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去圆明园,该从西洋楼返回南门的时候,发现湖边停靠着四五只摆渡船,有几个人大声招揽着生意,“一位10块,上来就走啊”,可没有游人靠前。我和老公本来就是为了散步闲来走走的,自然没往心里去。沿着湖面走了一小段路,发现一只船上只坐着两个人(大约十二个人的座位)竟然也发船了。宽阔的湖面,一只小船轻悠悠,一位艄公摇着浆,好不惬意。于是立马返回码头,登上了一只小船。
没有被骗,刚刚坐稳,小船就离开了湖边。两个人花20块,单独乘一只船,还有人站着给你划船,越想越觉得值。兴致大发,我对艄公说,你歇会儿,我们替你划?艄公连忙说,这可不行,我们有规定的。这样我们和艄公搭上了话。
“其实,我还是真累了,快下班了,没劲了。”“平时这一趟十五分钟就能过去,这回得二十分钟吧。”我连忙说,越慢越好,我们可不是急着回去,就是想坐坐船,观观景。艄公是河北口音,很纯朴,让你有一种身在外乡的感觉。
“对了,我们是保定那边的,白洋淀,知道吗?”太知道了,白洋淀那么有名谁不知道呀。
“圆明园做摆渡的都是我们那的。”那一定是这儿的人到你们那招人的?“是呀。”这里挣钱多,对吗?
“多什么,死工资,一个月下来也就是500块钱。老爷们在外还要自己租房子,做饭过日子。”500块真不多啊,那为什么还要出来?
“在家里没活干了。没听说吗?我们白洋淀的水污染了,鱼都死了。我们本来是靠打鱼挣钱的,现在只好出来挣这个钱了。”“我有个女儿,去年考上了大学,学的是法律,我要挣钱供她上学。”
……
浪漫的轻松被这位艄公的话一下子变得沉重了。
后来在新闻里听到白洋淀的水已经变清,最近又在一个论坛的帖子里看到白洋淀荷花绽放,游人翩翩而至,倍感高兴。圆明园的艄公也许很快就可以回家打鱼了,那份挣钱不多的活他们干得很无奈,他们喜欢自己水美鱼肥没有污染的白洋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