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遥远的梦幻记忆 WmRu3O
揭开尼雅遗址的神秘面纱 WmRu3O
张 良 WmRu3O
WmRu3O
楼兰,这个充满梦幻色彩的西域古国,早已被人们耳熟能详,并久久为之神往。尼雅,楼兰的“姐妹城”,知道的人却并不多。原因很简单,因为尼雅有比楼兰更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难的路程,人迹很少到达,即便勇气非凡的探险家,也对尼雅望而生畏。因而面积更大、遗迹数量远远超过楼兰的尼雅,名气却稍逊一筹。 WmRu3O
1901年,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而幸喜若狂的时候,另一名声名显赫的——英籍匈牙利人马克•奥里尔•斯坦因在楼兰古城西南方1000公里之外的尼雅河尾闾,找到了另一处楼兰王国时期的遗址,“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尼雅遗址)。当斯坦因从尼雅遗址把精美的陶器、绚丽的织物、罕见的木雕和大量带有各种文字的木板文书带回欧洲的时候,人们惊奇地得知,在荒漠的沙海之中,古代竟然有如此灿烂辉煌的文化!尤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中亚腹地探险热潮中,尼雅的发现轰动了欧洲,从而使一代代才华横溢的学者为研究它耗尽终生心血。 WmRu3O
《汉书•西域传》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去长安八千八百二十里,户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胜兵五百人。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各一人。北至都护治所二千七百二十里,南至戎卢国四日行地,西通托弥四百六十里。”东汉以后,精绝并入楼兰,成为楼兰王国南方的重镇,与于阗王国相邻。在唐代的时候,精绝国已经灭亡,成为古于阗国的一部分,精绝改称做尼雅。尼雅,维语的意思为“遥远的地方”。因为,自古以来它就是一块典型的海角天涯的寂寞绿洲。 WmRu3O
玄奘的《大唐西域记》里,就这个地方作了记录,把它称之为“尼壤”,自然是尼雅的同名异译。玄奘记述道:“行二百余里,至尼壤城,周三四里,在大泽中。泽地湿热,难以履涉,芦草荒茂,无复途径。惟斯城仅得通行,故往来者莫不由此城焉,而瞿撒旦那(今和田)以为东境之关防。”可见,这里在唐初是一片沼泽。 WmRu3O
尼雅遗址位于现在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城以北130公里的茫茫沙海之中,处在古尼雅河谷的沙丘链之间,是一个以东经82度43分14秒,北纬37度58分35秒为中心的狭长地带,东西向3.26公里宽,南北向21.3公里长,所占据的土地面积约为69.44平方公里。遗址由大量的,相对间独立的遗迹或遗迹群组成。主要有住宅(包括房屋、果园、牲畜园、蓄水池等)、墓地、宗教建筑(佛塔、寺庙等)、手工业遗迹(烧造陶器等物或冶烧金属的窑炉)、农业遗迹(田地和灌溉渠)、城址、桥等7个种类型的遗迹。将尼雅遗址每一处相对独立的遗迹都做编号,全都加起来有一百七十多个。近年,又将遗址区向北推移了几十公里。尼雅遗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木结构城市遗址。它被斯坦因称为楼兰的姐妹城,东方的“庞贝”。它在古代西域研究和古丝绸之路研究中占据着不可或缺的地位。 WmRu3O
继玛雅、庞贝之后,尼雅又成为人类文明史上无法探寻的黑洞。爱犬仍在轻吠,纺车吱哑未绝,简牍案上待读……尼雅人瞬时消失了,没有硝烟与搏杀的痕迹。无人知道为何精绝境内供奉着当时世上所有的神,使用着一种早已死亡了的文字(佉卢文),它无疑于“自杀”,刻意将自己从历史删去。 WmRu3O
尼雅即谜,它在时间背后偷笑我们的惊奇与猜测。尼雅并非传说,它期待着你穿越神秘的历史,昭示那些渴望传奇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