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淅沥,又赏雨来又怨雨
(长潭上洋留守儿童调研活动随笔)
——阮铃翔 2013-6-5
猜不透天公是何心思,绵绵长潭,波纹辗转。旋绕的山路印称着盛绿的树林,是在迎接?是在低泣?山里空气清冷,斗大的雨伞挡不住调皮的水珠亲吻衣服的热情,身上的衣服渐渐留下痕迹。
冷嘛?冷,但是又不冷。跟猜不透天公的情绪一样,我有些不明白自己的情绪了。身上这件红亮亮的义工服,让我兴奋,有些迫不及待得想要享受心灵的又一次满足。然而,想着那些不能在爸爸妈妈尽情撒娇的孩子们,心情有些沮丧。
——前记·心情
之前,博客中见识过留守孩子的穷苦。破旧不堪的房子里,一张堆满衣服的床是唯一的家具,满脸泥巴的孩子憨笑地坐在床边,灶台里是燃烧殆尽的柴灰,灶上是两颗土豆,是今天的晚餐。
所以去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想象这次看望的留守孩子,会是多么需要帮助的家庭?怎么样的提问方式才能既不伤及孩子的自尊,又能问到我们想问的问题?
目的地,在我们转弯了一个多小时之后到了。
这里很美。几米宽的溪水有豆大雨珠助阵,顺着梯田般的河床一路欢跳着往下游淌着。河对面小山清秀,山上树木翠绿,在这污染盛行的世界,它们是“出淤泥、濯清涟”。幢幢小排房屋白墙黑瓦,昂首挺胸地告诉世人们:我们幸福!三车并行都显宽敞的水泥路两边,银杏、樟树、梧桐、杜鹃,那绿得发亮的叶子也在呐喊:我们安乐!
这是我们此行的村落?
这应该是我们度假的胜地吧。
第一家留守儿童的调研。
两间崭新的楼房,房外石砖贴墙,转弯阳台,落地大窗。房里尽管不曾花心思装饰,但水晶吊灯高悬,两幅大型十字绣件对墙而挂,地面瓷砖整洁,屋角几坛老酒都在告诉我们,这家的条件不错。
两个家庭,四个孩子,最大的已经成年,最小的9岁,都由奶奶照顾着。爸爸妈妈们外出种西瓜去了,除了每日的电话,还有寒暑假的相聚。除了15岁小女孩想念父母,不时哭泣之外,其他孩子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依恋。
第一家的调研,引发了我的思考。当然,我确定这样的家庭,不需要帮助。我在思考,假如我们帮助了这位性格过于内向的小女孩,会怎样?我想更适合她的,应该是放手,让她锻炼。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对这个女孩来说,或许是一种很好的成长机会。正是这种挫折,锻炼得她不得不独立,不得不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从而打破过于内向的个性。是啊,凡事两面,有利有弊。但不被推出悬崖,雏鹰何时才能飞翔?纵然会有摔死的危险,但不失为成才的良机啊!
第二家留守儿童,同样是两个家庭的孩子由爷爷奶奶照顾。基本情况是:孩子10岁,一个男孩,一个女孩。父母同意外出种西瓜。女孩的妈妈跟爸爸离婚之后就没有再来看过女孩。
这个家,尽管也是几间房子,房间很多,但墙面没刷过,裸着水泥灰。房间里蜘蛛网遍布,唯一谈得上装修过的房间放着一台小小的电视机。
当我们到的时候,两个孩子跑出去买零食去了。回来之后一人一包棒冰,一包膨化食品。包装一开,两人在床上吃的津津有味。孩子的脸上,流露着兴奋、喜悦。铜铃般笑声不时传来。
尽管偶尔爸爸们也会来电话,但明显孩子们已经对电话里的父母没有了多少感觉。可能10岁的孩子,还不知道什么是感恩,什么是报答,只是知道,可以到处涂鸦的墙壁很好玩,可以摊在床上吃的零食很美味,吃完的零食袋在家里,就算乱扔,也不需要被骂。
爷爷奶奶,除了满足孩子们一日三餐的需要,其他无能为力。嘴里念叨的最多的,只是好好听话,好好读书。
对这两个尚处未开化的孩子面前,我们有些忍不住“好为人师”,想要引导孩子改善下不良的习惯。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的也只有这些。
现在细细想来,这里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首先,孩子们其实并不缺失亲情。因为他们的眼里没有悲伤。在被问到,最想打电话给谁的时候,孩子们并没有想到爸爸妈妈。孩子说将来的志愿是当厨师,将来可以帮爷爷做饭。这说明,孩子的爷爷奶奶对他们很好。10岁的小人,也知道什么是恩,什么是善。
然后,就因为爸爸妈妈不在身边,孩子心智未开,我们就给孩子定性:这两孩子以后肯定就会废了?现在想来,这对孩子不公平。什么是材,难道非要达官贵人才算?我想勤勤恳恳工作在一线的企业员工们,也是材;任劳任怨维护一方清洁的清洁工们,也是材。所以,不要给孩子条条框框,非要成为科学家。也别逼着孩子非要考出好成绩。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引导着往真善美的路上,做一个踏踏实实的人,孩子就能出息。
我想,关注着这俩孩子的以后,慢慢授人与渔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帮助。
尽管今天的雨让我们湿了又干,干了又湿,结束今天的调研时,我依然感到欣慰。因为如果留守孩子不需要我们帮助,那么就说明留守孩子们过得幸福,过得快乐。
我的文章一同我的思维,可能是需要批判的,我想作为一名义工,我应该不算称职的。因为我不喜欢给与穷人钱财,我觉得对他们是一种侮辱,除非这个穷人面临他经过努力都无法逆转的困境了。我想我们给与的应该是另外一种帮助。
作为一名普通人,义工也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困苦,不能给予无尽的无偿帮助。但我想每个人都敬献绵薄力量,接龙着将这种“帮助”壮大。这才能让义工事业变得更有意义。
——后记·自我反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