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2843阅读
  • 5回复

东海塘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3-01
 我总算可以扬眉吐气,大肆炫耀一番;因为我发现了家乡的一个好去处——东海塘。 qOAP_\@T  
我一直羞愧:无一合适景观以飨客人。海边小镇——石塘,似乎可以勉强示人,还享有“东方巴黎圣母院” 之美誉。然今日石屋已被拆剩无几;又,填海张扩,钢筋水泥遍地开花,粉饰求新,装修唯美,和其他城镇“水泥森林”一般无二。石头屋夹杂其间,恐怕唯有破烂可言。曾被热炒的新千年第一缕阳光,而今也立“千年曙光碑”以记盛事;但毕竟“年轻”,没有积累、沉淀,底蕴尤显不足。所树之碑,构思平庸;看过一眼,记忆也就随风而散。更要命的是,各家圈内之猪任凭其满街四处奔窜。虽然墙上已经张贴:禁止随地大小便,但仅对两腿站立之人有效;而对四脚着地之猪,你只能徒唤奈何!为杜绝此等不文明,当模仿各大商场、码头中洋文并列标贴之做法,并书“人文、猪文”以示告诫。然“猪文”如何识别、刻写?却又犯难。明日,当备份厚礼上高家庄,找“八戒”“润笔”。至于海,和别处避风港一样无异;山坡、岛屿、浑水、渔船,还有风浪里摇摆着的舢板。方山,本不错。但为雁荡之余脉,风头早被他人占尽。若硬要标榜自己,脸上贴金;恐怕只有为人不屑,让人嗤之以鼻。最近,有好事者,将其和南非开普敦之“桌山”相媲美,称之为“中国的桌山”。“山脊如此平坦,如刀削一般”;我不仅远眺过,还曾爬上山冈近观过,更也许爬上“桌面”休憩过。方山之巅,我们确实习惯于其平整如坦;简直就是天生的野营、烧烤基地,却丝毫不曾和“桌山”联系一起。不怪自己没有一双慧眼,实在是自己孤陋寡闻得很,至今日才了解 “桌山”一二。其实,方山以形命名,既可名为“方山”,同样也可呼为“桌山”。怪当年没有找一位风水高人给其取名。差之一字,谬以千里!否则,该早名扬中外。也许,两者只是形象神不像,貌合神离,此桩“联姻”到底能行多远,将拭目以待。长屿洞天,总可差强人意吧。虽无鬼斧神工之妙,但为历朝历代石工劳作开凿挖空而成,你总会惊叹于人力之伟大!石材质地白净,一直为当地造房砌墙之材料,猪舍亦然。其价廉不及砖。当然,今日早登庙堂之高,受众人香火之盛。石矿已不再开采多年。辟遗址为景点,供今人观光、休闲、惊奇。霄洞深不及底,常耳闻石工失足跌谷,死骨难觅。惨不忍闻!而今日幸为胜地,早有石阶垫足,石栏护身;游者绝无落崖之虞。也正如此,洞天失却昔日之雄险。洞内泥身涂彩,配以灯光,造以神仙、鬼怪、民间故事;内容平平,造型庸庸,不值一提。倒是洞壁四周留有凿痕,纹路尽得鬼斧神工之妙,值得遥想、远观、近摸、甚至亲吻。至于,其他一些零星景点,暂且不再一一道述。 qOAP_\@T  
春节期间,无锡夏君自驾坐骑挈携妻女造访寒舍,欲看海;顺便携我至爱——无锡“肉骨头”以馈赠,太客气了。自贵脚踏于贱地,于我蓬门荜户生光之际,不胜惶恐:将何以款待远道来客?其时抵达,已过响午;只能带其附近转悠。先进“长屿洞天”,次上嘉靖古桥——寺前桥,再去桥下老街、码头徜徉,最后于桥北披云山脚下“戚继光寺”收脚。胡乱讲解一通,指点激扬一番,睹物追昔一阵,难免也趁机无病呻吟一下。徘徊于今日杂物乱堆、冷清落寞之码头,追忆其昔日喧嚣、热闹、繁华、风光:敢教挑夫走卒、算命看相,混迹其间;商人书生、农夫工匠,上下其船;屠夫小贩、走江湖卖手艺,吆喝声此起彼伏其空;香烛铺花圈铺、钟表店杂货店,遥相对应其街;手拉车自行车、唱喜的报丧的争先恐后其道……!而今日俱往矣。夏妻秀外慧中,宽慰道:可比江南乌镇。口头忙说“汗颜”,耳闻倍感欣喜,心底不禁浮现《清明上河图》长卷,信口将此比汴梁,不知夏君笑我否?幸好,河岸有水鸭欢叫,喜得夏君小女拍手追逐;更有对岸飞出白鹭来凑趣,一行悠然上桥头。但愿此景能慰其家失望些许。 qOAP_\@T  
