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01阅读
  • 8回复

台州城市发展史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3-11-20
台州城市发展史 
【历史篇】
 
 
         第一章 台州市的形成和崛起
            
第一节  台州的区位与地理概况
台州市位于中国东南,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部沿海,距省内三大中心城市杭州、宁波、温州约分别为215135100公里。辖椒江、黄岩、路桥三个区,以及临海市、温岭市、玉环县、天台县、仙居县、三门县。台州市区东临东海,南邻温岭市、乐清市,西南为永嘉县,西北接仙居县,北界临海市。
台州市区依山面海,地形走势由西向东倾斜,西部山脉绵延,峰峦迭起,阻滞了冬季寒流的入侵;东南丘陵缓延,平原滩涂宽广,河道纵横。市区内山脉主要为被《唐六黄》列为江南道名山之一的括苍山,它是椒江水系与瓯江水系的分水岭,其支脉展延至台州市区西部,即黄岩区等。市区有椒江、金清两大河流水系,其流域面积占了全市陆域面积的80%左右。
椒江水系是境内最大河流,也是浙江第三大河。发源于仙居县天堂尖,全长197.3公里,沿途有永安溪、始丰溪、灵江、永宁江等80多条溪、江汇入,流域面积6613平方公里,占全市陆域面积的2/3左右。自三江口至牛头颈段,称为椒江,长12公里,江面宽950~2000米,航道顺直,为纳潮河段。出海口两山夹峙,形似天然关隘,故称海门,是浙江东南海防要塞,对外开放之门户。
金清水系横贯温黄平原中部,全长50.7公里,流域面积1172.6平方公里,为温黄平原排灌与航运水道。
台州湾是境内较大海湾。位于市区东部椒江口外,系古代断裂河谷的一部分,呈喇叭状。东西长26公里,南北宽12公里,喇叭口弧长47公里,海域面积34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平坦沙泥质湾底。外有台州列岛、东矶列岛为南北屏障。湾内有浙江中部最大港口——海门港,两岸为宽广的淤泥滩涂。
台州属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受海洋水体调节和西北高山对寒流的阻滞,境内夏少酷热,冬无奇寒,热量丰富,雨水充沛,气候温和湿润,适宜柑桔、枇杷、杨梅等喜温果木和稻、麦、油菜等三熟制作物生长。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3-11-24
~}epq6L>  
~}epq6L>  
好! ~}epq6L>  
   ~}epq6L>  
~}epq6L>  
好~~好,送你花花! ~}epq6L>  
离线老恐怖

发帖
12738
蜂蜜
21096
威望
30
宣传贡献值
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1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3-11-24
~}epq6L>  
~}epq6L>  
分享你的快乐,真开心! ~}epq6L>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3-11-24
第二节  台州的历史文化
台州历史悠久,6000年前就有先民在市区一带生息繁衍。根据2010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路桥区博物馆共同组织的灵山遗址发掘表明,灵山遗址属于沿海孤丘地理环境,沿灵山东南坡的山脚狭长分布,总面积约10000平方米,现存遗址面积约30005000平方米,是一处史前至商周时期的村落型遗址,发掘范围内的文化层总厚度约为50-100厘米。出土器物中,既有大量的泥质、夹砂、夹炭等碎小陶片,也有少量的印纹陶和原始瓷器碎片和少量的石锛、石箭头、石戈等磨制石器。专家确认,该遗址具有河姆渡文化晚期特征。在河姆渡文化晚期,人们做饭的典型炊具就是这种饰绳纹的陶釜。灵山遗址把台州沿海地区的文化源头从商周时期上推到河姆渡文化晚期——大约上推了2000多年。 ~}epq6L>  
      
