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D:23630
-
- 注册时间2007-10-04
- 最后登录2016-06-15
- 在线时间29小时
-
- 发帖123
- 搜Ta的帖子
- 精华12
- 蜂蜜8088
- 威望48
- 宣传贡献值14
- 交易币0
- 好评度136
-
访问TA的空间加好友用道具
- 发帖
- 123
- 蜂蜜
- 8088
- 威望
- 48
- 宣传贡献值
- 14
- 交易币
- 0
- 好评度
- 136
|
半山人家 OrN>4S 宁溪五部山,于我一直是个遥远的冷僻之地。父亲曾说那是宁溪最穷的地方,曾经性病泛滥,他年轻时在宁溪搞防疫,这是他唯一没去过的地方。有次在宁溪,同事老严指着远处的黛山,说起明建文帝有两旧臣逃至五部山,于山巅结茅,以打柴为生。后在宁溪街市听闻朱棣已登基,建文帝火烧而亡时,竟长哭而返,手持《离骚》绝食而亡。黄岩旧志载:“靖难祸起,建文逊国,名儒义士,殉国如归。”故五部山也叫号国巅、义士巅。去年同事送我清香无比的“顶赞”白茶,说这种茶不施药,一年仅在清明前采一次,产自五部。对五部山的向往便渐渐浓烈。 OrN>4S OrN>4S 最近公路已修至五部的半山村,2015年4月26日,我第一次去,匆匆来去,却被深深吸引。半山,五部山上的小村庄,一个正在急速消亡的村庄,很多房屋已倒塌,很多房屋正在倒塌。村庄沿五部溪而建,座落于一坡层层叠叠的梯田间,错落有致,每户人家的庭院都很开阔,极美!顺溪而下的峡谷里瀑布连绵,谷深水秀。我们曾下到深谷,然后溯溪而上一段,直至无法攀登,初初领略其美。 OrN>4S OrN>4S 后来又去过两次,夕阳西下,温暖的阳光倾泻在山坡上,落在幢幢寂寞的石头房顶上,间或斑驳地落进房间的泥地。这个依溪而建的小山村,美丽寥落,大部分村民已移至山下,仅剩七八位老人,第二次去时又走了一位阿婆,更寥落了。村里的很多房屋已破败不堪,但每栋房屋都依山势有所区别,屋顶的弧度、石墙的曲线都各有特色,风水极佳,是一个很难得可以整体改造开发的村庄。延伸至每家每户的石头路依然坚固,独自行走在这弯弯曲曲、高高低低的石级间,溪水潺潺,感受传统村落建筑的线条之美与环保,听声声犬吠,闻淙淙水声。房前的竹林间清风徐徐,舒爽之余却也有淡淡忧伤,尽管寥落,也不知它们还能这样寥落多久。 OrN>4S OrN>4S 这是一个狗比人多的村庄,几乎每户人家都养了不止一只狗狗。住在海拔最低处的陈云莲阿婆养了六七条狗狗,我还没走近,狗狗们已开始狂吠。阿婆正在洗菜,准备晚饭了。阿婆见我来了,喝止了狗狗们,停下手里的活儿,与我聊了起来。阿婆今年已82岁,老伴87岁,身体不太好,在房间里休息。阿婆说自己17岁便从宁溪街上嫁到这里,生养了5个孩子,目前都在城里生活得不错。他们老俩口都已习惯山上的生活,也不愿意离开,就这样过呗,说不上好与不好,日子一直都这样,现在村里的人越来越少了,多养些狗狗,听听它们的叫声也是件乐事。我听着心酸,阿婆却始终笑着,淡然安娴,一副现世安好的样子。日子虽然辛苦寡淡,阿婆的内心还是很踏实,毕竟,能与一人牵手65年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 OrN>4S OrN>4S 紧挨阿婆家边上的房子是原来的村小学,破败得很,阿婆养的几只鸡在其中嬉戏闹腾。溪流对面一座已倒塌的房子原是阿婆女儿的,往下走一点是村里的庙宇,小小的,还挺新。夕阳透过高大的树梢,斑驳地落下来,暖意盎然。阿婆催我快些回家,说是山里的夜来得早,再不走就天黑了。听阿婆的,我背上相机,离开,夕阳下看自己被拉得细细长长的影子。 OrN>4S OrN>4S 9月12日,当我再次来到半山村时,正在田里劳作的一位阿婆却告诉我村庄下个星期就要开拆了。看着正在泛黄的稻田,我还是震惊不已,心突然就有些痛,虽然知道这个小山村坚持不了多久,但也没想到会这么快。确实,我也该加快我的脚步,为那些行将消失的村庄留下最后的影子。 OrN>4S OrN>4S 半山村,多么美丽开阔的一个小山村,这样古朴柔婉的山地建筑,这样连绵起伏的层叠梯田,该是经过了几代人的辛勤劳作才会沉甸至此啊。想起山脚下正在开发的的乌岩头村就心痛,开发绝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时候,开发等于消亡。乌岩头村已被不懂乡村建筑与乡村文化的人改造成没有乡村生命的一堆沉寂建筑物,线条生硬,毫无美感。理想中,开发古村之人必备素质:一是得真正有文化,心中有乡愁,在认知上有超前意识,重视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元素;二是资金实力雄厚,不急于赚钱,细水长流,心气笃定。 OrN>4S OrN>4S 富山的半山村是个幸运儿,得以较好地保存与发展,而五部山上的半山村却在急速消亡,我所能做的,只是为它留下一段文字和最后的影像。 OrN>4S OrN>4S OrN>4S OrN>4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