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新世纪第一缕曙光,到底在哪里?真的有点让人糊涂了,我随便在网上一搜索,除石塘与括苍山以外,竟然还有如下的网页:
《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介绍》(
http://www.yw121.com/showsight1.asp?sid=2302)
那一天你对东福山深情地一瞥,
道了一声:早安,中国!
整个世纪便像你统摄一切的光芒铺天盖地地走来,
是东福山的曙光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纪,
还是一个新的世纪开创了
一个新的东极。
另有网页(
http://www.jyb.com.cn/gb/2001/01/01/zy/1-jyyw/4.htm)介绍,这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根本就不在中国,而是在——
本报特派记者李小伟见证新世纪第一缕阳光
拥抱新世纪的朝阳
第21届世界大运会海外火种在新西兰梅西大学采集
本报特派记者 李小伟
当地时间2001年1月1日凌晨5∶55,北京时间2001年1月1日凌晨0∶55,地点,新西兰梅西大学校园内。
夜幕启开微缝,一缕曙光划破夜空,照射到位于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的梅西大学校园内。来自中国的前乒乓球世界冠军、北京大学法学院学生刘伟按动位于梅西大学校园板球操场上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火种的取火器,火苗燃起,由新世纪第一缕曙光制成的北京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火种在数百人的注目下采集成功,霎时梅西大学校园里一片欢腾。
由教育部副部长吕福源为团长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海外火炬火种采集团一行53人,今天凌晨在新西兰北帕默斯顿市的梅西大学举行了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火炬火种采集仪式。
当地时间凌晨5时,在苏格兰风笛优美的乐曲和新西兰毛利人的迎宾表演中,教育部副部长、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副主席、大运会海外火炬火种采集团团长吕福源,副团长北京市副市长张茅,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陈文照,梅西大学校长詹姆斯·马克沃,北帕默斯顿市市长吉尔怀特女士等中外贵宾进入采集火炬火种场。
在奏中新两国国歌、升两国国旗之后,吕福源团长首先致词。他说,我们在新西兰著名的梅西大学、在全世界第一所迎接新世纪曙光的大学举行隆重的仪式,采集第21届世界大运会的火炬火种,具有深远的意义。在这里点燃的“新世纪之光”将与在中国北京大学采集的火种以及意大利都灵大学保存的火种汇集起来,于今年5月在中国首都北京共同点燃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传递火炬,拉开本届大学生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壮丽、精彩的序幕。这象征着新世纪全世界青年拥有共同的朝阳,携手努力,共同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学生代表、北大法学院四年级学生全奕颖在仪式上讲话。她说,作为中国大学生的代表,我们受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组委会的委托,来到大洋彼岸,在新西兰梅西大学迎接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点燃第21届世界大运会“新世纪之光”火种,拉开本届大运会火炬传递活动的序幕。此时此刻,我们感到无比自豪。我们相信,在新世纪,全世界青年将以坚实的步伐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梅西大学校长、北帕默斯顿市市长、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陈文照先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
在刘伟采集火种成功后,火炬采集手、来自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学生邓磊,从火种上点燃了第一支火炬。随后受希望工程资助的中央民族大学哈萨克族学生阿依努、北京大学学生沈鹏、王征宇、全奕颖、刘伟6位大学生火炬采集手手中的火炬相继点燃。之后,火炬手们在规定的路线上开始了象征性火炬长跑。
火炬长跑结束后,北京市副市长、北京世界大运会组委会副主席张茅代表北京大运会组委会从阿依努同学手中接过火种盒。该火种盒将随后由专机护送回北京,存放在中华世纪坛内。
火种采集仪式在中外嘉宾共同种植象征中新友谊的山茶树的欢快气氛中结束。