台州市区区域,基本为1956-1980年期间的黄岩县行政区域。夏、商、周为东瓯地,春秋战国至西汉元鼎五年(公元前112)为东瓯王国,王国都城建于黄岩县城南三十里大唐岭南麓(现属温岭市古城村,1951年从黄岩划归温岭)。据南宋《嘉定赤城志》云:“徐偃王故城在黄岩县南三十里大唐岭东,外城周十里,高仅存二尺,厚四丈。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故宫基址,台阶崇十四级,城上有乔木可数十围,故老云即徐偃王城也。城东偏有徐偃王庙、碑、墓……”据浙江省文物专家鉴定,古城上层为秦汉故宫台基。此应为台州市历史上最早的规模建筑群了。
据《黄岩志》《东瓯王国》篇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用兵中国南部百越,经过几场血战,统一了东瓯属郡下的小王国,王改为君长。秦末刘邦起后,原东瓯和闽越两个君长出兵帮助刘邦取得天下,西汉五年(公元前202)刘邦重新封立两个王国。汉武帝建元三年(公元前138),闽越(今福建)发兵进攻东瓯,东瓯王向朝廷求援。武帝命东瓯举国移民于江淮之间,东瓯地归闽越所有,都城从南方迁至大唐岭徐偃王城,改名东越国。”
至元鼎六年(公元前111),东越王余善叛乱,武帝调水陆大军分四路南下,与东越兵展开惨烈的血战,使汉兵“七十二阵没于此”的战场,就在今黄岩方山下的“壕头”。第二年十月,又决战于泉山,东越王国灭亡,汉武帝又使东瓯民众被迫迁徙。壕头古战场,宋代时有人掘地时发现许多箭镞,元代还有战壕遗堑,《壕头吊古诗》中有“七十二阵谁交兵,千年恨血吹余腥”之句。后人为纪念阵亡汉兵,在壕头建一座汉霸王庙,种古枫二株,大可十围,树叶靡地,可惜于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被砍伐,唯留500年树龄的古樟一株。
据史料,东瓯王国地域北至象山,南与福建交界,西至金华一带。从西周到西汉,有6次人口大迁徙,北方和江浙的汉人、越人充实沿海,土著东瓯人北迁,以后又有几次迁徙。从而使中原和江淮文化与东瓯文化相互碰撞、相互融化,至唐代之前,东瓯人就完全被同化了。现在,台州市区还有徐偃王庙与以“徐山”命名的山峰存在。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3-11-24
第三节  台州的沿革与行政区划 ~}epq6L>  
   
