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风格切换切换到宽版
  • 3060阅读
  • 2回复

远足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梁同
 

发帖
135
蜂蜜
926
威望
20
宣传贡献值
0
交易币
0
好评度
99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使用道具 0楼 发表于: 2007-02-15
小学生最喜欢远足。整日被关在牢笼中正襟危坐、目不斜视;一旦豁然洞开,叽叽喳喳,推推搡搡,呼啸而去。那兴奋劲,似乎整个世纪不曾见过天日。一日欢喜到晚回到家,早有一篇《远足》之类的作文在等待。哎!喜悦才下眉头,忧愁却上心头。 o+g4p:Mf  
远足,不同于散步。散步可以悠闲自乐,可以漫无目的,可以东张西望;看见猫儿狗儿路边打架,还可以蹲下身子,上前劝驾;或者干脆两边助拳,煽风点火,唯恐场面不够热闹。固然,同样仰仗两条腿,但远足却远非轻松如此!比如,它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有相当遥远的路程需要完成,不可有半途而废之幻想,或需负重远行。 o+g4p:Mf  
多年前,我在黄山长途跋涉,那次“远足”记忆最深。自玉屏峰上山,行至白鹅岭,真正的旅程也就结束。下山可以坐索道笔直自由滑落,也可以沿山道弯弯曲曲徒步丈量山路,计数台阶。有个广告做得好:人生之旅途,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路的风景和看风景的心情。“无限风光在险峰”,更有意外之风光在山坳、在树枝,在峰回路转一瞬间。昨日上山乘索道,虽也爬行了一日的山路;但于光明顶休整了一宿,双腿早已恢复如初;再则,上午的路程轻松无比,待大队人马集结白鹅岭,我体力依然充沛无限。本来,上坡就打算爬行,更何况是下坡!恰又团队有言在先:下山之道任由选择、费用自理。略加权衡,重整行囊,迈开大步道声:走。一马当前,率先开路。大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之气概。开始小队人马尚能左盼右顾、项背相望,慢慢地有人渐行渐远,有人渐落渐后。我和同事一直先锋开道。开始还能帮衬他人,略施援手;但时间一久,自己也成“泥菩萨过河”。“夫妻似鸟同林宿,大限来时各自飞”,何况旅客本来陌路人,唯一日萍水相逢而已!又不曾有过“一夜夫妻露水情”,何必再缠绵于“百日恩”?甩开“包袱”轻装继续前进。曾经幻想隐藏于山坳、树枝、峰回路转的风景不曾出现,也许其一直递次呈现于眼前,实在是自己已经无暇欣赏。口愈干、腿愈沉,汗愈咸、心愈焦;路愈长乎?“假如中间再安装个索道该多好啊”!半路,我当时确实这么想。可惜“开弓没有回头箭”。迎面有挑夫负重而上,擦肩而过脚步依然轻盈。背后有挑夫空手而返,先健步靠近,旋即如飞离去,顷刻又难望其项背。足足耗费两个半小时,才达山脚,赶紧上车歇息等待后继者。手心手背都是肉,难道乎,脚就是钢板做的?乘车回到旅舍,果腹、洗漱完毕,又赶紧上床继续歇息。指望重演昨夜光明顶好事;不想翌日起床,两小脚肚子一个劲地涨痛,并结伴回家狠狠持续了一个星期。有过前车之鉴。在晚近上三清山时候,既坐缆车上山复又乘索道下山;至于身旁儿子误将缆车当秋千荡,我是断然不敢的。 o+g4p:Mf  
脚,一直是人类最原始,最可靠的交通工具;自己也一直在身体力行。上学、赶集、游行、看电影、走亲戚,全靠我那双瘦弱的脚。日后也许会增加一只,策杖而行。我没有英伦绅士的派头,过去确实不曾有过,今日也未有打算。而增加两只变成四脚着地,我坚信自己一辈子决不。慢慢紧紧地赶路,幽幽晃晃地溜达;不知丈量了多少路程,不知耗破了多少鞋靴,也不知磨烂了多少地皮。这脚也够稀奇!不曾为每日和地摩擦而缩短分毫,反而日见见长,直至骨骼完全固化。达尔文说“用进废退”,诚斯言也!在我记忆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足”是上初中,学校组织去椒江参观“解放一江山岛纪念馆”。路有些远,单靠双腿是不现实的,得借助“草船”。“借箭”倒没必要,免得再花时间打扫“战争”,那就借点脚力省点力气吧。