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到了蓝天凹。按理说三个小时的驴行时间算不了什么,可长时间的坐车加上有些路段是在阳光下的暴走,真的比较累。进入蓝天凹,先过一个废弃的景区大门。售票亭现在成了当地村民的零售商店。怀疑是当地政府想钱想疯了,在蓝天凹搞了古道景区的小门票。看售票亭的破旧程度,估计已经几年没卖门票了。网上说这个地方门票是20元。这个不收门票算是惠民工程吧。
蓝天凹景点大门海拔是1019米。蓝天凹是个开阔地带,一条山沟上依次排着三家宿营地。最下面是徽杭之家,中间是古道驿站,最上面的一家没记下。再住上就是垭口,海拔超过1100米。这个垭口是古道最高处,也是浙皖两省的分水线。我们一行就住在古道驿站。三家宿营地就建在弃地的农田上。问过当地人,蓝天凹只是个地点,这个地方原来没有民居,是因为驴友而发展成现在的样子。我怀疑蓝天凹这个地名是驴友给起的。头顶蓝天白云,此处以蓝天而名甚好。网上行走,有人给写成南天凹,没一点诗意呀。
吃饭尚早,有人叫爬蓝天凹的南坡。歇息了一会,好吧,登高望远。南坡山顶有铁塔。蓝天凹集中了几百位驴友,在爬坡的人也不少。到了山顶,再上近200的高度,又是出一身汗水。往东是远眺浙江方向,千山万壑,依稀看到几个村落。其实错了,这几个村落还是属于安徽省的。往南看是清凉峰。清凉峰是看不到的,还躲在山后。有驴友在拍落日。这个落日需要耐心等候的。爬这个南坡,坡有点陡,路有小石块,下山有点难。怕滑倒,一路拉着小树枝下去。
对伙食没有什么期待,我们有被当猪宰的准备。其实想多了,看起来挺干净的,上来的饭菜是旅游餐的标准,八菜一汤,有鸡肉和红烧肉。蔬菜都是农家小菜,萝卜、青菜、土豆、南瓜、辣椒、蕨菜和笋干等。鸡是整鸡,煲了一锅汤。厨艺算不上好,但吃饱饭是没有问题的。住宿条件不怎么样,我们都重新当了一回学生,九人一间,住的是叠床。山上冷一些,有床可眠,有被可盖,不能有过分的要求。这个地方季节性强,不可能建什么标准间的。
空地上还有不少驴友搭的露营帐篷。问过老板是不是要收费,老板笑了笑说,不收的。接着一句他们还有自己做饭的。理论上说,在此露营,到店里吃饭,老板有利可图,这也差不多。老板不是个财迷,我们预订的是一宿两餐70元,算账时按65元收,又略去零头,钱财看得轻。老板是位女老板。在网上查过,男老板不幸英年早逝,女老板只身挑起重担。男老板深得驴友好评的。应该是有其夫必有其妻吧。老板说今年的游客没往年的多,可能是因为清凉峰封山了。我们就是为清凉峰而来的。
夜里没有什么活动,只好早早躺下。来几句卧聊,隔壁的上海驴友在抗议了。都累了,睡吧。听了一夜的交响乐,没能睡个安稳觉。时间串起来,睡觉该超过六小时的,可以了。只是听交响乐时有点难挨。早上起来,东逛西走。抬头望月,月亮成了蛋形。月有阴晴圆缺嘛。这个地方的星星都亮一些的。有不少驴友集中垭口看日出。看了一会,天边的红光怎么没了,没了兴趣,撤。日出和日落都是自然现象,说什么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太诗化了。可以,能安静下来看看日出和日落,呆呆的,亦是一种生活追求。人生在世,聪明反被聪明误太多了,不妨活得呆一些。
可以吃早饭了。有两位驴友往野猪塘方向走,给催了回来。不能登清凉峰,去野猪塘过过瘾吧。野猪塘是从蓝天凹到清凉峰的必经之路。早上时间,野猪塘是不可能走到的。早饭也可以,三样咸菜,稀饭、馒头管饱。每人还有一只茶叶蛋,还是旅游的团队餐标准。早饭后起程去浙川村,大巴在等我们。道地站着在两排人,有人在整队,不知是什么地方的驴友。看年龄,是大学生的样子。我也戏说,我们大队伍,也排个队。都是老的驴,怎么排队给忘记了。我们走到垭口,开始清点人数,数来数去就是搞不清是几人。