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3日11点5分,我们离开杭州,前往此次活动的中转站——上海。3天的时间,分配给上海这座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于我们而言是弥足珍贵的。在肯德鸡吃了的一顿在上海的午餐,我们开始找寻旅馆。问路的、跑腿的、打电话的、所有能找的人电话都打遍了,最后在方洁给我的一串旅馆名单中,找到了易途青年旅社,标准间150,有网线、空调、电视。我在电话这头开心的直想抱那个接线员。
如我们所愿。在房间里,经过两个小时的休整,徒步到外滩拍外景。几个小时的徒步累的我们够呛,却意外地让我拾起上海的感觉,没有了刚下火车时那般无措。
走在上海,大街小巷,白天是人、车;晚上是灯、人、车。满眼的霓虹铺天盖地,大大小小的门面,无一例外。若不是被炎热冲占了大脑,我肯定会在其中茫茫然地站一会儿。
上海的房子很有特色。走过那林立的高楼大厦,大石块的中西结合式建筑看起来风采无比,我满心欢喜。上海多银行,外观优美,构造精细典雅,极具老上海味道。灯光映照下,显得生动又不失稳厚,新新的。当中,名字最好听的是花旗银行。想起浙江某些银行建筑,跟此处雷同,应该是想要传承那份庄重的气势。
站在外滩上,看隔了一条黄浦江的陆家嘴,高高的明珠塔,最引人注目。错落有致的高楼大厦组合在起,是中国大陆最现代化的标志,非常辉煌、壮观。跟此岸的复古建筑大相径庭。这片风景,远远地看着,很美。江风阵阵,人流熙熙攘攘,我猜这中间地98%都是游人。有衣冠楚楚,也有布衫褴褛;有打闹,也有安静沉思的……
我想着我们的实践主题。我好像站在一个岛上,远远地看着几米之外的繁华,走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