船,机动,无蓬;舱徒具四壁,学生自搬教室条凳于船上。老师通知:翌日清晨上学校集中出发;午饭自带,免门票;但船毕竟是租借的,两毛钱的旅费需得自负。待放学回家,也不着急伸手;只将手脚变得格外勤快,嘴巴抹上蜂蜜。不为母亲准备的干粮,但为父亲口袋的两毛钱。父亲欣然答应之余,放言道:得完成多少块砖头才行。其实我知晓父亲不过玩笑。但我毕竟“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再说能将父亲的好心当福气?既然砖头数量确定,且其任务也非遥不可及;何不努力一番表决心,也为再次伸手作铺垫。所谓的“砖头”是这样的:横亘村东一条小河,刚动了“手术”予以清理挖深。“手术”之废物——淤泥,堆积于河两岸。淤泥之处理,可以填埋田里做肥料,可以任其风干改作园地“种燥”(俗音,区别于水稻作物,指种植旱作物);可以制作成砖块搞副业,挣点外快改善生活;今日,当然还可以将淤泥过磅换作钞票,落得逍遥享受,可惜当年无人问津。盖因,制砖消淤实乃变废为宝,一箭双雕之美事;全庄男女老少齐动手。本来平时放学在家,也去帮衬做砖;乡里有云:苍蝇脚添秤头,何况四肢健全的人!忙里忙外,跑进跑出,传话递送,皆农家弟子之本分也。但,帮则帮矣;然,能懒则懒。而那日主动请缨,格外卖力,直至日暮天黑,家人呼唤收工、开饭。好心情持续到第二天。因为,我见识了两岸风光之旖旎,数清了“金清闸”之二十二个桥洞,仰慕到海陆空烈士之壮举,惊叹于椒江码头轮船之雄伟。自上了高中,远足的机会就太多矣。自家过寺前桥达新河中学,三点连线长达十四、五里,三年不曾变化。两点间可以沿河边走捷径,也可以赶公路走大道。有时结伴鱼贯走 “江湖”,有时孤单只影闯 “天涯”。肩上挑的是住校之口粮,心里装的是“功名”之憧憬,靠的多是双腿不知疲倦地交替。有次星期一早晨出发上学,天还黑糊糊一片,独自急匆匆把路赶。行至半路,前方隐约有人,也孑然一身,单提一行囊。看那情形当“同是天涯沦落人”,今日相逢又何必定计较曾是旧相识否!忙加紧脚步赶上,搭讪同行。果然是个高年级同学。伊自当是大哥,接我肩上物,挑我肩上担,而我除了感激,更愿充当其“马后炮”。伊早我一年考入医大,我亦步亦趋晚一界踏进医大。而今,伊事业卓然有成,我依旧一事无成,天壤之别何其大哉!不过每每相见,彼此抚掌相视而笑,无需多言。“富贵毋相忘”,伊始终是我好大哥。 o+g4p:Mf  
“远足”已然成为一项健身休闲活动,还成立起“远足”协会;为城里人当作时尚,趋之若鹜。轮子的普及,“远足”也确实愈行愈少,但我却时刻保留习性,以备不时之需。不是自己成心不从俗,只是能省则省,不必整日弹铗高吟“食无鱼、出无车”。每见有人,或开车、或打的上健身房“远足”。我总疑惑重重自问道:有必要否?
离线

发帖
15120
蜂蜜
5314
威望
275
宣传贡献值
127
交易币
0
好评度
45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2-17
现在的春游、秋游,在我们小时候大人们通通称之为远足!因为那时一般就近的出去走走,车和船等交通工具都是很尊贵的工具,惟独这腿是最廉价的交通工具,这也是我猜测为何称之为远足。一听到有远足的消息,我想那时我们那些没见过世面的小破孩们准彻夜难眠了。现在想想还真佩服当年我们这群孩子的脚力:))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古人无复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离线小筑

发帖
4097
蜂蜜
24244
威望
24
宣传贡献值
176
交易币
0
好评度
105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2-20
今年春节无法远足,郁闷中. o+g4p:Mf  
o+g4p:Mf  
好,送花花啦~~~ o+g4p:Mf  
平和、宁静,一种风轻云淡的美丽......
我的淘宝店:http://chejishi.taobao.com/
快速回复
限400 字节
摄影、文学原创与慈善公益信息平台——蜂鸣网欢迎您!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