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孩子的呼救——
谁能救救我,给我一个健康的花季
手指弓卷、脊梁弯曲、胸骨外突,整天与轮椅为伴的13岁少女——施美群,让人看了心疼。
漂亮的小脸蛋上,一双大眼睛传递出来那渴盼的神情,令人久久难忘。 {y>Kcfc/?E

一个雨天,在朋友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台州市黄岩区北城街道下林村。在一排民房的中部一间门口,施美群倦靠在一张竹椅子上,面前放着一张骨排凳,凳子上放着一本简单的旧画本。
这是一个五口之家,外婆、父母外加一女一儿,原本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家庭。可是,自从美群三周岁时做了双脚第六指切除手术而不能独立行走以后,家里就难得再有笑声了。
据美群的父母介绍,她生于1995年12月(阴历),周岁过三天就会走路了,但有点歪歪斜斜,走得不很稳定。原来,是孩子的双脚都长有六指,他们认为这六指可能就是影响孩子走不稳当的根源。让他们料想不到的是,切除了双脚上的第六指以后,孩子反而只能扶着墙壁才可以慢慢地走几步,到了五、六岁时也只能在大人的搀扶下才能走走,八岁后完全不能走路了。勉强读了小学四年级上学期,就只好缀学在家,去年家里为她买来轮椅可以让人推着移动。近二、三年来,双手手指开始弓卷,现在的右手中指与无名指成弓状已完全伸不直,食指也开始弓卷;左手除拇指外,其余四指都已经弓卷。从背后看,发现美群的整个身体已经严重扭曲,而且其左右胸骨分别向前突出。瘫靠在椅子上,想动一下都必须依靠父母亲的外力支持,生活完全不可能自理。
自从孩子周岁发现走路有点异样开始,父母就带着她开始了求医之路。据其父母叙述,曾先后在黄岩、临海、路桥、温州、杭州、上海等地的相关医院求治,孩子8岁时在杭州儿童医院还曾住院半个月,除个别医院曾经在拍片或检验后医生告知说是小脑有毛病外,都无明确的结论与治疗效果。
笔者仔细地翻看了各医院的病历,其中:
黄岩第一人民医院(现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01-5-9的病历中有一页记载,但是不知所以然,因为所有的字迹都无法辨认,实在是太了草;2003-1-13,有记载,但是同样因为字迹太了草而无法辨认。
路桥博家医院2002-1-4记载:理化检查,骨密度:中度疏松;拍片:未见异常。中医诊断:小腿有轻度假性[肥——此字认不太清楚,也有点象“腿”],蹲下不能站起。西医诊断:肌进行性营养不良。治疗:中药内服,[ ](此字因字迹了草认不出——下同)剂、钙剂。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的病历,有字的那几页已经完全被美群的小弟弟撕光。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病历记载比较详细。自诉:从4岁起走路无力,进行力[ ][ ],现不能上楼梯,二上肢握力也乏力,否认家族史,足月顺产,5斤,生下即哭,1岁走,智力好,母孕期尚健,仅鼻炎。检:走路慢,外八字,肌张力低,腱反射未引出,肌力Ⅲ,二上肢肌力Ⅳ,桡[ ]膜反射迟钝,头围[ ][ ][ ][ ],四肢下运动[ ][ ]障碍。
在临海市台州医院病历中,2002-4-3记载:作过染色体检查与眼科会诊眼底,但是染色体检查没有结果记载,眼底检查结果字体太草认不出;2002-4-12有记载,但字体太草看不出所以然;2002-5-17,除了“肌电图检查,CK(MM),LDA,GOT”外,没有任何其它内容。估计在检查报告上会有记载。
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于2002-7-11与同年的7-17分别有记载。检查:二下肢肌力TV。,肌张力低,四肢未见明显萎缩,腓肠肌没三角肌不硬实粗大,未见翼状肩胛,四肢腱反射迟钝。尾端皮肤凹陷,脊椎外无畸形。其中有一句内容为:7月8日新华医院EMG报告两侧胫腓神经重度损害。
当我们要告别的时候,美群的母亲又向我们说到她身上的另一个现象,即肢体上的皮肤比常人粗糙,毛孔很大很黑。 {y>Kcfc/?E

笔者认为,至今没有一家医院对美群的病有过一个系统的检查与诊断,更没有过权威的诊断结论并且施以真正有效的治疗,致使她在这些年来病根没除还不断地加重病情,已经严重地损坏了她那本该是健康成长的身体。

“救救我吧!谁能帮我站起来,让我有一个健康的花季!”每一想起孩子那倦曲的身躯和渴盼的眼神,就似乎听到了孩子的呼救声。

{y>Kcf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