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1874阅读
  • 14回复

西瓜“巧”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11-05-14
    想到“聒噪”两字。这不是商业区,可起伏不停的叫卖声让人心情不宁,城管也不过来管一管的。今天在单位监考,不知有没有影响到参加考试的人员,我可一直受叫卖声的影响。这个地方看来不是今天才有叫卖声,时间应该是比较长了。
    现代化了,叫卖声是电喇叭发出的。这个电喇叭有录音功能,只要录一次,它可以不停地播放。上午听到乎只是一摊卖西瓜的叫卖声,不依不饶的重复着“西瓜巧卖”四个字。这四字是女声。监考的地点是五楼,与路边小摊相距超过一百米,大概声音容易往高处传,到现在这四字还记得清楚。平常时间这个声音能盖了大师傅的讲话。下午再来监考,是两个卖西瓜的摊子在对叫,搞起竞争了。后来的一摊是男声,叫卖声有点复杂,记得是“来来来,西瓜巧卖,西瓜巧卖啦;来来来,西瓜西瓜巧卖,西瓜真的巧卖。”后来的声音盖过上午的女声。大概是叫了一上午,女声的电力消耗得差不多了。过了四点钟,更热闹了,“卖草席,卖篾席,卖枕头席”的嗓门最大。隐约还能听到“西瓜巧卖”和“香蕉三块半一斤”。没了男声叫卖西瓜,估计不愿意继续空斗下去,转移阵地了。 UEkn@^&bg  
    卖草席的是纯正的本地音,估计是本地人。外地人要学到这个程度,非在此住上三头五年,并且与本地人生活在一起。叫卖西瓜的肯定是外地人。一个字就能听出,是“卖”字。本地的“卖”字,口开得很大,音如“骂”,而“西瓜巧卖”的“卖”是普通话的音。单位在城郊结合部,外地人在此打工比较多。外地打工的人员中,头脑灵活的在本地做起了生意。站着看看窗外,有卖凉皮的小车也在凑热闹。凉皮的做法,本地人还没有学会,吃凉皮也多是外地打工者。我的闺女是个异数,读过几年中学,居然与卖凉皮的人混熟了,毕业几年后卖凉皮的人还认得她。有一次买了一碗让我吃,我吃了几口,惊呼这个东西怎么能下咽呀。 UEkn@^&bg  
    “巧”,是用其音,是“便宜”的意思,“巧卖”就是便宜卖。买了什么东西,评说买得“贵”和“巧”。早些天我买了一件衬衣,只要六十元,我炫耀过,说这件衬衣买得真“巧”。东西买得“巧”,说明本领高强呗。我买穿的,多选过时货,只要“巧”一点就行。本地“贵”和“巧”是反义的。查过字典,“贵”的反义字是“贱”。可“贱”与“巧”是有点区别的。贱卖,不当成东西卖,价格降到成本价以下,跳楼价,出血价之类。而“巧卖”没有这个意思。往往“巧卖”只是商家的戏说,无非吸引行人的眼球。外地人的“巧”字读音与本地一个样。“巧”这字字典上没有,可使用的范围还是相当大的。 UEkn@^&bg  
    以前西瓜是七月份上市的。托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运输业的发达的福,现在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瓜了。一年四季都能吃到西瓜,可对西瓜的喜爱没有了,甚至有莫名的反感。现在卖的西瓜不是本地产,是从南方运来的。南方运来的西瓜,看来新鲜,其实是技术使用的结果。总得提前摘,运到本地再催熟,不然成熟的西瓜运到本地,没有几天可卖的。昨天有同事说某地的瓜农损失惨重,西瓜没有成熟全爆裂了,损失超过几十万。我看是技术使用有误。西瓜不够红,注射红颜料,不够甜,注射点糖水,是属于小儿科的东西。现在有科学技术的保障,要多红有多红,要多甜有多甜。我是想着什么季节吃什么瓜果,现在没到本地西瓜季节,等一等。还有,现在西瓜也贼贵的,吃不起。卖西瓜的只喊“巧卖”,不愿叫“只有多少钱一斤”。喊出多少钱一斤,看的人都会少了许多。 UEkn@^&bg  
    我家的三叔,碰到时会建议我种几株西瓜。我只是笑笑说,我种在什么地方呀,只能种在“眠床地下”。三叔还是依着他的思路继续讲话,说一株西瓜能结四五个瓜,种上五株就够我们全家吃了。说的也是,自己种的瓜肯定是安全的。我住在小区,小区有绿化带,这个绿花带只是看看用的,不如给开垦成西瓜,做上西瓜,看看也行,还有西瓜吃呢。什么人想出绿花带这个东西,还说这是文明呢。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11-05-15
哈,这里卖瓜的也会喊,只是喊得内容有些不同,还能听到价格,1.3元每斤,不知算不算“巧卖”?我想应该算的,前几天我买的时候还是2.5元每斤。 UEkn@^&bg  
不要将这些喊话当成“聒噪”,其实也挺有意思的,例如这里用方言喊:本地西瓜,包熟包甜,倒多甜哦……,尾音拖着特长,每个喇叭喊得都不一样。 UEkn@^&bg  
西瓜现在还是不敢多吃,专家说要吃就吃时令的蔬菜,这一点我也认同。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11-05-15
回 1楼(落) 的帖子
用电喇叭叫的,不烦呀.如果他们放着喉咙叫,我可以认为是一种享受.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六九驷一
发帖
20
蜂蜜
151
威望
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11-05-15
看到西瓜巧卖进来看看是谁 UEkn@^&bg  
UEkn@^&bg  
就这一张呀,还有吗? UEkn@^&bg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1-05-15
回 3楼(六九驷一) 的帖子
哈哈,西瓜巧卖,三元一斤,要弯?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11-05-15
回 2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电喇叭里又不都是中央台播音员喊的,自然各有各的味,反正俺没烦过:))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烟儿如梦

