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吃过两次粽子了。一次是去爬九洞尖,自带饭,就去菜场买粽子。菜场卖的东西有点杂,菜当然有,熟食也有,边上还有服装百货。应该称综合市场。摊贩为了生意,六点钟就在张罗了。有趣,粽子与馒头是放在一起蒸的。“蒸粽煮馒头”,会让人笑话的。粽子是放在锅里煮的。记得我的母亲包粽子,通常是用箬叶包好糯米,放在锅里,水过粽子,水烧开,不再烧火,“闷”过夜,明早起来就有粽子吃了。粽子烧好也是放在水里,什么时候吃给捞起来。粽子放在水里,可以保质相当时间。如果要吃热的粽子,再放到锅里去烧。我总感觉粽子还是冷的好吃。我想摊贩蒸粽子是为了少用一口锅。蒸的方法也能热粽子,方法不同,目标一样。笑话归笑话,我自己吃热粽子也不是煮的,就放在微波炉热里转几分钟。 L&|^y8
说买粽子。反问要买几只。没买过粽子,不知粽子有多大,说得看看粽子有多大。摊贩笑了,说看不清呀。有点远,加上与馒头一些蒸,雾气腾腾的,看不清真面目。拿过来了,说就这么大。为什么不说成这么小呢,夸张一些,我可以一口吃一只。现在摊贩为了维持自己的利润,都在量上面做文章了。我看如果馒头不涨价的话,会给做成旺仔小馒头这么大。听过有人吃水饺,要了五十只还没有吃饱。这种水饺估计只有馄饨的份量了。麦饼店里的麦饼,似乎要二只也吃不够吃了。要四只吧,四只总能吃饱。摊贩也作肯定回答了,说应该会饱了。我母亲包的粽子,可以以一当四的。还问要甜的还是咸的。这也简单,就二个甜二个咸吧。七块二,就七块吧。一手交钱,一手交粽子。这个粽子买卖过程蛮和谐的。 L&|^y8
第二次吃的粽子是母亲寄过来的。母亲总会在端午节前寄些粽子来的。寄来的粽子也是两种,一种是中间有一粒蜜枣,甜的。一种是中间有一块咸肉,当然咸的。以前母亲包的粽子没有花色,清一色的白粽子。白粽子吃习惯了,有一股浓浓的清香呢,好吃。甜的,咸的,把粽子的原味给盖了。还有白粽子咬起来有劲头。母亲肯定为自己做了的甜粽子和咸粽子面高兴的,记得上一年说过这样做能更好吃一些。这个咸肉还得提前几天腌制。母亲的粽子也瘦身了,大概是考虑到有人一餐吃不了一只大粽子,只好减少体积。 L&|^y8
现在超市卖的真空包装粽子,总吃不习惯,吃起来有如喝粥,太软了。这个粥也是多味粥,难以找出糯米的甜香和箬叶的清香。还有一个吃不习惯说不出来,有点贵,四五元一只。可是有这么多人喜欢吃真空包装的粽子,我是不是个真正的土包子呀。真空包装的粽子多是名牌产品。过了端午节,超市的粽子或许会降点价,我也去买个名牌粽子吃吃,做一个洋包子。这个端午节,商家同样会掀起一个浪潮来的。 L&|^y8
端午为什么吃粽子,网上查子,有说是纪念屈大夫的,有纪曹娥,等等,似乎没有搞清楚。我看吃粽子就是吃粽子,纪念什么无非是附会。粽子耐饥,两只粽子下肚,可以做许多重活。以有农村招待帮工,有包粽子吃。帮工其实是互助工,这次给你家做,下来给我家做。招待帮工吃粽子,也算是体面饭。吃粽子需要烧一锅羹,多是烧豆面羹。包粽子得用糯米,糯米难能闷成米饭,祖先想到用箬叶包起来煮,做成了糯米饭,还有一股浓浓的清香。这个糯米饭不错,一代传一代给传了下来。 L&|^y8
听到雨声。有说为什么端午节都要下雨呀。是不是端午节都下雨,没有研究过,这肯定有例外的。下雨了,气温自然低了一些。这些天我还穿着夹衣呢。“吃过端午粽,寒气远远送”,过了明天,得一身夏装了。 L&|^y8
(图片来自网上) L&|^y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