另有中新网消息(
http://news.chinabyte.com/462/1212962.shtml),石塘镇是官方权威宣布正式的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照射地,南沙群岛海马滩是中国领土第一缕阳光照射地理经纬点:
【ChinaByte 综合消息】中新网消息:著名天文学家、中国2000年委员会主席王绶琯昨天(10月26日)宣布,根据国际天文学通用标准测算,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照射地理经纬点位于浙江温岭石塘镇,日出时间为2001年1月1日北京时间6时46分。
王绶琯同时宣布,中国领土第一缕阳光照射地理经纬点位于南沙群岛海马滩,日出时间为2001年1月1日北京时间6时27分。
中科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专家介绍,这一计算结果是中国2000年委员会和中科院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共同组成的研究论证小组,以海平面和地理经纬点为参照物,利用天体球面坐标,根据天文、地理有关科学依据和国际通用标准,比较中国上千个地点日出时间确定的。
据悉,中国2000年委员会将与温岭市举办“中国21世纪曙光节”。
2000年1月1日早晨,同样在浙江温岭石塘镇,中国大陆迎来了新千年第一缕曙光。
而据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的测算,这新世纪第一缕曙光却落在了雁荡山(
http://www.chinapostnews.com.cn/104/sjht05.htm):
据南京市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台测算:2001年1月1日6时41分54秒,太阳光从海面上照射到国家级风景旅游区乐清市雁荡山主峰百岗尖,比温岭石塘早12秒,比临海早6秒。雁荡山成为中国大陆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最佳观测地之一。为了庆祝这一千载难逢的好时光,雁荡山风景旅游管理局于2000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2日,在雁荡山主峰百岗尖、灵岩景区、灵峰景区举行“雁荡山世纪曙光”庆典活动。
12月31日夜,庆典活动拉开了序幕,大型摇滚乐歌舞晚会、万人登山活动同时举行。约有4万人早早聚集百岗尖等待观看日出,21对新人在这里举行世纪婚礼。同时,雁荡山旅游管理局特地铸造的一座世纪巨钟隆重登场,现场邀请的21位嘉宾敲响了新世纪的钟声。在洪亮的钟声里,在一座刻制“曙光”二字的碑前,人们迎着曙光岩上新世纪的第一缕阳光,点燃了新世纪的圣火。这时,21只“太平鼓”敲响,形成了钟鼓齐鸣的壮观场面。此间,还有滚龙、舞狮等文体活动相继举行。人们在2001米红绸布上签名留念,献给北京奥申委以表示全民支持申奥。
为配合这次世纪欢腾活动的开展,乐清市邮政局特地制作了雁荡山世纪曙光纪念封一枚,图案为“百岗日出”,印数5000枚。为制作这枚纪念封,早在2000年12月2日,该局领导带领邮票公司、市邮协人员登上海拔1075米的百岗尖,实地观察日出情况。设计人员12次来回雁荡山,于2000年12月27日制作完成。29日,庆祝活动未开始前,该局邮票公司职工将有关雁荡山的明信片、纪念封、邮折等运到现场,在灵峰景点等处设点摆摊,昼夜服务。邮政职工迎着新世纪的曙光,热情接待来自四面八方的人们,把人们良好的祝愿及时传递到千万个家庭。
而这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之争的帷幕,则早就在相关城市之间拉开(
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455/1229/1898/200012/13/18042.html):
“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之争白热化
今天(10月29日),临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专程赶来的紫金山天文台专家在会上宣布:新世纪第一缕阳光将照射在临海市括苍山上。而两天前,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中科院院士、中国2000年委员会主席王绶琯也在北京宣布:祖国大陆新世纪的第一缕曙光照射点在温岭市石塘镇。
两家同样权威的学术机构的不同结论,使本就闹得沸沸扬扬的“世纪曙光”权属之争达到了高潮。