秦代,台州市区属闽中郡。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武帝置回浦乡,属会稽郡鄞县。始元二年(公元前85),以回浦乡置回浦县,以其地河流弯曲回旋入海而得名,县治回浦(今章安),并为东部都尉治所,属会稽郡,隶扬州,辖境大致相当于后世的台、温、处3府。东汉章和元年(87),改回浦县为章安县。永和三年(138),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建安四年(199),分章安县西南部置松阳县。三国吴黄武年间(222),分章安县西北部置始平县,黄龙年间(231),分章安县西部及永宁县部分境域置临海县。赤乌二年(239),分永宁县置罗阳县,立罗江县。少帝太平二年(257),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郡治章安,辖章安、临海、始平、宁海、永宁、松阳、罗阳(后改安阳)、罗江7县,境域远及闽北。是为台州建郡之始。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始平县为始丰县;分鄞县800户、章安县北部200户置宁海县,属临海郡。又改安阳县为安固县。太康四年(283),分安固县置始阳县,不久改称横阳县。罗江县改属晋安郡。是时,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永宁、松阳、安固、横阳8县,隶扬州。
东晋太宁元年(323),分临海郡南部永宁、松阳、安固、横阳4县置永嘉郡。临海郡辖章安、临海、始丰、宁海4县,后世台州辖境大致形成。永和三年(347),分始丰县南乡置乐安县(今仙居),属临海郡。
隋初,永宁县改称永嘉县。开皇九年(589),灭南朝陈,废郡,并临海郡各县入临海县,属处州(十二年改称括州)。二年后县治从章安迁出,移县治于天固山下的临海镇。此后,椒江口范围不再作为郡县治所,但因其地理位置居于要津,后几度成为军事重镇。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临海县属永嘉郡。
唐初,复分临海为章安、始丰、乐安、宁海、临海5县。武德五年(622),置台州,以境内天台山而得名,台州之名自此始。
武德七年(624),并宁海县入章安县。次年,又将始丰、乐安、章安3县并入临海县,台州仅辖临海县。贞观八年(634),复分临海县置始丰县。高宗上元二年(675),析临海县南重置永宁县,分临海县东北部重置宁海县。天授元年(690)九月,改永宁县为黄岩县,以县西有黄岩色岩石而得名,属江南道台州。神龙二年(706),分宁海县与越州的贸县地置象山县,属台州。天宝元年(742),复称临海郡。乾元元年(758),复称台州,隶浙江东道。此后,反复改隶浙江东、西两道。肃宗二年(761),改始丰县为唐兴县。广德二年(764),象山县改属明州。
五代,属吴越国,州建置及辖县如故。天宝元年(908),改唐兴县为天台县。宝正五年(930),因治理盂溪水患,改乐安县为永安县。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吴越国除,台州入宋版图,州、县如故,隶两浙路。景德四年(1007),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卫,多神仙之宅”,诏改永安县为仙居县。
元至元十四年(1277),为台州路,隶江浙行省浙东道,辖县如故。元贞元年(1295),黄岩县因户口达5万,升为黄岩州,仍隶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改台州路为台州府,隶浙江行省。三年,复黄岩州为黄岩县。成化五年(1469),分黄岩南部太平、繁昌、方岩3乡置太平县(今温岭市),原东瓯王国都城遗址大唐岭南麓划归太平县。台州辖临海、黄岩、太平、仙居、天台、宁海6县。自此,黄岩地域东西318里、南北142里减为南北60里,基本奠定了如今台州市区的地域范畴。
清顺治三年(1646),台州入清版图,沿明制,康熙元年(1662),隶浙江省绍台道。七年,隶宁台温海道(驻台州)。十一年,隶台海道(驻台州)。二十四年,隶宁台道。雍正四年(1726),隶宁绍台道。六年,于玉环山轩玉环厅,厅因山而名,隶温州府。太平县二十四都、二十五都、二十六都划入玉环厅。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台州光复,成立军政分府,隶浙江省军政府。   
民国元年(1912),废府、州、厅制。2月,玉环厅改为玉环县。7月,撤销台州军政分府,各县直属省政府。三年(1914),省下设道,台州属会稽道。同年,北洋政府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太平县以县西温桥岭别称温岭而改名温岭县。十六年(1927),道废,各县直属省政府。19216月,省政府在省县之间试行县政督察专员,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宁海6县为第六区。因内政部未予核准,9月改设特区,为第五特区,设行政督察专员办事处。192210月改划为第四特区。19248月,省政府正式设置临海行政督察区,置专员公署。1925年,据行政院新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组织暂行条例》,台州称第七行政督察区。19297月,以南田县全部境域及宁海县东南部18乡镇、临海县东北部5乡镇置三门县,以地濒三门湾而得名。1931~1932年,天台县、宁海县相继划属第六区。1935年,增辖天台、磐安2县。19374月,划为第五区,未及实施,7月又重划为第六区,连临海、黄岩、温岭、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
19496月,台州解放,置浙江省第六专区。同年1010日,第六专区改称台州专区,驻临海县,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温岭、三门、宁海7县及临海城关、海门2直属区。19505月,撤销临海城关直属区,划归临海县。195210月,宁海县改属宁波专区。1954年,撤销台州专区,临海、天台、三门3县划属宁波专区,黄岩、温岭、仙居3县及海门直属区划属温州专区。19563月,仙居县改属宁波专区,海门直属区撤销划归黄岩县。
19577月,复置台州专区,辖临海、黄岩、天台、仙居、三门、宁海7县。195810月,三门县撤销并入临海县;宁海县撤销并入象山县,属台州专区。195812月,撤销台州专区,天台县划属宁波块专区,其余四县划属温州专区。19624月,复置台州专区,并复置三门县、玉环县,辖临海、黄岩、温岭、仙居、天台、三门、玉环7县。至今,台州所辖之境域仍无变化。
197810月,改称台州地区。19807月,由黄岩县析出海门区、海门镇、大陈镇和山东公社及临海县前所人民公社,成立海门特区,属台州地区。19817月,撤销海门特区,以其行政区域置椒江市,为浙江省第一个县级市。1982-1984年,再从黄岩县划出三甲、洪家两区、金清农场以及临海县的章安区归椒江市。19863月,撤销临海县,置临海市。19899月,撤销黄岩县,置黄岩市。19932月,撤销温岭县,置温岭市。台州地区辖临海、椒江、黄岩、温岭4市和天台、仙居、三门、玉环4县。
1993130日到21日的台州地委扩大会议,认真讨论了台州地区争取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问题,在广泛酝酿的基础上,达成了“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是台州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的共识。会议认为,这“对于充分发挥台州地区的区位优势,加速开发黄金海岸线;对于改善台州的投资环境,提高台州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促进全区对外开放;对于增强台州经济发展的集聚效应,提高台州经济的整体素质;对于克服现行管理体制的弊端,加强和改善区域范围内的宏观调控职能;对于完善浙江沿海的城市网络,促进全省经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而且,“从台州地区的现实状况看,撤销地区行署建制,建立中心城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条件已经具备。椒江、黄岩两市是台州经济发达地区,其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已基本符合地级市的标准。椒江市区、黄岩城关镇和路桥镇在经济功能上有较强的互补性。椒江是新兴的港口城市,是全区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黄岩是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市,经济实力比较雄厚;路桥是浙中沿海地区商品主要集散地,具有发展大型市场的优越条件。这一带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海、陆、空综合运输网络已基本形成,并且具有形成组合城市的良好的地理条件。”会议一致认为,“以椒(江)、黄(岩)、路(桥)组合城市为台州中心城市是完全可行的。”于是,会议通过了《关于争取撤地建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决议》,并于1993610日以中共台州地委[1993]25号文向省委、省人民政府递送了《关于要求撤地设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请示》,于同年122日又以中共台州地委[1993]51号文递交了《关于要求台州撤地设市,实行市管县体制的的补充报告》。
1994822日,国务院以国函[1994]86号《关于同意浙江省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的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以浙政发[1994]131号《关于撤销台州地区设立地级台州市的通知》发文,“同意撤销台州地区和县级黄岩市、椒江市,设立台州市(地级),市人民政府驻新设立的椒江区。台州市新设椒江区、黄岩区和路桥区。”
从而,台州成功地实施了撤地与易地设市的一系列工作,同时析原黄岩市的路桥等82乡设路桥区,椒江、黄岩撤市设区,由椒江、黄岩、路桥三城一体的组合形态形成台州市区。台州市下辖椒江区、黄岩区和路桥区,市政府所在地为椒江区划内的中心区。经过十多年的建设,除了椒江、黄岩、路桥三区外,台州市经济开发区作为市中心区已经形成规模,建成了规划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的崭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海鸥

