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4213阅读
  • 5回复

论学语文及其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白马非马
 
发帖
1128
蜂蜜
3282
威望
12
宣传贡献值
2
交易币
0
好评度
237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5-22
论学语文及其他

文:白马非马

  这其实是我多年前用过的一个题目,时过境迁,竟然又想了起来,还是有契机的。

最近,教育部发出了一个通知,要求普通高校工科专业必须加开汉语言文学类课程,学生必须选修其中至少一门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方可毕业。

管理部门终于出台政策,要从根本上提高这些所谓"天之骄子"们的母语修养和运用能力了,尽管政策出台后,引起大讨论乃至众说纷纭。我觉得,虽然谈不到多么及时,无论如何,还是令人欣慰的。

我不是张铁生,没有人家那种"反潮流"精神(我是由衷的说话,并不含任何讽刺意味)。他当年是认为,中国人,学好汉语就够了,英文则是可有可无的。不无道理,但多少失之片面。作为一位农民,这样的说法也许还说得过去,但当时他是一名大学生(工农兵学员也是大学生啊,当时就没有别的大学生了),学英文或其他外国语言还是很有必要的。相反的,我是很赞成学生学习外语的,我本人也对英语颇有兴趣,甚至有一段时间只读英文原版小说。因为,尽管现在大学生相当普及,但相对于我们接近十四亿的人口基数来说,大学生还是应该算作精英的,怎么说也够得上知识分子(同时也是普通劳动者)。既然如此,总要至少有一门流畅的外语便于学术交流或知识拓展。所以,当年我做班主任的时候,对学生外语学习还是相当重视的,主要是在学生学习方法方面给予指导,而且收到了相当的成效(不考虑英语专业,班级在全校四级通过率排在第二位,绝对是骄人的成绩)。其实,在强调外语学习的同时,我也对学子们的汉语水平非常关心,每次批改作业后,都会在课堂上就一些语句不通、用词错误的情况也进行分析和点评。开始的时候,学生们甚至觉得很可笑:给大学生讲课,用小学生的方法。终于习惯成自然后,个别学生才理解了我的良苦用心,然而收效却远不及英语方面。我当时就感到一种悲哀。我们自己培养的知识分子,对自己的母语都失去了兴趣,我们还怎么指望他们热爱自己的祖国?难怪有人说,中国的顶级高校,三分之二的学生毕业后去了国外发展,其中至少三分之一是到了美国,我们在用实际行动帮助我们的敌人(不是冷战思维,也不是危言耸听,敌人就是敌人,是始终对我们虎视眈眈的敌人)。

当我试图帮助学生学好英语的时候,效果奇佳;当我鼓吹学习汉语的时候,则被嗤之以鼻。悲哀的同时,我也明白,这不该仅仅怪罪学生。试想,大学毕业后找工作,四、六级证书、计算机国考证书是响当当的敲门砖,汉语水平再高又能说明什么,又有什么凭据,又存在什么价值?如果需要出国留学,则托福、雅思、GRE等等等等都有具体要求,谁关心过汉语等级?现在的学生都懂得,实用才是实惠,喊口号,喊破嗓子也只能落下一个评价:神经病!借用前领袖的话说,这就是所谓的大环境。而且,揭点伤疤的话,我们的高校教师,汉语言文学的修养又如何呢?我本人水平不高,不敢随便评价同行,但至少还是认为,很不乐观,而这也构成了大环境之一种。

还有呢,看看我们的培养计划,有多少是必须的?又有多少是多余的?我在修订培养计划的时候是发现了的,很多多余的东西,是百分之百、千真万确的必修课,有如禁脔一般,谁也不能有任何触动。据说学生们也愿意"学习"那些课程,因为课堂上可以随意,考试又容易通过,学分占用不少,拿起来却非常简单。当然,我不是说那些课程里面不包含学问,不应该学习。但是,既然和专业无关,设置成选修课就是了,有兴趣、有雄心或野心的学生自然会作出自己的抉择。现在则是大量的大好时光被雷打不动地占用了去,乃至一些特殊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不得不被挤到假期进行。

出于我的肤浅思维,我觉得,前述某些课程如果和汉语言文学并列在选修课程列表中,恐怕更受欢迎的应该是汉语,因为毕竟汉语博大的内涵更容易被老师们讲解得绘声绘色,水平也可以发挥到淋漓尽致,学生也一定比听枯燥的专业课程更加的津津有味(看看《百家讲坛》栏目之火就知道了,还是可以类比的)。很多海外华人华侨为了教育子女不忘根本,还千方百计地让他们学习汉语,我们却已经到了只要英语好,汉语可以不问的地步,这是让人无法接受的反差。