温岭、临海同属浙江台州市,争议缘起于台州市气象局的两位气象工作者。去年,第一缕曙光首照温岭石塘的消息公布,台州市气象局郑金钟对此提出质疑。他在搜集了括苍山气象站与椒江洪家气象站30多年来的日照实测资料,对18 00 个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并据此推算后认为:括苍山顶日出时间比石塘要早15分钟。随后,他的同事杨齐聪根据海拔高度对日出时刻的影响,结合经、纬度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对括苍山、石塘等十几个观测点日出时刻进行演算,计算结果为括苍山顶日出时间比石塘海岸早1 分28秒。杨齐聪将计算结果连同郑金钟整理出的日出实测资料寄给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该台历算部研究员何玉囡再次选择祖国大陆东经119 度以东不同海拔高度的十几个点进行测算,证实了郑、杨二人的推算结果,得出“括苍山顶是21世纪祖国大陆第一缕曙光的最佳观测地”这一结论。
消息披露后,临海市欣喜万分,市政府很快作出决定:“曙光搭台,经济唱戏”,举办“世纪曙光节”。为此,他们专门成立“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活动组织委员会”,临海市市长亲自踏勘括苍山,完善基础设施,为迎接“曙光”做准备。
临海的不同声音,当即在举办了2000年1 月1 日“世纪曙光节”的温岭市引起强烈反应,其程度不亚于一场“地震”。与此同时,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副研究员、中国2000年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俊杰博士也提出不同看法:新世纪第一缕曙光首照仍在温岭石塘。
王俊杰认为,第一缕曙光照射的地区未变,引起误解的是第一缕曙光照射点和最佳观察点这两个概念。按照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测算方法,第一缕曙光照射点的计算主要考虑经纬度,如果把高度计算进去情况就会复杂,同一个地区不同的点会有不同的结果。北京天文台名誉台长王绶琯也认为,在实际生活中,任何高于水平面的地方都比水平面上先看到太阳,但是在科学上,日出时间还是根据水平面来计算。他们已经把有关资料送至英国格林威治天文台和美国历算权威机构海军天文台进行复测,结果表明,2001年曙光首照还是温岭石塘。
按照双方结论,王绶琯认为,“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照到石塘镇金阿顶的时间是6 时42分左右,比括苍山早1 分钟。何玉囡认为,括苍山顶天文日出时刻为6 时42.9分,而石塘金阿顶是6 时43.3分,石塘海滩是6 时45.3分。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由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带队,10位专家亲临现场。何玉囡研究员说,她的结果是根据浙江省测绘资料档案馆、福建省测绘局资料中心提供的经、纬度和高度,从理论上计算得出的。
曙光首照千百年一遇,看似资源之争,其实是利益之争。且不说2000年1 月1 日的“新千年曙光”使浙江温岭石塘这个海边小镇一夜成名,据温岭提供的资料,各类新闻报道就超过1000篇,“曙光节”期间,全市接待中外游客1 6.96万人,旅游收入1.2 亿元。用温岭市领导的话说是“活动空前、报道空前、游客空前、收入空前”。
据了解,“为增加曙光节的权威性”,临海市已与紫金山天文台联袂,温岭市也和中国2000年委员会、国家天文观测中心联办。因此,有人认为,“世纪曙光”之争早超出了事件本身,同为国家学术权威机构,同为国内天文学权威人士,双方的“权威性”同样不容置疑。然而,对百姓而言,科学的答案毕竟只有一个,他们想问的是:究竟哪一个更准确? (董碧水)
读一读《浙江两城市争夺“新世纪第一缕曙光”》(
http://unn.people.com.cn/GB/channel455/1229/1898/200012/13/18040.html)可能有助于大家了解许多真相,能更理性地理解这所谓的“新世纪第一缕曙光”:
浙江两城市争夺“新世纪第一缕曙光”
国庆假日旅游大餐尚未结账,“新世纪第一缕曙光”之争又在浙江台州拉开战场,由于双方均有学术权威支持,这场“曙光之争”变得扑朔迷离。
“曙光之争”缘起于浙江台州市气象局的两位气象工作者。去年底,新千年祖国大陆第一缕曙光首照温岭石塘的消息公布后,曾在括苍山顶工作了十多年的台州市气象局郑金忠对此持不同看法。他搜集了括苍山气象站与椒江洪家气象站30年来的日照实测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并据此推算后认为,括苍山顶日出时间比石塘要早15分钟。今年初郑金忠的同事、从事山地气候研究多年的杨齐聪又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证。杨齐聪根据海拔高度对日出时刻的影响,再结合几个测点的经、纬度,对各个测点日出时刻进行演算,计算结果为括苍山顶日出时间比石塘海岸早1 分28秒。杨齐聪为此写了一篇论文,连同郑金忠整理的日出实测资料,寄给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该台历算部研究员何玉囡收到论文和资料后,选择了祖国大陆东经119 度以东、不同海拔高度的几十个点进行测算,证实了郑、杨二人的推算结果,得出了“括苍山顶是21世纪祖国大陆第一缕曙光的最佳观测地”这一结论。