发帖
93
蜂蜜
338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1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4-01-06
~}epq6L>  
~}epq6L>  
支持,支持! ~}epq6L>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4-01-09
老大好。 ~}epq6L>  
~}epq6L>  
谢谢老大把我的帖子转发过来,回头我再写一帖试试,看看能否在新空间里发帖。是我不熟悉才给老大带来了麻烦,致歉。 ~}epq6L>  
~}epq6L>  
说台州的历史,当然还是台州人如数家珍,尤其是像老大这样做过调研的人。记得以前老大曾写过关于徐偃王的帖子,我还专门找资料看了看,发现徐应该读“su”。在后来的帖子里,因为老大是台州人的缘故,我留意了一下东欧王国的兴衰,才知道他们迁至了江淮流域。并由此搞明白了为什么安庆与温州结缘的历史脉络。再仔细体会一下当今安庆与温州人的某些风俗和人的性格,还真有很多相通之处。 ~}epq6L>  
~}epq6L>  
今天,在老大的帖子里,我又发现了一个好玩的地方,因为没有找资料校对,下面我随便扯扯,不可当真。 ~}epq6L>  
~}epq6L>  
老大帖子里说,发现了绳纹陶釜。这是河姆渡文化的特征,有趣的是,日本历史就是从绳纹陶釜开始的。真是巧合。宋代以后江南发展很快,也有人说大量的浙江人顺着海流到了日本,当时的日本实行走婚制度,浙江人很吃香。也有人通俗地讲日本人借种。假如此事真实,那不就是等于日本人有着宁波、台州人的血脉? ~}epq6L>  
~}epq6L>  
随便扯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研究。 ~}epq6L>  
~}epq6L>  
另外,我以前写的帖子是不是都还保存在这个论坛?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4-01-10
老大真厉害! ~}epq6L>  
~}epq6L>  
好,送花花啦~~~ ~}epq6L>  
~}epq6L>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4-01-17
回 端木天 的帖子
端木天:老大好。
谢谢老大把我的帖子转发过来,回头我再写一帖试试,看看能否在新空间里发帖。是我不熟悉才给老大带来了麻烦,致歉。
说台州的历史,当然还是台州人如数家珍,尤其是像老大这样做过调研的人。记得以前老大曾写过关于徐偃王的帖子,我还专门找资料看了看,发现徐应该读“ .. (2014-01-09 15:55)  ~}epq6L>  
~}epq6L>  
问好端木兄! ~}epq6L>  
你的贴子肯定全部在的,在你登录的状态下,只要你点一下论坛右上方的“快速通道”,再点挂出来的菜单中最上面的“贴子”你在这里发的所有主贴目录,就会出来了。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