一宿无话,翌日再说。且说是日阳光明媚,春风荡漾。尽管其吹在脸上尚有凉意,但时过立春,也当呼为春风;也幸好春风来不及和煦,否则,拂面而过,惹得春心荡漾,痒得双手折花攀柳,无法专心看海矣!闲话少叙,但说看海。果真是个看海的好日子。虽说家里海鲜匮乏,难以尽情招待,以果君腹;然大海浊水滔滔,不妨尽显慷慨,任君极目。从俗,是难免的,还是奔石塘起看。路上不无担心轻声问道:会开山路否?真是杞人忧天。一则夏君车技娴熟,不似我等木然,至今拎不清刹车和油门;二来隧道早通,无需爬山越岭。自己坐井观天多年,还翻老黄历炫耀见识。看过海,留了影,装载一瓶海水作纪念。起身再行。本打算走岔道复上海角——箬山镇。可时不待我,再说,相同的山貌、一样的渔船、互通的海水,不看也罢!去时注意到“七塘沿海公路”路标高高悬挂。虽是新近标识,但耳濡目染,其路况基本了解,最坏也就是沙石小路,尘土飞扬而已!绝不会钻入死胡同,走回头路;顺路看海,断不会错。即使露馅,出了洋相,还有“原先有路,最近改道云云”。客随主便,其又能如之奈何!心里暗自盘算,脸上不动声色,生怕夏君知难而退。回程及此,特意问清路人,待确认无误,按箭头所示,拐入岔道奔驶而去。路上走亲访友者络绎不绝,路旁春意盎然渐欲迷人眼。简直就是阳春三月,踏青郊外。哪有春寒挂枝稍?路,新修的,笔直向东,全为光滑水泥铺面。过了一塘是二塘,过了二塘是三塘。塘者,传言为昔日之塘堤;今日为地名之泛称也。每“塘”之间必有河道横贯南北,延绵几十里。逐“塘”而过,再穿越农场达七塘。蓦然抬头,“东海塘”三字赫然在前。于是,继续东行,直达海滩。当然,不曾忘记及时刹车停靠;若再东行,岂不将车洗海水浴? qOAP_\@T  
围垦造田,司空见惯。东海塘,并不陌生;常有耳闻,只是一直无缘得见。筑堤,以石代泥,今日也已不足为奇。不论我心里多有准备,然其一露“庐山真面目”,我又不禁跃然雀欢。堤,尚未完工;设备、车辆、石砂散落一地。工人已经放假回家,赶来看海观潮者,大多为游客,偶尔间杂几个赶海者。据旁人说,刚才就有人在兜售“小鲜”。闸,为塘堤之主工程也。建成多时,已然耸立,大有“一人当关,万夫莫开”之势,也敢叫“一行到此水西流”!此“夫”“行”当然为水;人,自然会改道陆路,攀缘上下。闸之关键在闸门。启之,放内河淡水入海,免天降大雨致河水泛滥成灾;闭之,阻海水潮起,涌向内河;免得咸化了淡水,毁坏了庄稼。堤坝每隔一段距离必安设一闸,而每闸之西必连有内河。此为东西纵向之河。趋东越闸门奔腾入大海,向西迂回曲折交汇于“塘”间横河;纵横交错,井然有序。兴冲冲赶紧爬上堤坝,但见前面浩淼大海,一览无余。海水,尽是浑浊之海水。此时,你不妨静下心来,想像当年学校操场作原地旋转。听从口令“向右转”:眼前绵绵长堤没有尽头。再“向右转”:一片农田,生机勃勃,远处有影晃动于田间,状如蚂蚁;也许是人,也许是牛,不必考究。于是,再“向右转”:目光越过闸门继续远眺,又是绵绵一长堤也。登泰山而“一览众山小”,然其满眼所见依然是山,只是高低远近不同罢了。而我是日,无需登高远瞻,只需站在地平线上极目四顾,前后左右尽收眼底,景物千差万别。远眺犹不足,跳下堤坝继续“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堤下为乱岩铺设,坡度很小;接缝虽不严密,但甚平整;不待“秋风萧瑟”起,此时早已“洪波涌起”。淤泥丝毫不曾看见,但见“水何澹澹”,伸手可及;更不见那“山岛竦峙”,更不见那“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有,也只是远处为海水包围之小岛,只能说“小荷才露尖尖脚”,和“竦峙”相去甚远。平坦无垠,一望无际,这就是最好的诠释。“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此等情景,恐怕无缘消受;留待他日,或观日出,或赏月夜。 qOAP_\@T  
