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第二次来北京,去年一个人背着行囊在北京晃了7天,留下的印象却不尽人意,不知是我一直对首都的期望太高还是性格中本身不安定的因子,总之在北京这份古老,古朴,沧桑面前我有的只是叹息。
走进一路向北的目的地:北京大栅阑。终于走进我们久违的北京胡同,和上海的胡同状况大同小异,当然建筑风格格调上有很大的南北差异,但是一样的是那不咋的的治安,不咋的的卫生,不咋的的排水排污措施……太多太多的不咋的。当然也有意外的收获,在漫无目的的闲逛中,“淘”到了几个曾经闻名中外的老字号:享誉东南亚的药材行济安堂和湖南会馆。在和叔叔伯伯爷爷奶奶的闲聊中也切身的体会了曾经北京胡同那昌盛的一面,那轰动一时的繁华。可是我们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历史留给我们的是没落中的胡同,待我们到来时这里剩下的是锈迹斑斑的铁栏,是石灰脱落的墙面,是凌乱的破砖乱瓦,是破旧不堪的一切……这几天北京常常冷不防下暴雨,胡同的排水系统特别差,积水会有半尺高,行人(尤其老人)过往很不方便;走进屋内,原本宽敞气派的四合院早已被盖小房划的四分五裂……
那份繁华,曾经的融洽,曾经的和谐,我不知道,但我一直勾画,一直在想象,一直在期待,一直在寻找。
不用太多花哨的语言,用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记下我看到的,没有多少波澜,没有多少意外,没有多少欣喜,但是还是期待惊喜,期待我会对北京改观……
―― 范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