这一消息上月中旬在国内一些媒体披露后,很快就引起了强烈反响。一家晚报的记者在北京采访了国家天文观测中心副研究员王俊杰博士。“2000年第一缕曙光将照射到浙江温岭市石塘镇”的信息是由北京天文台名誉会长、中科院院士、中国2000年委员会主席王绶先生1999年11月16日在北京宣布的,而王俊杰博士则是中国2000年委员会的副秘书长。王俊杰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其实第一缕曙光照射的地区并没有变,引起误解的是第一缕曙光照射点和最佳观察点两个概念。按照格林威治天文台的测算方法,第一缕曙光照射点的计算主要考虑经纬度,但如果把高度计算进去情况就太复杂了,同一个地区不同的点会有不同的结果。如果说是最佳观察点,石塘镇有一个海拔237.4 米的金阿顶,在这里曙光到达的时间为6 时42分左右,比括苍山顶也要早1 分钟。
记者今天就“新世纪首缕曙光究竟是照射在石塘还是在括苍山”向同属浙江台州市的临海市和温岭市政府有关负责人进行了采访。两位政府办公室的主任几乎都强调一点:我们有天文学权威的支持。温岭市政府办公室主任甚至表示,温岭方面已与国家天文学权威、中科院院士王绶取得了联系,王院士日内就会发表意见,对“曙光首照石塘”说作出诠释。
许多专家和学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新世纪曙光之争”其实是旅游资源之争。2000年1 月1 日的“新千年曙光”使浙江温岭石塘这个海边小镇一夜成名,并因此财源滚滚。据温岭市提供的资料,在“曙光节”期间,各类新闻报道超过1000篇,温岭全市接待中外游客16.96万人次,旅游收入1.2 亿元,当地官员以四个“空前”(活动空前、报道空前、游客空前、收入空前)来总结“曙光节”产出的社会、经济效益。
就在“曙光之争”紧锣密鼓地开战之际,温岭和临海两市已为即将到来的“新世纪曙光”作争取客源的各项准备。9 月下旬,临海市市长陈广建亲自带队,考察括苍山“首缕曙光照射现场”,一个迎接“新世纪第一缕曙光活动组织委员会”已经成立,各项工作已开始筹划。温岭市已在“千年曙光节”中尝到了诸多甜头,面对“新世纪曙光”的来临,各项活动的组织工作也已经展开。
“新世纪曙光”之争目前尚无胜负的迹象,但无所适从的则是广大读者,尤其是计划观赏“世纪曙光”的游客。科学的答案只有一个,科学家们应去伪存真,告诉百姓一个准确的结论。(万润龙2000-10-10)
而科学家对《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由来》(
http://www.china.org.cn/chinese/2000/Dec/13441.htm),自有一套科学的测算方法与依据:
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由来
2001年1月1日——21世纪和公元第三个千年的真正开始之日就要到来了!看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百年等一回,机会难得;观第一缕阳光,千年等一回,千载难逢。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何玉囡对新世纪第一缕曙光的来龙去脉做了详细的回答。
第一是首照地和最佳观测地的选择。新世纪第一缕阳光的首照地是在特指的区域内,在新世纪开始之日日出最早的地方。
从天文意义上讲日出是将太阳看成一个圆面,太阳圆面的上边缘与地平线相切的时刻,就是日出时刻。此时太阳在地平线以下,与地平线仅有一个交点。真正看到半个或一个完整的太阳圆面,还需要一些时间。
最佳观测地首先必须是日出最早的地方,即首照地。还要考虑天气条件,“天有不测风云”,但可以根据长期气象观测资料,选择1月1日天气晴朗的可能性大的地方观测。另外,观测地东南方向无遮挡,交通方便、旅游资源丰富(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宿食条件等)都是需要考虑的。
第二是日出迟早的决定因素。地球的运动需从两方面来分析,一是地球自身的旋转叫自转;一是绕太阳旋转叫公转。由于地球绕地轴由西向东旋转,人们每天看到太阳、月亮和星星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产生昼夜交替。由此可知,在同一纬度圈上,对于同样海拔高度的地点,处在东边的日出早,西边的日出迟。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其轨道面与地球赤道面之间有23.5度夹角,造成太阳的直射点在地球赤道南北移动,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同一经度圈、同一海拔高度的地方,纬度低的日出早。
第三计算和结果。日出时刻是太阳圆面的上边缘与地平线相切的时刻,通常取太阳中心在地平线以下50角分计算。其中16角分是太阳视半径,34角分是蒙气差的平均值。蒙气差随当地气温、大气压力和其他变化着的其他因素而改变。它的意义的地球大气使光线弯曲,使实际在地平线以下的太阳出现在地平线以上。
在一般计算各大城市的日出、日落时刻公式中,没有必要也没有可能去考虑某个具体地点有一个土丘或高山,都以海拔高度为零,即以海平面计算。但为了计算最早日出时刻,必须考虑高度改正。
新华社 2000年12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