不光是夏家看海尚不足,其实,我也如此。一行掉头驱车,顺着“沿海公路”横跨“东片农场”继续北驶。农场风光递次呈现。农用车依着自己“步履”,满载蔬菜向前奔跑。农妇散落在田间劳作,路旁蔬菜堆积如山,也有正往车上装载。油菜花开满一地,只是随风起伏摇摆,却没有谁敢搀杂进来,和它竞相斗艳。河流横卧于路东,水波只是娓娓流淌;日光晒落其间,也仅懒洋洋而已。远近的防风林,先是扑面而来,旋即立正身后目送我们远去。农家小院,点缀其间,参差不齐;瞧那架势,不是偶尔居此小憩,当落脚定居;昔日荒无人烟,今朝也见袅袅炊烟。顺着路牌赶路,迷失路标问路;车外风光旖旎,车内其乐陶陶。急急慢慢,停停开开,终于抵达金清黄琅“剑门新闸”。气势雄伟远非“东海塘”之闸可比。于两竦峙山岛之间,筑堤拦截,同样设闸门沟通海内、海外。有堤在前“挡敌”,“后方”自然可以安全避风。船只进出港湾,不走普通闸门水道,当另辟专道:“吊桥”、“吊闸”。 指挥人员算好时辰,于“平潮”时刻,爬上指挥台,手拿小旗子,对着高音喇叭大声叫嚷着、指引着。于是,“吊桥”、“吊闸”自海面升起,船只鱼贯而行。闸窄仅容一船;此港吃水有限,再宽的船恐怕只能“有进无出”。热闹的场面是我一厢情愿杜撰。因为春节期间,大家休息,根本无人值班。过堤顺势而下,“乱石穿空,惊涛拍岸”,海水不曾卷起千堆雪,却送上了小生灵。夏女为能检到一只小蟹、一个小海螺,努力寻觅着;而太阳,却随着孩子的欢呼、雀跃,悄悄地躲进了山背后。 qOAP_\@T  
夏君非常尽兴并一再道谢。我羞愧难当!其实是其屈驾光临,成全我之海塘旅程;该道谢的是我。快哉!兴尽也。然尽兴之余尚有一丝遗憾。假如,时间足许,带上茶具,支起酒精炉,于“东海塘”之滩,细细品茗,慢看潮起潮落。那该多爽啊!
[ 此贴被小筑在2007-03-02 08:24重新编辑 ]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3-01
同老爷说的东海塘我应该去过,呵呵,我怎么没觉着好呢!倒是笔下的海塘比较有吸引力 qOAP_\@T  
qOAP_\@T  
好,送花花啦~~~ qOAP_\@T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3-02
同老爷笔下的景点除了东海塘没去过之外,其它的都光顾过了. qOAP_\@T  
那天去了箬山,也是匆匆而去,匆匆而回. qOAP_\@T  
近海,没有蔚海蓝天,只有浑浊的黄色海水,那飞过的和嬉水的海鸥倒是海中的一景. qOAP_\@T  
qOAP_\@T  
好,送花花啦~~~ qOAP_\@T  
qOAP_\@T  
近海看海,感觉都是差不多.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离线溪畔青篱

发帖
2069
蜂蜜
20015
威望
38
宣传贡献值
169
交易币
0
好评度
183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3-02
也许风景本是寻常景,只因那时的心情,那时的风,那时的农田,那时的油菜花,还有那时的孩子,一切便美了起来。

http://blog.sina.com.cn/lyjx 溪畔青篱的博客
http://www.fming.net/blog/index.php?uid=2381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3-02
都到了寺前桥了也不去会会水仙:))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3-02
已经通过电话啦,当时我不在家.所以没办法了. qOAP_\@T  
qOAP_\@T  
好,送花花啦~~~ qOAP_\@T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