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49阅读
  • 16回复

阎崇年被打。。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8-10-07

阎崇年,汉族。1934年4月生,山东省蓬莱市人。
北京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满学会会长、中国紫禁城学会副会长 、历史学者,研究满洲史、清代史,兼及北京史。
作品有《正说清朝十二帝》、《袁崇焕传》、《明亡清兴六十年》、《康熙大帝》

嗯,上面是他的简单资料。
他的书,在百家讲坛里讲过。
要说的是,前两天老头签名售书时,
被一年轻男子打了耳光。

阎老头的节目我也看了不少,
虽然语速慢了点停顿多了点,
总的说起来还不错。
人家满学会会长嘛,
有时的言行有些过激,
我看到时也只是笑着骂句,
这老流氓。。

这俩人,
一个狂热于清史,
一个狂热于汉文明。
我倒很想知道,
把俩人关一屋里呆个几个月,
结果什么样。。

这样的事件看到挺滑稽也挺无奈的。
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8-10-08
我也看到了这个报道,令人气愤!怎么可以对一个年届七旬的老人如此无礼!

我谈谈我个人的看法,肯定有错误的地方,欢迎指正。

首先谈谈楼主文章中的“狂热”。在我国学术界,历来有这样的说法,你要研究秦汉史,最好在西安,你要研究明清史,最好在北京。这道理简单,气氛使然。当然,浙大的魏晋研究也很有名,是个例外了。所以,北京出了个研究清史的阎崇年,也是环境使然。首先是有那种氛围,然后才是狂热。具体到阎崇年身上,我觉得是一种热爱和兴趣。
至于那个打人者,也不见得狂热汉文明,因为,汉文明中最基本的尊老他都不会。我看他就是一个喜欢冲动的人。

再聊聊楼主的假设。
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结果,游牧文明战胜过农耕文明,但最终还是被同化。也就是说假如把他们俩关在一起,阎崇年开始还是很盛,最后胜利的还是年轻人。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8-10-08
呵呵,我觉得端木兄说的很有道理。我还特意查了一下别人说阎崇年的一些过激言行,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全是他说的。我倒觉得,不论阎老头说的是对是错,他作为一个史学者来讲,喜欢自己所研究的部分内的人物,也没什么,毕竟他不是只夸过康熙,也是夸过袁崇焕的。只是老人家还是低估了民族情绪。话说回来,那打人的年轻男子,其实未必懂这些,或许连讲的是什么都听不太懂,只是听着几句就不爽了,平常都属于那种今天要炸美国明天要灭日本的那类人。属于那种每天自认为的爱国者,看什么都是阴谋。
对我的假设我倒不认同,在学术理论上无疑是阎老头属于游牧文明。但是从思维方式上,年轻人明显属于游牧文明的,嘿嘿。所以我认为啊,很有可能,最后年轻人变成了阎先生的支持者,并且极其狂热。。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8-10-08
长期以来,这个板块都比较冷清,谢谢鲲对本版的支持!

其实啊,对你的假设,还真的不好说。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只知道阎崇年的简历啊、观点啊,对那个打人的年轻人可以说是一无所知。他们俩关在一起,会发生什么结果,还真的难以评说。我们姑且把打人者当作熟悉汉文明的人来讨论吧。

对于任何一个研究清史的人,他都必须同时研究明史。然而,明朝的腐败,往往又会使人扼腕唏嘘,甚至大骂不已!这样以来呢,长期的研究过程,无形中会把明清对照着比较,比较的结果,大多数的人多多少少都会形成轻明重清的思维模式。阎崇年可能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我看过阎崇年的《明亡清兴六十年》,我觉得阎崇年的分析还是客观的。只是,阎崇年在看到清对我们整个华夏民族发展的阻力的时候,没有强调,仅仅是一带而过,这就难免让人从感情上感到不是味。第二,在很多年轻人的眼里,满族无非是明朝的编外齐民,堂堂汉人,居然被他统治300年,实在是难以接受。第三,也有人认为,满族的形成,有通古斯民族的血统,而日本的和民族,也有通古斯民族的血统,这样以来呢,年轻人往往把对日本的仇恨转移到满族身上。第四,汉民族有个特性,就是它骨子里有个英雄梦,试想,一个想做英雄的民族,怎么会心平气和地接受外族统治的现实。