回过头来,还说我们的学生,每次指导论文,我有很大的工作量是放在帮助学生修改错别字、语法错误、生造词等方面的。一个切身体会就是,论文学术水平如何姑且不论,起码要能让别人看懂(也许,有人会说,只有别人看不懂才显出水平)。满眼语句不通、模棱两可、前后矛盾的叙述,真的是让人感到很疲惫。其实,语言是相通的,没有汉语作为基础,外语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从学生论文也可以看出,汉语语病、错字成堆,英文摘要也大多狗屁不通。所以,每次我就想,这就是我们培养的知识分子吗?回答是肯定的,是的,这就是我们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

从"我是中国人,为何学外文",到全民学英语的热潮铺天盖地而来,不能不说是一种矫枉过正。其实,我们真的大可不必。我到过我们的邻国韩国和日本,这两个国家目前经济仍然比我们要发达一些,但是,当我用英语与对方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多数人并不是我曾经想象中的那样流畅(过去总以为有美国大兵在那里保护他们,语言总也会受到影响),很多人,包括年轻人,也几乎就是不会英语的。看看我们国家,领导人出访,可以用英语而不用自己的母语与对方领导人交谈,可以省下一大笔翻译费用并提高交谈内容的保密程度,作为子民我们真该为他们骄傲。再看看我们身边,引车卖浆、贩夫走卒、江湖术士、丐帮豪杰们中都不乏英语高手,我却不知道是该骄傲呢,还是再次感到悲哀。我们中华民族就是心胸博大,决不会像法兰西民族那样,放着天然的与英语语种接近的便利,就是死活坚守法语,而且妄自尊大地以为只有自己的民族语言最优秀。我们不这样,我们要英语,甚至可以不要汉语。

奥运即将到来,全民学英语的热潮当然刚刚拉开序幕,教育部此时提倡莘莘学子学汉语,真的是需要胆识的,仅此,就让我不仅欣慰,还要佩服。为教育部喝彩的同时,对于收效将会如何,我只有拭目以待,因为我看惯了一哄而起,也见多了一哄而散。

离线秋绪

发帖
24406
蜂蜜
223945
威望
220
宣传贡献值
578
交易币
0
好评度
306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5-23
为此文叫好!切中时弊。

此文所述,完全是当前以及过去几十年都存在的高校教育问题。而且,并不是可能完全改变的现实。因为其中个别问题的敏感性,用文字表述出来,也是需要勇气的。

不学汉语,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如今到处充斥着错别字,而且是完全不应该出现错别字的地方,代表国家形象的电视台甚至是中央电视台,其节目的屏幕下方字幕中,也是频频地出现错别字,每每看到心里就会涌上一种痛楚,为自己的民族悲哀。
看贴是学习,跟贴是友谊。朋友,你跟贴了吗?
我的个人主页:http://www.hycs.zj.cn/bbs/u.php?uid=2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5-23
先生的这篇文章观点真是令人拍案叫好!
我们的国家在强大的同时,也令所有的有识之士担忧,学习英语的热潮超过了学习汉语的热潮,人变得越来越功利,越来越现实,不知谁的天空才是我们的家。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5-28
看过此文后,想说的很多,更想写一个读后感。反复思考,觉得关于语文教学的话题很大,涉及到国家教育的指导思想,教育政策,传统文化回归,等等内容,至少可以写一篇很长的论文。而这些方面的东西仅仅是我这个门外汉的一点个人心得,没有实践经验,真的写出来,会贻笑大方,乃作罢。

我想说前段时间我看到的一个现象。

没天早上,我都到一所学校里锻炼,路过一个花廊的时候,看见很多学生在那里读书,我就有意识的在他们面前走一圈,想听听他们读的什么书。结果,经过多次的观察,我发现现在的大学生早上清一色的读外语,偶尔发现一个读古文的,我像发现了一块宝似的会驻足听一会,听听他读的是哪一段,临走,我投以欣赏的目光。

现在很难听到对传统文化的朗朗读书声了,遗憾。

我总在想,一个大学生不读传统的东西,怎么能树立仁义廉耻的信念?没有这些信念,又怎么能做芸芸众生的先锋?

感谢白马先生!
离线

发帖
585
蜂蜜
2104
威望
11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62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7-13
白马非马先生的文章,我多次拜读,也甚为喜欢,是我学习的楷模!
先问个好,此文很有借鉴意义。正好刚高考完的儿子突然醒悟,要在暑假及将来的大学生活中,好好把汉语学好,我想把这篇文章带给儿子,让其慢慢领会,先生不反对吧?笑……
离线端木天

发帖
2171
蜂蜜
4209
威望
46
宣传贡献值
15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93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7-19
语文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