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
——参加黄岩慈善义工屿头乡敬老院助老活动侧记
今天,我们以义工的名义来到了屿头乡石狮坦村的敬老院,探望老人。
坐车大约两个钟头,翻山越岭,终于抵达目的地。一下车便可看见“屿头敬老院”五个大字立在门边,应该是刚印不久。另一旁的几个字牌却是有剥落,年久失修。再进去可以看见一片不算很大的空地,正中间种着一棵桂花树,用水泥砌了大概50公分高的矮围墙,几个老人便坐在那里。桂花树的正后方是一幢二楼小房,做厨房和餐厅用。桂花树的右面是宿舍楼,也是两层。敬老院里稀稀拉拉的坐着几位老人,懒洋洋的晒太阳。
我“就地取材”,采访起了身旁的一位老公公。
“阿公,您叫什么名字啊?”
“我叫李世荣,李,世,荣……”
“阿公今年高龄啊?”
“我啊……”阿公笑笑,“今年正好70啦!”
“阿公是什么时候搬到这来的呢?”
“前年吧,从富山迁过来的……”阿公望望远方,似是在眺望故居。
“嗯……阿公的眼睛……”我看着阿公的眼睛小心问道。
“哦,是在5岁的时候瞎掉的,随我大半辈子啦……”阿公神色坦然,“十三岁的时候,我爸被土匪打死了……”阿公停了一下,似是在回忆,“他们说我爸和共产党暗自联络,就把他杀了……”
“是怎么知道您爸他是地下共产党的啊?”
“听土匪他儿子说是当时的国民党捕风捉影就下了这个定论……”阿公眯了眯眼,惊奇的是没有如何地愤概之情,似已习惯,看得淡了。
我很疑惑,却也换了一个话题:“阿公,在这住的习惯吗?”
“习惯习惯!要不是政府出资给我们一个住处,还不知道在哪乞讨呢!”阿公笑呵呵地说,细品似还有几分苦涩的味道。
“阿公啊,之前进来的时候看见您们一直坐着,平时您们都是干什么的啊?”我颇为好奇。
“就是坐着晒晒太阳嘛!”阿公的口气很是平常。
我大惊:“什么都不做吗?!”
“哎,人老了,还能做什么呢?能有个地方住已经是恩惠了!”不知是不是阳光的缘故,我看见阿公的眼里有什么液体在闪动。
我不由得皱眉:难道人老了就坐在这那也不去吗?吃了睡,睡了吃,晒晒太阳打发时间,这真的是老人们该过的生活吗?不不不,老人们孤单了一生,需要的是关爱,社会的关爱,而不是所谓的“敬老院”,徒留道道佝偻身影的冷清小房。
这一次访问敬老院,我像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体验到了老人们年轻时的点点滴滴,那些生命所经历的异常珍贵的财富。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先锋,时代的象征,岁月的灯塔,为我们,为社会做出了自己的奉献。
作为当今社会的青少年,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这些弱势群体,更需要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并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引起社会各界对老年人群体的更多关注。
爱,是我们共同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