我很同意你说的“对我的假设我倒不认同,在学术理论上无疑是阎老头属于游牧文明。但是从思维方式上,年轻人明显属于游牧文明的,嘿嘿。所以我认为啊,很有可能,最后年轻人变成了阎先生的支持者,并且极其狂热。。”是的!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8-10-09
呵呵,我属于没事做就到处乱逛的。有什么想说的或者想不通的就想着拿出来。
刚开始听到这个事情的时候,让我内心很挣扎。一开始听说老头被打了,很愤怒,打老人无疑是很不好的行为。然后看经过时,看有人大喊汉奸,卖国贼,心底还有一丝幸灾乐祸。把我自己吓了一跳,偷着问自己,怎么能这样呢?想想,或许就是像端木兄所说的英雄梦,只是还比较理智,知道这样是不对的。
端木兄分析的是有理有据啊,呵呵,看过了许久,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白马非马
发帖
1128
蜂蜜
3282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8-10-13
我好像更喜欢读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觉得加入自己的臆想并不多。
离线白马非马
发帖
1128
蜂蜜
3282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10-13
阎某我不愿评论,但百家讲坛上的一些学术骗子,俨然成了喉舌,确实也需要一点教训。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8-10-13
是啊,在讲述历史的时候,个人的臆想过多,就不好了。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8-10-13
哈哈,我不同意白马老师的观点。

学术问题,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争鸣的东西,不争鸣怎么能分辨出真伪。人们可以对阎崇年的观点进行辩驳,甚至批评,但决不能进行“教训”。
就我个人来说,阎崇年的一些观点我也不尽赞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敬重。
离线白马非马
发帖
1128
蜂蜜
3282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8-10-13
引用第8楼端木天于2008-10-13 11:37发表的  :
哈哈,我不同意白马老师的观点。
学术问题,本来就是一个需要争鸣的东西,不争鸣怎么能分辨出真伪。人们可以对阎崇年的观点进行辩驳,甚至批评,但决不能进行“教训”。
就我个人来说,阎崇年的一些观点我也不尽赞同,但是,这并不影响我对他的敬重。


^_^,我观点虽然比端木先生激进太多,但毕竟也不赞成打人。毕竟这个年龄再愤青就显得过于可笑了。

不过,我感觉,这些所谓学术明星们,大多只是伪学者,其气焰之嚣张也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阎某显然没打算与任何人探讨,也因此不存在争鸣问题。在了解历史真相的基础上,如果说出来的满不是那么回事,就不在是能争鸣的学术问题了,而是恶意歪曲。找到阎某博客去进行学术争鸣的人,并没有得到理智对待,而是得到以阎某为首的遗老遗少们的围攻。

打人,是野蛮的作为,但愿不是万不得已的选择。因为,我记得曾经有一位也许是热血青年的人,在另一位知名学术明星签售的时候,仅仅是穿了一件写有“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字样的文化衫,就被保安无理驱赶了出去。学术明星在成为喉舌的同时,也成了禁脔。不说愤青,即便是一些有良心的学者,因为没有阎某这样的光环,又有什么资格与他们争鸣?恐怕也只有对这种亵渎历史、毒害大众的行为徒唤奈何罢。

呜呼,这就是我们生存的世界。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08-10-13
其实,在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学者,例如阎崇年的这个事件,很多人说大汉那些人是因为没有话语权才跑去打人的,我更希望更多的学者这时能站出来,进行学术上的争论。也希望百家讲坛之类的媒体,能够提供一个平台。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08-10-13
问好白马老师!
我在报纸上看到记者采访阎崇年的专题,阎崇年先生很明确地指出,他没有任何博客;同时他还指出一些人在网络上捏造他的一些事实。我相信这是真的。

我网络上的一位朋友叫剑客,他在给我的回帖中,介绍了他参加由阎崇年先生的座谈会,这说明学术交流还是正常进行的。我曾想写一篇文章,拟题为《满清为什么能够统治中国三百年?》,剑客说,我这题目正是欧美一些人研究的题目。我说这个事,是想说明,作为汉人,我们要研究满人能够统治我们汉人的经验,而不应该一味地排斥异族的统治。

现在大家对阎崇年的非议,过多地集中在他的几个观点上,比如,阎崇年认为文字狱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等。其实啊,对这个问题,只要我们稍微想一想,就不难理解。文字狱不是清朝独有,上自秦皇、汉武,下自文革,都一直存在着。文字狱本身,对文化传承、对思想交流、对生活的多样性,毫无疑问地起着破坏作用,但是,朝廷使用它的唯一功用就是维护社会稳定。这一点,无论人们多么地讨厌它,它都在不同时期,被不同的统治者所使用。这是客观事实。

问好鲲!