发帖
5083
蜂蜜
22764
威望
17
宣传贡献值
3
交易币
0
好评度
274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11-05-15
今年还没买过西瓜呢,看来属于比较落后滴。。。。。。
握一捧流沙,在岁月的缝隙,流泻生命的微光。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1-05-16
回 6楼(烟儿如梦) 的帖子
嘿嘿,我也落后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1-05-16
我也喜欢吃凉皮,当然要地道的陕西凉皮才好吃。 ;Qq<5I"y  
可能我也算个异数吧。 ;Qq<5I"y  
因为南北方生活习惯的不同,刚开始我也不喜欢吃凉皮,后来驾不住朋友的劝,尝了一下,感觉味道还不错,后来也就爱上凉皮。温岭购物中心小吃摊上有一家安徽人做的凉皮也很地道,我去温岭必去吃他的凉皮。据他自己说,在陕西为了学做这凉皮的功夫,帮人家白做了一年多的活呢。 ;Qq<5I"y  
比如以前我不爱吃香菜,现在也变得爱吃了。还有很多以前不吃的,现在也能吃一点点了。 ;Qq<5I"y  
习惯可以慢慢改变的,只要你愿意尝试。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11-05-16
回 8楼(小筑) 的帖子
我可吃了几口就放在一边了. ;Qq<5I"y  
我还是吃我的白米饭,青菜豆腐.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0楼 发表于: 2011-05-16
回 9楼(且行且乐) 的帖子
看来我是适应性极强的,青菜豆腐,凉皮米线一样样都爱吃:))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且行且乐

发帖
1642
蜂蜜
13054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6
交易币
0
好评度
362
只看该作者 11楼 发表于: 2011-05-16
回 10楼(落) 的帖子
我们有代沟呀 ;Qq<5I"y  
;Qq<5I"y  
好,送花花啦~~~ ;Qq<5I"y  
落霞与孤骛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12楼 发表于: 2011-05-16
今年的西瓜我也没吃过,哈哈,不过我马上就去父亲那吃了,刚才父亲来电话,他说一个西瓜吃不完,过夜就不好吃了,叫我去吃。我们这西瓜是1.6一斤。 ;Qq<5I"y  
;Qq<5I"y  
想说说凉皮。 ;Qq<5I"y  
;Qq<5I"y  
行乐老师和小筑版主都说到 了凉皮,但是,两人对凉皮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小筑版主了解的更多一些。其中的原因有两点,一是二人性别不同,女士对吃更偏爱一点;二是性格不同,行乐老师更传统一点。 ;Qq<5I"y  
;Qq<5I"y  
行乐老师因为不喜欢凉皮,自然对凉皮不多研究。小筑版主有研究,还问过小贩,不懂就问,可嘉。 ;Qq<5I"y  
;Qq<5I"y  
凉皮分为两种,一种是面筋做的,也叫面皮。像小筑提到的陕西凉皮,就是这种,其中以秦镇凉皮最为有名,特别是在西安。另一种是由绿豆粉做的,看着发亮,也叫粉皮。 ;Qq<5I"y  
;Qq<5I"y  
凉皮,是夏季消暑的好食品,行乐老师不妨再去吃一吃。吃的时候,老师可以自己配调料,以符合自己的口味为准。小筑提到的那个安徽人,他说的言过其实,学做凉皮用不了一年,一个礼拜就足够。他那样说,无非是强化他的凉皮好,难做,增加你买的信心。 ;Qq<5I"y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