订入友谊馆的耻辱柱又何妨!合乎天理、合乎人性,区区魔咒岂能奈何我半根毫毛哉! lk \|EG  
    事后,中共当地各级政府煞有介事地联合发文讣告,将他们定性为因公牺牲。是愧疚?是同情?是补偿?是赎罪?因公牺牲!因什么公?就因为他们保护了26位衣冠禽兽,人类残渣?多高的待遇!死者应感谢那个魔咒,因为那个魔咒让你们获得因公殉职的机会和资格,因为那个魔咒蕴含至高无上的荣誉!真的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DC)U1  
    孩子们,你们在那边一切可好!那里没有虚伪、谎言、欺骗、罪恶吗?孩子们,请宽恕我们,现实的我们很无奈,活着也如同行尸走肉!道义软弱无力,法律苍白消极,行政偏袒包庇,暴力鞭长莫及,你们的公道,今世恐怕无法讨回。孩子们,唯有历史!我们只能相信历史,相信历史最终会惩罚那些夹着尾巴跑掉的畜牲。 `DC)U1  
    小西湖墓地静悄悄;300多座不同的坟墓,刻着不同的名字,却刻着相同的时间:1994年12月8日。
`DC)U1  
`DC)U1  
`DC)U1  
`DC)U1  
`DC)U1  
`DC)U1  
`DC)U1  
`DC)U1  
`DC)U1  
附上网络文章 `DC)U1  
克拉玛依大火消逝的300多小生命祭上一柱香 `DC)U1  
作者:草原蝴蝶 `DC)U1  
为十年前的那场大火 捧上小诗几行 为那消逝的300多小生命 祭 `DC)U1  
上一柱香 `DC)U1  
`DC)U1  
那重重落下的铁闸门 `DC)U1  
挡住了最后的希望 `DC)U1  
那欢歌笑语的会场 `DC)U1  
变成了死神狞笑的葬场 `DC)U1  
`DC)U1  
浓烟、烈焰、火光 `DC)U1  
呼号、凌乱、奔忙 `DC)U1  
摸啊,跑啊,那有生的希望 `DC)U1  
滚啊,爬啊,那是撒旦设的一堵墙 `DC)U1  
`DC)U1  
把我扑在怀里 `DC)U1  
是谁的有力的臂膊 `DC)U1  
“老师”,这曾叫了千百次的名字 `DC)U1  
在火舌中,显示出无穷力量 `DC)U1  
`DC)U1  
那歌颂的舞台 `DC)U1  
还在火光中摇晃 `DC)U1  
那“我们是接班人”的歌声 `DC)U1  
还在耳畔回响 `DC)U1  
`DC)U1  
刹那,欢颂的地方 `DC)U1  
变成泪水的海洋 `DC)U1  
刹那,幼稚的生命 `DC)U1  
就要直面死亡 `DC)U1  
`DC)U1  
冥冥中 `DC)U1  
我们隐约听到了 `DC)U1  
“让领导先走” `DC)U1  
冥冥中, `DC)U1  
我们隐约感到了 `DC)U1  
搂抱着我们的双手 `DC)U1  
是老师象护小鸡一样 `DC)U1  
`DC)U1  
把我举向窗口的 `DC)U1  
是挎像机的叔叔 `DC)U1  
把我最后退出卷帘门的 `DC)U1  
是那不知名的家长 `DC)U1  
`DC)U1  
在生死的界限上 `DC)U1  
已经没有了恐慌 `DC)U1  
在老师的拥抱里 `DC)U1  
最后的温暖,解析了紧张 `DC)U1  
`DC)U1  
“妈妈,你在哪里?” `DC)U1  
“爷爷,你在哪里?” `DC)U1  
这天堂里的呼喊 `DC)U1  
在友谊宫上空飘荡 `DC)U1  
`DC)U1  
“孩子,你在哪里?” `DC)U1  
“孩子,你在哪里?” `DC)U1  
这撕心裂肺的呼唤 `DC)U1  
在飘舞的雪花中传向远方。。。。。。 `DC)U1  
`DC)U1  
[ 此贴被梁同在2007-12-19 14:16重新编辑 ]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12-19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12-19
老爷说自己不看报纸,不看新闻,实则我才是这样的,1994年12月8日的事情,我居然在2007年尾在这里在蜂鸣在同老爷的文字里看到,事过这么多年,仍然看得是触目惊心! `DC)U1  
我想那26位是否还心安理得地活着?内心是否有一点点的自责?是否其中有个把涉嫌什么而锒铛入狱? `DC)U1  
苍天呀!现实的我们很无奈,活着也如同行尸走肉!道义软弱无力,法律苍白消极,行政偏袒包庇,暴力鞭长莫及,你们的公道,今世恐怕无法讨回。孩子们,唯有历史!我们只能相信历史,相信历史最终会惩罚那些夹着尾巴跑掉的畜牲。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12-19
如果那26个都是"泰坦尼克号"上的船长,那一串串惊心动魄的数字也就不复存在了.
[ 此贴被落在2007-12-19 15:04重新编辑 ]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12-19
这些所谓的领导一辈子都要经受良心的遣责!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