在你的回帖中,很高兴地看到你使用了“我更希望更多的学者这时能站出来,进行学术上的争论”。我完全赞同。

作为一个学者,阎崇年不可能直接与千千万万的读者进行真正的交流,理由有二。1,不对等。阎崇年先生是专门的研究者,而读者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与他不对等;2,不允许。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倘若他深陷交流之中,累死也做不完。所以,只有学者与学者之间才可能做到真正的交流。

我这样说,并不是完全不要学者与读者的交流。那就是你说的“也希望百家讲坛之类的媒体,能够提供一个平台”。是的,学者与读者之间的观点相左,既然是由《百家讲坛》而起,那么,该节目就有必要提供这样的平台。建立这样的平台有两个好处,一是读者有机会阐发自己的疑问,一是学者有机会修正自己的观点。

我们很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读者在交流时,带着强烈的感情色彩。我可以断言,假如一个人带着强烈的感情去看历史,那么,他得出的结论就不会正确。

再次谢谢白马、鲲两位老师!
离线

发帖
3819
蜂蜜
69528
威望
34
宣传贡献值
13
交易币
0
好评度
12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08-10-13
当初写这个贴的时候,只是想大家提供更多的信息,同时一起关注这些社会现象。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十分热中于民族情绪或者阎老头的身家。我觉得我所在的社会层面里,我无法对看到的信息,做出一个正确的判断,并得出一个标准的评论。在这样的一个前提下,我所看到的阎崇年的一些言论,真假不论,对错不论,我认为他缺少了一份圆滑。但是,对于那些口喊阎贼的人,也感到很是痛惜。理智的,独立的思考问题真的很重要。现在的民族情绪很激烈,就像是个马桶,谁撞上了,都是一身骚。
现在阎老头就是一身骚了,所以我觉得百家讲坛,有必要搞一个学者间交流的平台,是清史稿,还是什么,大家都拿到桌面上来。是阎崇年无辜被裹,还是阎老头妖言惑众,都给大伙来个直播,明明白白的放在桌面上。论证嘛,就要有依据,依据,也必须有效。正因为我拿不出,所以我期待着,最终是众学者摆出真实历史,还是相关部门拿出阎崇年的真实身份目的。还历史一个真相,也还众网民一个真相。现在总是会有这样一个现象,就是很多事件发生后,俩当事人都没影了,然后两派网民唇枪舌剑。
这样的一个社会性的情绪,很可怕。看看网上调查的,近40%认为该打。看到这样的数据让我毛骨悚然。首先,打人必然是不对的。其次,对于事实真相不能了解的情况下,凭什么认定该打的?这就像一道选择题。题目就这么几个字:阎老头被打。1该打;2不该打;3不该打,但是打人者值得理解;4不知道。我就选的4不知道。因为我除了听过几次他的百家讲坛,知道一些基本资料,我连阎老头讲的东西对还是不对,我都拿不出依据来争论。
说到这,我想起了易中天,在讲三国的时候,一次百家讲坛的交流会,下面人的提问我就哭笑不得。对于三国历史,有人拿三国演义来讲的,有拿民间传说来讲的,有的虽然没上去打耳光,但是言语中说易该下19层地狱。搞的易中天当场就发火了。学术问题,哪怕你提不出有意义的问题来,这也不怕,怕的是我就是看你不爽,你喜欢曹操,我讨厌曹操,那我就和你对上了。阎老头更惨,研究了清史。他要是研究汉史的,在那大骂汉武帝,赞扬王蟒,估计那些人情绪也不会如此激动。更何况,在我看到的阎的百家讲坛里,并没看到其网上流传的语录中的语言。
[ 此帖被鲲在2008-10-13 19:20重新编辑 ]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